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通:“丝路”情怀的影像表达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现状考略

2017-07-14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丝路敦煌纪录片

张 茜

融通:“丝路”情怀的影像表达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现状考略

张 茜

具有“经国伟业”之战略意义的“丝路”题材纪录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受到导演和社会的钟爱。纵观“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在三个发展的高峰期中,无论是其人文追求、还是其艺术理念的践行,都体现出融合的“丝路”情怀。横看“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以艺术理念引导、技术手段推动的多种类型的创作尝试,为其影像带来创新多元的氛围。深入聚焦其经典影像中直指心灵的审美意象,在有形的意象中可以品味到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蕴。在人文艺术理念的探究、类型表达的推陈出新,审美意向的符号提炼中,融通的“丝路”情怀已内化到其绚丽多姿的影像表达之中。

融通;“丝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现状;审美意向;精神内蕴

2010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对于展现祖国发展变化、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纪录片的创作肩负了塑造国家形象、唱响主旋律的时代使命,成为时代发展的影像注脚。“丝路”题材因其重要的历史、现实和艺术价值,让纪录片导演心向往之。

一、价值追求:三个高峰期的人文艺术理念探究

“文本是一种生产,它不仅生产出无数的文本阐释,而且生产出新的意义网络。文本的世界具有世界性、随机性、特殊性、历史偶然性,通过语言与背景这一意指形式合并于文本之中,构成文本传达和产生意义的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1](P422)“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出现、发展、繁荣,紧贴时代现状、气象博大,共溯精神根源、一以贯之。195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敦煌壁画》,开启了对丝绸之路的影视艺术表达。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制作与播出,因其特定的社会现实、时代文化和技术手段的追求,形成了三个高峰期。

(一)第一高峰:精英寻根的文化走向,纪录理念的纪实性、科教化

“丝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掀起思想解放热潮,文化根性的回顾与反思成为时代的强音。就其时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的诞生而言,中方导演裴玉章说:“这是一次成功有力的对外宣传,是一堂系统的古老的历史文明教育课,也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2]此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播出《敦煌石窟—第45号》(1980)和《敦煌之恋》(1985)。前者聚焦唐代的经典之作第45窟的雕塑和壁画,是对中华鼎盛文化的回望;后者致敬敦煌的当代守护者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等人,颂扬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义不容辞责任的担当。《古都长安》(1983)通过对周、秦、汉、唐等11个王朝的灿烂历史的陈述,总结过往、立意未来。此阶段的纪录片聚焦“丝路”和“丝路”上的重要象征性城市长安/都城/起点和敦煌/边关/中点,通过对敦煌历史的梳理和回顾,寻找、继承中华文化。这些作品与这一时期的《话说长江》《万里长城》《话说运河》等作品一道,共同构筑了唤起民族意识、寻找腾飞之路的精英寻根意识。

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1979),既是文化解放的标志、又是跨国的艺术合作。以往封闭的纪录片拍摄观念受到外来观念的冲击, 何苏六认为这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苏醒。《丝绸之路》的拍摄,反思了原有“政治工具论”的理念,逐渐确立了纪实的理念,长镜头、航拍的使用拓展了其记录空间。《丝绸之路》的大制作(历时三年)、大投资(举全国之力)、大片长(17集),开启了《话说长江》(25集)、《黄河》(30集)、《万里长城》(12集)、《唐蕃古道》(20集)等纪录片的“大型、系列”的体制,适合电视荧屏的传播特点。《敦煌石窟-第45号》摆脱了新闻报道式的影响,深入整理学术成果,将考古成果科教化、形成科教式考古纪录片,拓展了纪录片的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影视艺术观念的引入,我国以往的纪录片拍摄理念受到冲击,对纪录片本质的认识较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深入。但是这些作品突出解说词的引导能力、保持传统的格里尔逊模式,影视语言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并未突破主题先行的格局。此时期的“丝路”题材纪录片也如此。

