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影视广告中“圣母”形象原型

2017-07-14陈文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影视广告圣母女娲

陈文琳

河北农业大学

浅析中国影视广告中“圣母”形象原型

陈文琳

河北农业大学

“圣母”形象原型是广告中所经常选用的原型形象,这一形象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与受众迅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但广告中对这一形象的表现存在其局限性,表现方式极其相似,笔者透过中国影视广告中“圣母”形象原型的塑造,探析其在表现过程中常用的表现形式,以促进中国影视广告中对“圣母”形象原型的塑造日趋完善。

圣母;原型;中国影视广告

一.原型理论概述及“圣母”原型的追溯

(一)原型理论概述

现代原型概念的提出与形成,与荣格有关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有着直接的关系。荣格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原始意象”或“优势遗传物”的概念,后来则正式命名为“原型”。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强调,原始意象为人类所共有,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二)“圣母”原型的追溯

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都有类似的原型。

1.西方原型追溯——圣母

圣母是所有神话原型中最基本的原型,她象征着温暖和哺育生命的源泉,是自然界恩赐的一种象征。圣母就有纯洁、滋润和母亲般温暖的普遍意义。圣母作为万物的创造者,使事物得以生成。然而,创造者代表的是创造性和发明知识的动力,而圣母则代表着对肉体的创造,圣母是一个单一阴性的原型。[1]

与圣母这一原型的结合,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本能的一个方面。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在寻求他们母亲温暖的怀抱以及母亲给予他的滋养,即便长大成人,与圣母相连接的感情也不会间断。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将人的最基本需求放到了首位,而母亲正能给予我们这样的需求,母爱不仅是一种必须,也是人类愉悦的重要源泉。

2.东方原型追溯——女娲

女娲在中国神话中作为人类之母的形象出现,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流传已久。传说女娲用黄泥掺合了水,仿照水里自己的形象,揉成第一个小东西,将小东西一放在地上,就开始呱呱地叫着,欢快地跳起来,女娲便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人”。女娲对于自己的创造品十分的满意,又继续用手揉团掺合水的黄泥,造成许多男男女女的人。[2][3]女娲也由于造人和帮助人类补天的功绩而受到后世人类的感激,这也便是中国神话中“圣母”的原型。

二.中国影视广告中“圣母”形象原型的表现

提到母亲很多人都会想到母亲节,从母亲节入手,搜集各企业、品牌在母亲节所推出的影视广告,这是对圣母原型较为集中的表现,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影视广告在塑造圣母形象时存在的特点。笔者选取台湾大众银行“母亲的勇气”、黑人牙膏推出的“妈妈的唠叨是女儿最好的礼物”、雕牌“妈妈,对不起”、强生“为妈妈的爱喝彩”以及舒肤佳推出的“感谢妈妈”五则影视广告,在创意和表现过程中,这几则广告都选对“圣母”形象原型进行塑造:

1.无私奉献

在这五则影视广告中,各品牌都将母亲塑造为一个无私奉献的形象。台湾大众银行“母亲的勇气”中,63岁的母亲为了给刚刚生产完的女儿炖鸡汤,独自一人出国飞行三天,只为给女儿带去一包中药,给自己的女儿补身体。强生“为妈妈的爱喝彩”中,选取前乒乓球冠军邓亚萍的故事,采取倒叙的方式,记录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成长阶段背后都有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支持,而邓亚萍也用正直、脚踏实地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孩子,将无私的爱延续下去。在中国的影视广告之中,母亲的形象已经成为了无私奉献的代名词,从中也可看出广告是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

2.宽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严父慈母”的说法,而在现在广告表现之中,母亲有慈爱的一面,也严厉的一面。在黑人牙膏“妈妈的唠叨是女儿最好的礼物”和雕牌“妈妈,对不起”两则广告故事结构十分的相似,都以子女成长为线索进行展现,但一个利用了剪影的形式,另一个则采用只有画外音和物体的表现方式,展现母亲对孩子细心的照顾。两则广告都选择了子女在成长期经历叛逆的过程,母亲则采取严厉的教育后宽容的方式对待,包容子女在成长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以体现母亲的宽容。而这样的场景也十分符合人们日常的生活情境,母亲永远都在包容和理解子女所犯的错误,并及时的予以纠正,使其更好的成长。

3.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一直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因此母亲一直在家庭中扮演照顾家庭的角色,这种现象正在改变,更加注重男女平等,但在这几则广告中还是能够看到这一观念影子的存在。舒肤佳“感谢妈妈”的广告中母亲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儿子的成长,从洗手到骑车。在黑人牙膏“妈妈的唠叨是女儿最好的礼物”广告中,母亲每天叫女儿起床,为女儿准备好牙膏、早餐等生活的每个细节都照顾的十分周到,当女儿遇到问题时,母亲的一句“妈妈在呢”,是对女儿最大的安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子女健康成长的保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也始终作为这样的形象出现。

4.温柔

纵观这五则广告便会发现,所选择的女性多给人以温柔之感,嘴角略带微笑,给人以亲切之感。舒肤佳“感谢妈妈”广告中,母亲看见满身污渍的儿子时,脸上有一瞬间的不悦,但当儿子手捧着一些玻璃球,并说出“妈妈,最大的一颗给你”时,母亲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台湾大众银行“母亲的勇气”中,母亲坐在飞机上,手中拿着刚刚生产完女儿的照片,嘴角也流露出一丝微笑。温柔、善良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传统母亲的身上,广告在表现过程中也紧紧抓住这一点。

三.结语

“圣母”形象原型是现今广告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原型,这一形象既和受众的生活场景紧密相连,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亲形象的要求,因此受到很多企业、品牌的喜欢。但在广告表现过程中,已经陷入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十个广告可能有八个都采取相似的故事架构,使消费者已经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广告的传播。因此在广告创意和表现的过程中,圣母形象原型能够迅速唤起消费者共鸣,但要寻求表现方式上的创新,才能更好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广告的传播效果。

[1]刘林沙.中国广告原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6

[2]《太平御览》卷引《风俗演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蜗传黄土作人。”

猜你喜欢

影视广告圣母女娲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融媒体迭代下云VR技术与影视广告结合的传播策略
女娲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女娲造人与补天
女娲造人
浅析视频后期制作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影视广告制作的发展与创新
印度 圣母节
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