APP下载

文正公刘统勋

2017-07-14王晓风

资治文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总督尚书河道

王晓风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是乾隆朝名臣,以清廉正直闻名,在吏治、水利、军事等多方面都建树颇丰,曾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领班军机大臣等要职,还曾署理过漕运总督、河道总督。死后,乾隆帝亲往吊唁,并赐文人最高谥号文正。刘统勋的一生,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一生。学而优则仕,平步青云,直至身担重任成为肱骨之臣。死后得到最高谥号,荣耀后世。

一、入选翰林步入仕途

刘统勋少年得志,十九岁就中举。雍正二年(1724年),26岁的刘统勋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按照清朝科举制度,通过了最高级别的殿试,考生才能取得进士称号。殿试揭晓后三天还要在保和殿举行朝考,朝考与功名无关,但却关系到将来所任何职。殿试一甲三名在殿试成绩揭晓后便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的官职。二甲、三甲则需要按朝考的成绩结合殿试和会试后复试的名次,由皇上决定授予何种官职,最优者选人翰林院当庶吉士,其次分部以主事、内阁中书等京官任用,再次分省以知县任用,最差则以教官任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出身于书香门弟的刘统勋自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才得以进入翰林院。按照清制,庶吉士接受教习以后,要进行加试以分别授职。“清书庶吉士陈浩、赵晃、严源焘、刘统勋、黄祜俱著授为编修。刘统勋著在南书房行走。”刘统勋授正七品编修,并成为同年庶吉士中唯一一个能在南书房行走的编修,可见刘统勋应算同年庶吉士出类拔萃的。他不仅成为诸城刘氏家族第一个翰林,还是第一个在皇帝身边当差的人。后来刘统勋做了起居注官、正五品左春坊左庶子等重要文职官员。

二、刑名专责无枉无纵

刘统勋曾任邢部侍郎、刑部尚书,在刑部任职近十年,屡谳大狱,精通律法。乾隆十五年(1749年)七月,四川学政朱荃因在任内匿丧赶考,贿卖生童,并勒索新生规礼,刑部尚书汪由敦因之前曾力保过朱荃而受到牵连被贬为兵部侍郎,刘统勋补授刑部尚书。从此之后,刘统勋先后审理过广东省粮道明福贪污案、江南传抄伪稿案、南河亏空案、云贵总督恒文贪污案、山东巡抚蒋洲侵帑案、兵部尚书都赉贪污案、归化将军保德挪移库项案、江苏藩库亏空案、江西巡抚阿思哈索贿案、两淮盐引案、翦辫匪犯案等乾隆期影响巨大的案件。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月,山西巡抚塔永宁揭发蒋洲于布政使任内侵用帑金,升任时还勒派属员弥补。乾隆看到奏折,谕:“查审此案,非刘统勋不可,其所办东省运河各工,惟鹤年尚能熟悉。俟刘统勋审案完结赴工后,鹤年再赴广东可也。”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多次下旨明示此案非刘统勋不可。可见刘统勋在刑律方面的成绩得到了乾隆的肯定,许多违法高官重臣也受到了严惩,乾隆前期官场贪腐之风得到了有效地扼制。

三、治水能臣屡堵决口

自乾隆元年(1736年)刘统勋随嵇曾筠学习海塘、河道工程,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勘办东省挑浚运河,这三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刘统勋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治水赈灾当中,不管担任任何职务,都时常参与到河道治理中,而且还能出色的完成堵筑决口、赈济灾民等重大任务。乾隆二十六年,河南杨桥决口时,刘统勋偕兆惠堵筑决口,工成时乾隆赞赏到:大工之集,全在董理得人,则事半功倍。可见在乾隆心中,刘统勋算是治水能臣。

刘统勋大部分都是以钦差的特殊身份参与到治水之中,这一身份决定了其治水有三大特点:

1权力大。河道治理往往涉及不同省域,清代设三位河道总督,分别管辖直隶、山东、江南。然而如遇挑浚、修垫纤道、整理闸座、抢险救灾等重大工程时,往往需要两三位河道总督共同参与,这就需要钦差从中协调,做为钦差,乾隆给予刘统勋相对比较大的权力。

2明于全局。要协调好各河道总督之间的分工、定度各个水利工程的兴建,就需要钦差大臣对每段河道情况都了如指掌,甚至要比一些专职河臣治水能力还要高。

3监督河臣。許多漫口不仅是天灾,更是人为。做为钦差,要实地勘查受灾情况、原因、工程进展,更重要的任务还有调查有无河臣失职违律等人为因素,而刑名更是刘统勋之专长,这也是乾隆重用刘统勋的一个原因。

4置办军需助力平判

乾隆十九年(1755年)五月,刘统勋任协办陕甘总督。正值乾隆用兵准噶尔,完成最后统一西北的大业之时,刘统勋奉旨办理军需,自神木至巴里坤增设绎站一百二十五个,并出色地完成马、驼、粮等军需置办任务。乾隆二十年(1756年),准噶尔阿睦尔刹车纳叛乱,进攻巴里坤,伊犁将军班第战死。此时刘统勋上疏还守哈密,但乾隆并不知情,以不顾班第死活、惑乱军心,逮捕刘统勋。其子刘墉革职,在京诸子皆下刑部狱,没收家产。乾隆得到情报后知道错怪了刘统勋,赦免了他的罪,后又谕:“统勋所司者粮饷马驼,军行进止,将军责也。设令模棱之人缄默不言,转可不至获罪。是其言虽谬,心尚可原。永常尚不知死绥,何怪于统勋?统勋在汉大臣中尚奋往任事,从宽免罪,发往军营交班第等令治军需赎罪。”不久后,乾隆又命刘统勋驰驿回京。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刘统勋照例早起入朝,刚到东华门外,肩舆微侧,奴仆看时刘统勋已昏厥。皇上听闻后,派尚书福隆安带药速去探望,刘统勋已经逝去。皇上闻讯,悲恸万分,不等礼部议请,即决定追赠刘统勋太傅,人贤良祠,谥文正,并亲临其丧,见其家俭素。回宫以后痛哭流涕,对诸大臣说:“朕失一股肱!”

猜你喜欢

总督尚书河道
弯道之妙
谦虚
自大的马谡
撮粮之术(下)
《尚书》
视觉文化与古代地中海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讼师赌官帽
给曾国藩算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