(二)第二高峰:文化自信中的交流渴望,纪录理念的真实与虚拟相融

第二个时期自新世纪以来到“一带一路”建设策略的提出。国力的强盛带来了我们文化的自信和交流的渴望。纪录片对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等宏观的时代课题给予及时的影像化表达和保存。以《永远的“丝路”》(2001)、中日再次合拍《新丝绸之路》(2006)、《望长安》(2009)、《敦煌》(2010)、《1405郑和下西洋》(2011)、《“丝路”,重新开启的历程》(2013)、《下南洋》(2013)为代表的作品群,纷纷主动选择“丝路”这个极具隐喻价值的题材,展现“丝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中国当下的经济生活,关注中国在世界上的快速成长和和平崛起。在全球化时代,这些片子以知识分子的理性去尝试诠释并试图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的拷问。[3]《茶旅天下》(2009)、《丝的旅行》(2009)、《CHINA瓷》(2012)、《茶,一片树叶的故事》(2013)、《大唐西游记》(2007)、《玄奘之路》(2012)等作品,深挖中国文化符号载体“茶、丝、瓷、佛”,在全球化趋同中,塑造中国的国族想象和文化标签,建立面向当下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些作品没有隅于一元思维,而是对历史和现实给予多向度的思考。《“丝路”,重新开启的历程》在展现一个崛起的中国时,保持了冷静的思考和表达的克制。如第二集《跨越每个人的帕米尔》中讲述道:中国人从事养蚕制丝等产业链最低端、劳动力最密集、回报率最低环节的工作,但意大利却掌控丝绸印染、服装设计、全球行销等环节,获取巨大的利润。这样的对比,引入了我们该如何发展传统产业的反思。《敦煌》将伯希和等人及其行为界定为《探险者来了》,用比较中性的“探险者”而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语境下的“掠夺者”一词,表达了对世界显学“敦煌学”的尊重和更为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这一时期的作品注重探索纪录片理念中真实与虚拟关系的处理。场景再现(影像声音再现、电脑特技复原、三维图、卫星图、动画、手绘)的技术探索,拓展了对纪录片真实概念的理解。现象级作品《敦煌》,由人物扮演呈现“历史大戏”,还原敦煌的历史民俗、宗教信仰。第六集《家住敦煌》以起诉、立案、纠纷、判决为线索,用故事化的方式通过人物扮演讲述寡妇阿龙地产纠纷案,反映了当时的法律文书案卷。《新丝绸之路》中,20世纪初的冒险家和古城堡的居民都以人物扮演来完成拍摄,在古战场遗址的画面中配合了单纯的声音再现,为观众呈现想象性的真实。再如:对分散在10个国家的伯孜克里克壁画残片用电脑组接复原,呈现了一种虚拟的岩洞壁画;对长安城、黑水城等的动画复原,还原已消失的人类文明。《大唐西游记》(2007)将 FLASH 动画和唐陶俑人物形象等要素结合起来,将中国特有的云纹、石像以及唐三彩等文化符号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具备了历史的质感与本质的真实,并形象地呈现给观众。[4]

《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纪实是纪录片的本质,但并不仅仅是记录的手段,通过再现真实的虚拟呈现,也能完成对真实的想象性补偿。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认为,要求影视史学完美逼真是不现实的,影视史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局限于追求客观事实,而是试图探索一种新的观察过去的方法,这种方法允许“虚构”来讲历史。[5]这一时期的“丝路”题材作品,调动各种叙事手段和技术手段,将虚拟真实和实地拍摄相结合,提升了对纪录片本质的认识。

(三)第三高峰:时代主题的价值远播、纪录理念视听语言独立性的彰显及国际化

第三个时期是2013年9月国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10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略之后。从具有历史文化联系的亚、欧、非大陆开始,“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国家间关系。习近平将其概括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6]如果说用“丝路”指代中国的发展在第二个时期是一种文化根脉定位与中国形象的呈现的话,那么“一带一路”建设策略提出之后,大量“丝路”题材作品的涌现则是一种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全球传播的历史责任担当。有的宏观指航、解疑答虑,有的回溯历史、借古喻今,有的俯瞰当下、全景呈现,有的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作品紧贴发展的脚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代主题——融通,这种当代中国的世界观。[7]

