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创新性继承与多元化传播
2017-07-14潘乃奇
潘乃奇
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创新性继承与多元化传播
潘乃奇
创新性继承与多元化传播是传统川剧现代转化的主要路径。就前者而言,内容上是对川剧传统戏、传统故事的再解读、再创造,形式上是对川剧代表性剧目的再包装;就后者而言,主要是探索川剧的分层次传播渠道,既注重面对面、近距离展示,又注重点对点、多维度传播。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正是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传统川剧现代转化的重要成绩。
川剧;现代转化;创新性继承;多元化传播
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是近年来戏曲理论界关注度较高的命题,今年8月于沈阳举办的“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更是以“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为主题,探讨中国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一名川剧行业从业者,笔者身处川剧发展动态现状中,有意识地关注当下四川省内川剧的创作与演出现状。在创作上,当前四川省各川剧院团均在尝试寻找符合自己院团艺术风格的发展方向,如四川省川剧院在尝试“两条腿走路”,既注重对川剧传统戏的整理改编,又重视沿袭剧院推精品力作的一贯作风,在恢复传统与大胆创新上都在探索。该院于2016年和2017年精心打造了两台剧目《双八郞》《铎声阵阵》,均产生较好反响。《双八郞》注重对经典剧目的回顾,对传统戏的恢复;《铎声阵阵》注重对文化主题的开掘,对川剧现代戏创作的探究,该剧参加了2017年在宁夏举办的中国戏剧节演出。而四川省内一些地方川剧团,如泸州市川剧团、自贡市川剧团、遂宁市川剧团、南充市川剧团等也都根据院团实际情况,因人设戏,在陆续推出最为符合各自剧院风格特色的剧目,为当地市民观众奉献新戏。省内部分区、县级川剧院团因其人才、经费上的不足,导致其创作力有限,出新作较少,多在演出川剧传统折子戏。然而也不乏个别剧团想方设法发挥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推出了具有一定艺术质量的川剧作品,如成都市龙泉驿区民中川剧团作为民营院团,其创排的纪实川剧《布衣张澜》赴京参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
再来谈谈演出现状。目前四川省内的川剧演出,因为各院团条件各异,有的演出场地受限,演出情况差异也较大。四川省川剧院多在演出传统大幕戏,演出频率不固定;宜宾市正在恢复川剧周周演活动,尝试达到每周都有川剧上演;而一些以川剧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演出又是四川川剧演出现状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如成都锦江剧场每晚上演的《传奇变脸秀》等,系常态演出,旅游旺季时每晚演出两场且一票难求,逐渐形成川剧旅游演出品牌,但因其旅游演出的性质要求,使得剧目不得不糅合多种艺术门类内容,川剧元素固然为主体,却也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剧种魅力。在成都市的部分高端商业场所,如火锅店、餐厅等,也可以观看到川剧演出。总体而言,川剧在当下的发展,从不同视角切入观察,侧重点和得出的结论亦是不同。现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为研究对象,从传统川剧在内容上的创新性继承与传播上的多元化尝试入手,浅谈传统川剧向现代转化的两个途径。
一、用符合时代的审美创新性继承传统川剧
首先,创新性继承是指对川剧传统戏、川剧传统故事进行内容上的再解读、再创造。其次,创新性继承又是指对川剧代表性剧目进行形式上的再包装。
(一)呈现内容上的再创造
在当下的文艺创作中,无论影视作品还是舞台作品,对传统故事进行解构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方向。无疑,戏曲创作者在具体的创作当中也越来越有意识地去寻找合适的传统故事,在此基础上焕发自身创作的灵感及作品延展的可能性。具体到川剧这个剧种,川剧的传统戏在哪里呢?