语言的无障碍性有利于打通全球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壁垒,实现价值的传播。影像是一种最直接,也最形象化的语言符号,它是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交流最为直接的通行证。《海上新“丝路”》(2014)、《对望,“丝路”新旅程》(2015)、《“一带一路”》(2016)、《海上丝绸之路》(2016上海纪实)等政论型纪录片用影像的方式解读“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聚焦当下发展实践,为百姓普及政治文化语汇,可谓是其实有成效。《茶叶之路》(2014)、《瓷路》(2014)、《锦绣纪》(2016)等以古代“丝路”典型的贸易产品“茶、瓷、丝”为线索,挖掘货物交换背后所形成的文化交流与价值共享,以有形之器承载无形大道。《河西走廊》邀请了曾两次获得艾美奖的BBC摄影师布莱恩·麦克达马特担任摄影指导完成春季空镜的大型拍摄,获得了雄浑大气的高品质画面。总时长90分钟的配乐由国际著名音乐家雅尼量身创作,实现了西域音乐、西方乐器和中国民族乐器的混搭奏鸣,“丝路”古道的气息扑面而来。《海上丝绸之路》借助了水下摄影、延时摄影、航拍、高速摄影、CG动画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使作品的视听感受更加刺激新鲜。《一带一路》使用绘画作品如朝鲜画师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唐朝的《宫苑图》和敦煌壁画、宋朝的《清明上河图》,简化深奥的解说词。《数说命运共同体》采用数据新闻和可视化表达手段,实现理性论据的感性表达。以上述多种方法拍摄,增强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降低了文字理解的门槛,取得了跨文化传播的成功。这些实践进一步拓展了纪录理念,尊重影像独立的本体属性,彰显视听语言的艺术价值,实现了纪录创作的国际化表达。

纵观“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这一题材的开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精英寻根的文化走向、文化自信的交流渴望和时代主题的价值远播等不同的价值追求。其艺术理念经历了从教化功能向纪录功能的拓展、真实与虚拟关系的融合、视听语言独立价值实现及其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对纪录本质认识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其人文追求,还是艺术理念的践行,都体现了“丝路”题材所自带的融合情怀。

二、影像呈现:类型表达的推陈出新

丝绸之路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7000公里、上溯2000年历史的时空概念,“一带一路”又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外延。面对如此庞大的素材库,因其题材类型的不同选择、叙事方式的异样表现、技术表达的多样支持,形成了类型表达各异的影像呈现。

(一)人文历史的辉煌呈现

以《丝绸之路》(1980)、《新丝绸之路》(2006)、《大唐西游记》(2007)、《敦煌》(2010)、《1405郑和下西洋》(2011)、《河西走廊》(2015)、《“丝路”文明》(2015)为代表的面向沧海桑田的人文历史类作品,以其宽广的视角、丰富的内涵、博大的体系、雄伟的气魄、低沉的嗓音、考究的制作,成为经典的文化史诗。它们以空间或时间作为线索,铺陈历史事件,具有汉大赋的气势。班固在《两都赋大序》中用“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来定义“赋”在汉代兴盛的现实意义,即汉赋以其雍容典雅、大气铺排显示汉帝国的气魄和声威。导演韦大军写到,《新丝绸之路》(2006) 在时间概念上兼具古代的丝绸之路、考古的丝绸之路和当代的丝绸之路,空间上选取了十个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地点概括丝绸之路,[8]可谓是体大虑周。

此类纪录片,内容涵盖两千年历史、七千公里地域,纵横开阖,在体式上具有汉大赋的磅礴,也彰显了中国崛起的盛世气象,为中华民族前进和繁荣的脚步作注。[9]《敦煌》(2010)、《1405郑和下西洋》(2011)、《河西走廊》(2015)等作品,都使用了人物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尘封的历史人物走向了观众,同时也让令普通百姓仰止的纪录片片种,走进受众的影视消费视野。然而,《“丝路”文明》(2015)在体大磅礴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独树一帜,这是凤凰卫视制播的每集5分钟、每周播5集的“微型纪录片”,在节目深度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瞄准拓展节目内容的广度,分阶段、多角度阐释“丝路”文明。[10]大赋体裁的现实意义和微型纪录的接受美学,形成了宏大与微小的张力,体现了其融合变通之美。