川剧剧目十分丰富,在川剧界,甚至川剧戏迷界,都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的说法。尽管这说法也许略有夸张,但不能否认的是,长期以来,诸多剧目确实在川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向一代又一代的四川百姓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然而,上文提及的延续文脉在当下有着多种方式。有的是原样不动,照着传统不走样进行演出,观众主要是看演员的表演,欣赏川剧艺术的表演程式与声腔之美;还有的是与时俱进,用当下视角解读传统剧目,赋予传统剧目以时代特征,更强调剧目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然而不论哪种方式,只要川剧经典剧目以上面两种形式存在着,上演着,那么就可以视为川剧故事一直鲜活着。譬如传统川剧《琵琶记》。提起川剧《琵琶记》,想必不少戏迷对剧情都耳熟能详:陈留人蔡伯喈与妻子赵五娘新婚两月,伯喈被逼赴京赶考。得状元后,又被要求与牛丞相之女牛小姐完婚。与此同时,天下大旱,陈留遭殃,伯喈一去三载,五娘恪尽妇道,然而伯喈父母终究未能躲过贫穷和旱灾,先后辞世,五娘抱着琵琶一路卖唱进京寻夫,最终大团圆。然而,故事虽以“大团圆”结局,但那种忠于当时时代背景之下的大团圆,在今人看来已然无法接受。毕竟,二女侍一夫之类的团圆,封建色彩过于浓厚,同当下社会生活实在有着太大的距离。[1]
那么,这样的故事,是否可以用当下的视角进行新的解读呢?这般令戏迷耳熟能详的川剧故事如何能够鲜活于当下戏剧舞台并引起青年观众的观演兴趣呢?这般的人物关系是否在当下也有对应设置的可能呢?
用当代视角来讲述传统故事,新编川剧《琵琶声声》便是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诸多实践中的一例。该剧与传统川剧《琵琶记》讲述了一脉相承的故事。剧情大致如下:赵如梅是一位成都姑娘,她是川剧团里一名青年旦角演员,她立志成为一代川剧名角儿;赵如梅青梅竹马的男孩蔡清朗是一名互联网精英,为了给女朋友一个有足够物质保障的未来,他与女友短暂分开,去了北京。一对有情人两地相隔,各自遇到挫折和诱惑……但最终,男孩为了最真的爱情返回成都创业。这是新编川剧《琵琶声声》中的剧情。细细分析,这剧情似乎与传统川剧《琵琶记》的故事脉络颇为一致,但同是团圆结局,《琵琶声声》这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处理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期待。
《琵琶声声》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川剧故事,相反是一部都市情感剧,但却脱胎于《琵琶记》。从中可见,传统川剧故事在当下的解读中,有了时代特征和符号。可以说,《琵琶声声》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琵琶记》的传承,此剧和《琵琶记》一样讲述着亘古不变的主题——年轻人的爱与梦想。然而,此剧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因而,虽同是“琵琶”,所发出之声音却不同,所传递出的时代气息更不同,也因而被创作者命名为《琵琶声声》,声字的叠用寓意传统之声与当下之声的对比。
然而,不论怎样命名,都不妨碍古今剧目中的故事核相似。针对传统的川剧艺术以及川剧剧目,用现代的当下情怀与剧情设置进行新的延续,或许是川剧创作的一个方向。如著名剧作家徐棻为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量身定制的《目连之母》一剧,2017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曾多次演出该剧,该剧来源自川剧传统剧目中的目连戏,但切入点和艺术处理手法均融入了现代意识,突出了人性的觉醒和女性尊严的拾回,这就与传统大大不同,是一种具有当下情怀的新延续。再如川剧编剧吴泽地根据多个川剧传统折子戏整理创作的《庆云宫》。该剧一改传统川剧中女主人公郗氏的形象,让其在剧中的每一次行动都更具有合理性,这也是一种对传统戏的新继承。成都市川剧研究院2017年演出该剧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化用传统川剧《琵琶记》尾声处一句唱词作结,那就是川剧故事在当下,“风虽飒飒,树却不枯,且笑看斜阳红处。”川剧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着新方向,川剧故事或许会因此而不老。
(二)呈现形式上的再包装
对于特别有代表性的优秀川剧传统剧目,进行探索性传承模式。这种继承是指几代演员同台上演,而服装、化妆等均融入当下观众审美取向,同时,以人才培养研修班模式进行代表性传统剧目的排练,从而使得剧目的继承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双结合,让传统剧目的继承更加系统化。回到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在对川剧传统剧目的继承上来,2016年3月23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资助项目——川剧《白蛇传》表演人才培养班在成都开班,来自四川省各地的40名青年川剧演员通过筛选入班。该班旨在通过以戏带人的方式,培养出成都市川剧院的第四代白蛇、青蛇们。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川剧《白蛇传》的独特历史地位:20世纪30年代,由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阳友鹤创造了川剧独特的各种“托举”技巧,并引入“高钓鱼”“倒飙桌子”“蛇缠腰”等大量高难动作,那之后,《白蛇传》就成了令川剧旦角望而生畏的犯工戏。