(二)政治论述的激昂陈词

以《海上新“丝路”》(2014)、《数说命运共同体》(2015)、《“一带一路”》(2016)、《海上丝绸之路》(2016上海纪实)为代表的面向政策解读的政论类纪录片,从政治高度论证“一带一路”的合法性,成为正面直接的时政声音。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认为,纪录片要承担“用画面记录人类历史的伟大使命”。上述作品充分发挥电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优势,运用可视材料演绎推理,显示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相辅相成的特点,为社会及时解答有关“一带一路”的重要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海上新“丝路”》(2014)用宏大叙事和百米冲刺的速度(半年的时间),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11]《海上丝绸之路》(2016上海纪实)以活跃在20个国家的中外个体人物的口述为线索,扫描中外合作建设项目的进程和价值。这样避免了直接以建设项目为主体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生硬,增加了个体视角的生动,为理论文献型纪录片增添了由下而上的亲切感。纪录片的舆论导向功能和个体口述的自下而上,形成了上下结合的有趣对比。

(三)探秘考古的娱乐包装

以《“丝路”秘史》(2011)、《龟兹龟兹》(2012)、《对话龟兹》(2012)为代表的考古探秘类作品,通过视听语言的调动、故事情节的铺排,营造出紧扣心弦的悬念。这几部作品都在《探索·发现》中播出,该栏目作为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平台,以“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为宗旨。栏目制片人王新建强调作品的娱乐性,并将其解释为“就是强调节目的故事性、悬念感和生动的表现手段,就是要把严肃的历史、科技知识进行娱乐化包装,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手段讲述给观众”。考古类纪录片最大的娱乐元素就是探秘,题材内在的揭秘性和内容的陌生感,提供了文本的娱乐化可能。科技知识的轻松传达,融合了严肃与娱乐的边界。

以《龟兹龟兹——故国寻踪》为例,编导把龟兹故国寻踪之谜简化在寻找白桦皮上的蝌蚪文上。经过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维吾尔族的第一部戏剧文学作品。和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的比对,假设蝌蚪文是龟兹语,源于印欧语系,通过拜城柯尔克孜墓穴、1979年的太阳墓穴、1980年的楼兰美女、2004年的小河公主、1985年的且末考古,发现墓主均为欧罗巴人种。尸骨的人类学鉴定证实了龟兹语的身份,证实了第一个假设。通过直观的壁画,发现龟兹人容貌、着装交融中西,由此产生第二假设龟兹人来源欧洲;通过科学的基因比对分析,证明龟兹人兼具印欧白人和阿尔泰蒙古人的基因,证实了第二个假设。一端是科研假设,一端是事实真相。于是假设和真相之间充满了变化无穷、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悬疑空间,使观众能够在假设的破解中获得科学真相。把感性的字体和壁画放在前景中当作线索,勾连背后众多的考古成果,降低了科技知识传播的高语境性,通俗易懂。

《史前动物园》的叙事也设置了假设和真相两个层面,片子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邓涛教授的考古工作为明线,提供各种假设,最终一一求证,获得事实真相。比如《象牙之谜》,提出铲齿象的“铲齿”不适合捕食的假设,然后分析“铲齿”如何使用。《短命的杀手》,提供了那个时代的另一动物剑齿虎,作为巨鬣狗的背书,想象两种动物的杀伤力和他们之间展开的较量,同时用一个被咬伤的犀牛头骨来反正巨鬣狗的存在。《灭绝之路》因鬣狗化石组中存在鹅卵石而提出其是否在河水中遇难或者干旱的假设,并以化石产生的时代气候环境展开求证,最终还原三趾马的生活原型。该作品以科研工作者的考古工作为线索,以悬念设计为核心,强化娱乐性,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

除了叙事层面的悬念导向,在视听语言上也强化悬念意识。如在声效的配合方面,作品在提出疑问时,配以诡秘的声音和音响,突出解说的现场感,进一步增加作品的悬念感,强化作品在大众文化市场中的娱乐性。让·波德里亚为这种娱乐化的影像手段给出了时代解释:“当代人越来越少地将自己的生命用于劳动中的生产,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自身需求及福利生产和持续的革新……这里起作用的不再是欲望,甚至也不是品位或特殊爱好,而是被一种扩散了的牵挂挑动起来的普遍好奇——这便是‘娱乐道德’,其中充满了自娱的绝对命令,即深入开发能使自我兴奋、享受、满意的一切可能性”。[12](P72-73)

(四)惊险行走的同步记录

以《“丝路”上的美食》(2010)、《远方的家——“一带一路”》(2016)、《奇域:探秘新“丝路”》(2016)为代表的行走体验游记型的作品,兼具公路片的流动性和发现类作品的不可预知性。《“丝路”上的美食》在三位不同文化地域的厨师兼美食主持人(中国广东、法国和阿拉伯餐),即外来的视角和目光看待“丝路”本土饮食,充满了碰撞与融合。如果说《远方的家——“一带一路”》是官方媒体缜密策划的一场流动的主流话语言说的话,那么《奇域》则跟随文化名人王小山的足迹探寻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五国的独特魅力,呈现对“一带一路”私人化的理解。此外还有诸如《行走的骆驼》(2013年,户外探险队徒步穿越玄奘行走过的沙漠)、《穿越地球之耳 探寻“丝路”文明》(2016年,越野车队行走“丝路”)等民间记录私人旅途感受的行走纪录片。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是等来的真实。行进中的拍摄,总会发现不期而至的新的事件、人物和情节,带给受众不可预料的惊喜。《丝绸之路万里行》是陕西电视台推出的任务型真人秀综艺节目,它虚化了“丝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只提供地理空间的指涉。

(五)演播纪实的数字媒体支持

以《永远的“丝路”》(2001)、《共赢海上“丝路”》(2016)等为代表的演播室研讨类纪录片,呈现了演播室技术的更新。这类作品,通过主持人或演讲人发问,借助视频提供研讨事实,引导专家、演讲人、观众互动参与,有效地实现演播室内外的结合、多方主体的参与。通过主持人的中介,使观众的思路得以集中,并产生代理互动提问的快感。尤其是《共赢海上“丝路”》(2016)在传统演播室录制的基础上,采用了当下流行的TED演讲方式,做到数据的可视化处理,符合当下受众的媒体接受习惯。《数说命运共同体》采用数据新闻的制作方式,挖掘超过1亿GB的数据,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多亿百姓休戚相关的密切联系,让沉默的数据通过可视化技术客观描摹前所未见的联系图景。通过新技术使主持人“走出”演播室、“穿越”不同国家,和观众一起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方面的情况。

(六)现实题材的个体言说

以《“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2013)、《对望,“丝路”新旅程》(2015)、《穿越海上丝绸之路》(2017)为代表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在“一带一路”历史大背景下,注重还原人物的日常性和世俗性,通过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写大历史的华彩。《“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在陆上丝绸之路全境选择了60位普通的中外个体,扫描他们当下的喜怒哀乐,导演陈晓卿认为“这些普通的个体才是丝绸之路复兴的希望”。《穿越海上丝绸之路》(2017)选择了海上丝绸之路32个个体或家庭,用寻路、家传、原乡、连枝、薪传、问道、脉缕、轮回八个主题聚焦他们琐屑而真实的生活。把“人民化解为无数的个人,探究他们对生命存在的感受。人民如果不与个人联系起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13]《纽带》(2015)从纵向考察汉学四百六十年来的发展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论证中西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全世界做生意》(2015)以“走出去”的中国人、企业、项目为素材,《梦在中国》(2015)以“走进来”的20个国家的35位外国人及其企业为内容,两部作品分别通过中国人走出去的足迹和外国人走进来的脚步,从两个方向阐释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的国际现实。《对望,“丝路”新旅程》(2015)和《穿越海上丝绸之路》(2016)的叙事结构相似,分别选取陆路和海路的各国普通人物,通过多条复线、交叉剪辑的方式把个体以特定的价值观串联在一起,以小见大,提供从“丝路”两端相互守望的当下社会实践。正如格里尔逊所说:“让公民的眼睛从天涯海角转向眼前发生的事情,他们自己的事情……门前石阶上发生的事情上来”。这四部作品从横向俯瞰当下个体生活,用底层话语取代宏观叙事,将“一带一路”建设策略下中国的国际文化、经贸形象放置为主体生活的背景,用更加鲜活的话语提升“丝路”情怀的表达效果。