该剧在行当的程式化表演中,又突破行当的制约以创造人物。用主创人员的视角看来,剧中的白素贞既然是“妖”,又有什么舞台艺术形式、有什么行当是“妖”身上不能使用的呢?于是,就形成了白素贞这个角色在川剧舞台上一会是青衣,一会是花旦,一会是武旦,把旦角表演的程式几乎用了个遍的独特景观。难度这样大的戏,过去都由 3 个演员完成,至少也要 2 人分演。能一人演完白素贞一角的,除阳友鹤老师之外,70 多年来也只有二三人。而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正是其中之一,也是其中演出场次最多、演出质量最高的一人。以20世纪90年代,《白蛇传》在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76场轰动性演出为例,在数十场的演出中,陈巧茹的功力和魅力可以说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欧洲日报》这样写着:“……她有时是高贵的小姐,有时是活泼俏皮的姑娘,有时又是摔打跌滚、操作兵器的斗士……她纤巧秀丽的体型,兼具了美与力。歌喉清亮悦耳,肢体与面部的表情是那样的丰富动人……”而今,这样的全能型演员能否再有?自然是观众所关注的;而今,这样好看的川剧代表性剧目能否再次亮相?这更是观众所关注的。众望之下,2016年8月7日至8日川剧《白蛇传》汇报演出正式亮相舞台。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学员们出色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观众们对川剧经典的良好传承和川剧新人的有效培养赞不绝口。在随后召开的剧目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白蛇传》表演人才培养取得了可喜成效,展现出川剧振兴的新希望。较之从前,此次的青春版《白蛇传》亮相,彰显了新一代川剧人的综合表演功力,使得传统艺术焕发出青春光彩,同时全新的服装、化妆、造型设计等,在不违背传统的前提之下,紧密结合时代审美,这也是深得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再举一则传、帮、带的例子,即76岁的川剧名宿、国家一级演员王世泽携手国家一级演员王玉梅参加“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成功演绎川剧代表性折戏《红梅阁·摘红梅》。其令川剧在亮相之时充满设计感,紧扣时尚审美需求。王世泽作为“600分钟600年”最年长的艺术家和王玉梅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成功演绎《红梅阁·摘红梅》,师徒二人相映生辉。本次演出是川剧传帮带的一次极佳体现,戏是传统的,呈现则是时尚的,王世泽搭配王玉梅是引人关注的。
二、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分层次传播川剧
传统川剧向现代转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当代人认识川剧,进而了解川剧、爱上川剧。因此,认识川剧作为川剧向现代转化的一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川剧的传播可分层次看待,其中包括较为传统的戏曲教育、戏曲普及活动,也包括充分利用新媒体将川剧信息传递给互联网终端,让有关川剧的信息进入更多人的视线。
(一)面对面、近距离展示川剧
面对面的川剧普及,首先指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和普及。各级教育部门在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类学校演出,引导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各大中小学校也在尝试采取观看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现场演出、戏曲名家进校园专题讲座、戏曲剧(节)目演出录像、艺术课堂教学欣赏等多种形式,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优秀的戏曲演出,同时严把到学校演出和向学生推荐的戏曲剧目的内容质量关。各类校园,都在支持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大中小学校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
具体到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以2016年为例,全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化惠民川剧知识进讲堂活动。9月21日川剧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成都七中,为师生们带去了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川剧讲座;9月22日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进行惠民演出;9月23日市文广新局党建工会活动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应邀做生动精彩的川剧艺术讲座,激起了与会者对川剧艺术的浓厚兴趣; 9月26日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带队做客锦江区文化馆,向市民朋友们介绍川剧艺术的特色和发展;10月28日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带队到成都市双流区东升小学,她寄语孩子们要从小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11月23日国家一级演员王超率队走进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学院师生代表1200余人欣赏了精彩的川剧视听盛宴;12月3日国家一级演员晓艇在成都市文化馆的2016年非遗大讲堂上进行了《用生命追求川剧艺术的最高境界》的专题讲座,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观众反响强烈。