以艺术理念引导、技术手段推动的多种类型的创作尝试,为“丝路”影像带来创新多元的氛围,体现了融通创新的“丝路”情怀。然而国内“丝路”题材纪录片基本集中于人文社会型,自然科普题材较为少见。《大河西流》(2006)中《脱水的城堡》和《拯救敦煌》两集正视当下沙漠化的现实,反思生态建设的不足。此外,四川白山杉导演2016年6月开拍的《“一带一路”中国人》将触摸非洲大陆最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人风貌、突出生态文明理念。2016年、今年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提出了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的主张。选取自然科普题材,既能记录“丝路”沿线的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也能够进一步拓展“丝路”纪录片的类型,获得丰满的艺术尝试。

三、符号提炼:直指心灵的审美意向

在卡西尔看来,人是文化的人,而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符号,文化是人的符号活动的产品或现实化,由此人可以说是符号的人。文化的存在形式必须依附于有形的实体、抑或依附于人的精神,借此来表达和传播文化资源固有的特征和历史属性。同时能携带文化载体的符号,也从实体层面逐渐升华为抽象的价值代表。在丝绸之路上存在大量的城市、人物、动物、事物符号,历经时代的打磨和空间的延展,在各种文艺作品的创作中演变为具有广泛认可度的审美意向,并在发展开放的语境下不断充实其内在价值。由于同题写作和互文影响,艺术家们集体选择了一些文化符号原型,将其外在形式与主观思想结合,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影视画面和视听结合的影像,并将其提炼为寓意丰富的审美意象,这在“丝路”题材纪录片中有较多呈现。

(一) 繁盛敦煌:包容博大、超越创新

如果说古代陆上“丝路”的起点是万世朝拜的古都西安、终点是称雄异域罗马帝国的话,那么敦煌则是连接东西的纽带。先天的地理优势赋予了汉唐时代的敦煌交流、融合、共赢的价值和艺术宝库的地位。而1900年以后敦煌所遭遇的文化劫难,又反证了和平合作的必要性。以《敦煌书法》(2009)、《敦煌伎乐天》(2013)、《敦煌画派》(2016)、《“丝路”花雨》(2014)、《复活在舞台上的壁画》(2014)为代表的文化艺术题材作品,集中而深入地为观众奉上专业的知识体系,并给予价值的导向。敦煌艺术题材纪录片,针对敦煌艺术中的书法、舞乐、美术三种重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度的挖掘,认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敦煌舞派是中国古典舞的典范、敦煌画派是中国美术重要的根源,证实了敦煌文化的民族性和在全球化中的坚守。[14]如《敦煌伎乐天》中飞天形象的演变,从写实到飘逸、从男性到女性、从印度的香音神到道教的羽人,最后成为敦煌的飞天,显示了佛教文化与诸文化的交流与汉化。“反弹琵琶”是敦煌舞姿中难度最大的动作,S型的身形曲线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因此这个舞姿被赋予了“交融创新”的引申概念。再如:《“丝路”花雨》(2014)通过风靡35年的舞剧的三次大改革,回顾其在全国掀起“敦煌热”、在世界刮起“中国风”的历史。其用舞剧的成功再次告诉人们一个真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开放交流,越能长足发展。

敦煌被成功塑造为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符号和审美意象,她以飞天舞姿和反弹琵琶的形象,为漫漫沙漠带来文化融合创新的绿洲。在今天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主题下,敦煌艺术的多民族包容能力和再生艺术的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文化标杆、审美符号。

(二) 东土玄奘: 舍身求法、探险未知

在“丝路”历史上有一串串响亮的名字,有威仪万世的帝王汉武帝、唐玄宗,有金戈铁马的将军张骞、霍去病,有虔诚聪慧的僧侣唐玄奘、鸠摩罗什,有开辟海路的民族英雄郑和。这些个体为“丝路”的开启、发展、赓续做出了无以数计的贡献。不同人物的精神价值,在今天不断被提炼、注疏援引,带人前行。兼具历史重要性和故事悬念性的玄奘求法,引发了众多纪录作品的问世,如《玄奘东归路》(2005)、《唐僧西行路》(2006)、《大唐西游记》(2007)、《玄奘之路》(2009)、《千年菩提路》(2010)《玄奘瓜洲历险记》(2010)、《大唐西域记》(2010)、《唐僧与大慈恩寺》等。

《玄奘之路》借助解说词、用章回体形式,通过人物扮演的方式,全景展现玄奘的一生。影像上的真实再现、叙事上的悬念迭起、结构上的章回呼应,奠定了作品的成熟的地位。其中人物配音和画面的剥离成为该片重要的艺术特色。《玄奘之路》中悬念的播讲不能像故事片那样夸张和有冲突感,在平淡中体现悬念是对播音者功力的考验。徐涛(解说词朗诵者)在语调的波澜不惊中,使片中的悬念让人有一种好奇感和求知欲。[15]最后一集《圆满》中解说词总结道“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特别指出,玄奘西行是世界全球化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笔,它不仅是贸易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玄奘用极其开放的胸怀吸纳异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造就了亚洲,特别是东亚文明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物质。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早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宗教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16]

玄奘之路,道阻且长。这恰是一个隐喻: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发展道路上,或许有很多未知的境遇。能否如玄奘一样,舍身求法、笃守信念、勇于担当、坚忍不拔,成为感召新“丝路”使者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和审美意向。

(三)沙漠驼铃:合作共赢、玉汝于成

“沙漠驼铃”是丝绸之路视觉体系中最具经典的审美意向。沙漠代表着艰辛的道路;骆驼负重前行隐喻着为信仰理想而执着前行的探索者;阵阵铃声打破了旅途的孤寂与疲惫,带来慰藉和希望;成行的驼队集体行动,能够防御路途上的不测,共同走向绿洲。这些形象的组合,不仅是“丝路”故事的代表,也营造了矢志不渝、玉汝于成、合作共赢的奋斗景观。在有关陆路“丝路”的纪录片中,沙漠驼铃反复出现,而且成为多部作品的海报或开篇镜头的素材。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来“隐秀之辩”。秀是指审美意象之鲜明生动、直接感人的性质。无论是朝阳下的商人驼队,还是落日余晖中的归途驼队,抑或是月光如碧下形单影只的骆驼和羁旅行人,都充满质感、令人着迷。而隐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出于文辞概念、逻辑判断之外,不是直接的、单纯的、有限的、确定的,而是具有多义性。骆队的负重隐忍、坚持不懈、前后照应穿越了时代和空间,在交通便捷、信息通畅的当代,焕发了深厚韵味和崭新的生命力,升华为合作共赢、玉汝于成的新理念,让人咀嚼、回味。

纵观“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其文化追求、还是艺术理念都体现了“丝路”题材所包含的融合情怀。以艺术理念引导、技术手段推动的多种类型的创作尝试,为“丝路”影像带来创新多元的氛围,进一步以开放的心态期待对自然科技类型的尝试。深入聚焦影像里直指心灵的审美意象,可在其有形的影像世界中品味其丰富的精神内蕴。在人文艺术理念的不断追求、类型表达的推陈出新、审美意向的符号提炼过程中,融通的“丝路”情怀已内化在其绚丽多姿的影像表达之中。

(责任编辑 彭慧媛)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Zhu Liyuan,ContemporaryWesternTheoryofLiteratureandAr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1.

[2]裴玉章.《丝绸之路》是一次成功、有力的对内对外宣传[J].现代传播,1982,(01).

Pei Yuzhang,“Silk Road”Is a Successful, Powerful Internal and External Publicity,ModernCommunication,No 1,1982.

[3]张欣.近年来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分析[J].中国电视,2015,(10).

Zhang Xin,Analysis of Humanitie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 in Recent Years,ChinaTelevision, No 10, 2015.