12月9日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率队到成都茶店子小学的课堂上讲授和表演川剧;12月21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2017年新年戏曲公开课——走进四川大学”,在川大艺术学院圆满完成录制,陈巧茹等戏剧名家零片酬参与,积极传承戏曲文化。
面对面普及川剧,从进校园、进社区到走进海外舞台,川剧人都在尝试。2016年5月23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演出团队赴美国洛杉矶,展示川剧魅力,并为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师生们讲析川剧知识;7月24日剧院应邀参加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闭幕式演出,给各国宾客留下了美好的回忆;9月9日赴印度首都新德里参加首届金砖国家电影节闭幕式演出,精彩展示川剧大靠和变脸的风采;10月20日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率队赴日本开展“前世今生—中国川剧摄影艺术展”活动,为日本观众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和曼妙;11月25日成都川剧文化艺术交流团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东方博物馆内将川剧艺术的精华呈现舞台,令葡萄牙观众为川剧魅力折服;11月29日在佛中建交40周年之际,剧院随成都川剧文化艺术交流团赴西非岛国佛得角共和国,将中国传统艺术带到非洲。
(二)点对点、多维度传播川剧。
点对点、多维度传播川剧,是指加大川剧宣传推广力度,在坚持戏曲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助传统纸媒、现代传媒和高科技等多种手段和传媒形式,创新传播渠道和方式,搭建宣传推广展示平台,使传统戏曲展现新魅力。以剧院2016年都市情感川剧《琵琶声声》为例,4月16日和17日,《琵琶声声》完成首轮公演。该剧创作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5岁,此次采用的是“社会力量+网络营销”的营销模式,宣传营销方面。大胆引入互联网+、O2O的运作模式,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各自优长,将传统营销方式和电子商务营销相结合,探索出市场化模式下的全方位宣传营销之道。[2]售票率达到了90%。都市情感川剧《琵琶声声》,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传统戏曲现代化与都市化的路径。这里有众筹式的赞助,也有新媒体的主创宣传秀;有创新创业的时新内容,也有嵌入广告的现场互动。当然,戏曲的都市化、现代化,不只是简单地选择都市题材、展示都市生活场景、揭示都市人生存状态,而应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制作到推广全方位的革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评价称“这台戏标志着的,不仅是生理上的新的一代人登台亮相,更是为新的一代人创作的剧目登台亮相,这是川剧又一次放下身段,又一次自我解放,向和剧中人、创作人员年龄相仿的一代人的解放。”[3]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的各个层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多个文件,都在有针对性地协调各级新闻媒体,争取媒体加大戏曲宣传力度,及时推介戏曲优秀剧目,反映戏曲界树立新风、弘扬美德、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鼓励开设、制作宣传推广戏曲作品、传播普及戏曲知识的栏目节目。鼓励川剧表演艺术家参与电视节目,通过电视传播川剧艺术,也是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所倡导的。2016年5月,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开始代表川剧在山西卫视隆重推出的《伶人王中王》节目中进行角逐。她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惊艳了该节目的舞台,除了“唱念岁月,做打人生”还有“爱让戏剧精神闪亮”,她“举轻若重”地演绎了走向世界的川剧艺术,对于这样的艺术家,观众们都表示了由衷的敬意。