[4]骆志伟.历史纪录片《大唐西游记》美学意蕴分析[J].电视研究,2007,(11).

Luo Zhiwei,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Meaning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JourneytotheWestintheGreatTang,TelevisionResearch, No 11, 2007.

[5]薛颖.用影像传达历史——纪录片《敦煌》对影视史学的创新实践[J].现代传播,2010,(5).

Xue Ying, Using Video to Convey History: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 about Film and Television History in the DocumentaryDunhuang,ModernCommunication, No 5, 2010.

[6]鱼宏亮.“一带一路”蕴含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6-02-09.

Yu Hongliang,The Spiritual Power Contained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People’sDaily, 9 February, 2016.

[7] 赵彤.融通:在追述中、在感受里[N].文艺报,2015-10-28.

Zhao Tong,The “Communion And Communication” Spirit in Recalling and Feeling,LiteratureandArtNewspaper, 28 October, 2015.

[8]韦大军.从对岁月的审度中汲取精华[J].电视研究,2006,(6).

Wei Dajun,Absorb the Essence from the Past Years,TelevisionResearch, No 6, 2006.

[9]王春霞.浅析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大赋特征[J].中国电视,2015,(10).

Wang Chunxia, Analysis of the Great Descriptive Prose Style of Humanitie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ChinaTelevision, No 10, 2015.

[10]刘睿.微型纪录片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中的挑战与机遇[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Liu Rui,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Micro-documentary in the Game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No 1, 2017.

[11]庞通.唯快不破、制胜之道——三集电视专题片《海上新“丝路”》的创新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2).

Pang Tong, Speed Is the Key to W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ree-Episode DocumentaryTheNewMarineSilkRoad,ChineseJournalofRadio&Television, No 2, 2015.

[12]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Jean Baudrillard,ConsumerSociety,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张太原.个体生命与大历史[J].近代史研究,2012,(9).

Zhang Taiyuan, Individual Life and Macro-history,ModernHistoryStudies, No 9, 2012.

[14]张茜.跨文化传播语境下敦煌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认同[J].中国报业,2016,(6).

Zhang Xi,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Dunhuang-themed Documentary 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ChinaPress,No 6, 2016.

[15]杨忠.纪录片《玄奘之路》中配音和画面的剥离艺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4,(3).

Yang Zhong,The Art of Distinguishing Voice and Picture in the DocumentaryTheRoadofXuanzang,WesternBroadcasting, No 3, 2014.

[16]李延军.《玄奘之路》主题的深化[N].铜川日报,2006-04-10.

Li Yanjun,The Digging of the Theme of The Road of Xuanzang,TongchuanDaily,10 April, 2006.

About the author: Zhang X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70.

The paper is funded by the following: 2016 Gansu Province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Silk Road-Themed Documentary(No. YB075);2015 Gansu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roject The Literary and Art Practice and Industry Direction of Gansu as a Major Documentary-Creation Province.

Commun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Expression of “Silk Road” Spirit through Video-A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Silk Road”-themed Documentary

Zhang Xi

“Silk Road”-themed documentary has always been the favorite of directors and society.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Road”-themed documentary, there were three peak periods during which the “Silk Road” spirit of “commun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embodied in both the pursuit of humanities and the practice of artistic ideas.The various creation of “Silk Road”-themed documentary is guided by artistic theories and propelled by technical means, which bring about an innovative and diverse atmosphere.If we focus on the soul-touching images in class icdocumentaries, we can taste the rich and profound spiritual connotation.The “Silk Road” spirit of “communion and communication” has been internalized in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humanities and art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ypes of expression, and the refinement of the symbols of aesthetic intention, which together achieve colorful images.

communion and communication,“Silk Road”-themed documentary,status of creation, aesthetic intention, spiritual connotation

2017-04-10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2016年甘肃省社会科学项目“‘丝路’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认同研究”(YB075)和201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甘肃纪录片大省的文艺实践与产业方向”的阶段性成果。

J904

A

1003-840X(2017)04-0135-09

张茜,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4.135

猜你喜欢

丝路敦煌纪录片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丝路梦
纪录片之页
丝路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