依托“互联网+”建立“空中剧场”戏曲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作用,采取大众网上评戏评选、观众评戏评选等互动形式,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到戏曲艺术中,扩大戏曲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看戏评戏成为一种时尚。上述种种,都是在扩大川剧的社会影响力。2017年6月,成都青年剧评团成立。这是四川省内戏剧人发起成立的戏剧评论团体,成员中有高校在校生、大学教授、自由戏剧人、专业院团骨干,还有常年活跃在各大剧场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对戏剧有着高昂热情的资深戏剧观众。成都青年剧评团力求秉承公开、自由、独立的原则,为当下成都乃至四川戏剧环境提供全新视角的戏剧评论,发出戏剧评论的四川声音,促进戏剧良性发展,构建评论新生态。该剧评团成立的第一个月,就推出了数十篇戏曲剧评,其中川剧评论包括《庆云宫》《诗酒太白》《铎声阵阵》《太后改嫁》等剧目的评论文章共计30余篇。这些评论文章,皆为直抒胸臆之作,评论者作为独立第三方,做到了公正、客观、独立的评价。这些剧评文章发挥出的作用,无疑是对川剧剧目的进一步推动,有观众就是因为读到了剧评文章而走进剧场看剧目。剧评团的文章通过微博、微信甚至更多互联网客户端在进行着愈来愈广泛的传播,看戏,正在慢慢成为一种时尚,甚至一种生活方式。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在积极握手成都青年剧评团,力求达到剧院推出的剧目都能得到剧评团的关注和传播,哪怕评论中有认同更有批评。
综上,笔者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为案例,试图剖析传统川剧向现代转化的两个途径,即创新性继承与多元化传播。就创新性继承而言,内容上是对川剧传统戏、传统故事的再解读、再创造,形式上是对川剧代表性剧目的再包装;就多元化传播而言,主要是探索川剧的分层次传播渠道,既注重面对面、近距离展示,又注重点对点、多维度传播。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正是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塑造出了属于自己艺术创作及演出的风格,在观众群体中形成了剧院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增强了剧院辨识度,取得了传统川剧现代转化的重要成绩。
(责任编辑 薛 雁)
[1]潘乃奇.川剧故事永不老[N]. 成都日报锦观,2016-03-06.
Pan Naiqi, The story of Sichuan Opera Never Outdated,ChengduDailyJinViewAPP.,6 March, 2016.
[2]郑荣健.老剧何妨也青春[N].光明日报,2016-05-07.
Zhen Rongjian, Why is the Old Opera Not Youthful,GuangmingDaily, 7 May, 2016.
[3]潘乃奇.一个地方戏曲院团的一年[N].成都日报锦观,2017-01-01.
Pan Naiqi, One Year of a Local Opera Troupe,ChengduDailyJinViewAPP.,1 Jan., 2016.
Author:Pan Naiqi, MFA ofChinaDramaAcademy, Scriptwriter of Sichuan Opera Theater of Chengdu, Director of Committee of Experts ofChengduLiteraryCriticsAssociation,Chendu Sichuan,610000.
Contemporary Conversion of Traditional Sichuan Opera: Innovative Inheritance and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Pan Naiqi
Innovative inheritance and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are the main paths for the contemporary conversion of traditional Sichuan Opera. The former one means the reinterpretation and recrea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opera and stories from the contents, the redecoration for th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form. As for the latter one, it will explores the communicative channels from different levels. That focuses on all kind of communication ways such as face to face, close presentation, point to point and diversified spreading as well. Sichuan Opera Theater of Chengdu has been achieving the contemporary conversion of traditional Sichuan Opera based on its efforts and exploration.
Sichuan Opera,contemporary conversion,innovative inheritance,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2017-08-08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J805
A
1003-840X(2017)04-0183-06
潘乃奇,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编剧,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戏剧专委会主任。四川 成都 610000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