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常州在扬子江城市群的战略支点作用
2017-07-13丁纯
丁纯
常州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扬子江城市群重大战略决策,紧紧围绕“两聚一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历史机遇,强化使命担当,科学谋划推进,率先作为,主动融入,多作贡献,充分发挥战略支点作用,争当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坚持融合发展,放大战略支点效应。常州地处沿运河城镇轴、沿江城镇轴交汇处,位于扬子江城市群带状中心,是承东启西、牵引南北的战略支点,将努力建成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极。深化协同发展战略。坚持“跨江融合、西接东融”,全力推进锡常泰跨江融合,并向北联动苏中、苏北,向南带动浙北、皖南,形成江苏中轴发展带;深入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同城化,并担当起连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的纽带,促进苏南五市联动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区域协同、产城融合为发展方向,构建贯穿中心城区-金坛-溧阳的南北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长荡湖-西太湖-太湖发展带、沿宁杭高铁发展带“一纵三横”城镇空间结构,建设具有跨江联动效应的战略性中心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破发展南北交通,重点实施苏南沿江高铁、连淮扬镇铁路南延、盐泰锡常宜铁路、溧广高速、常宜高速、常泰过江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常州长江港亿吨大港和综合港务区,把常州机场建成区域航空枢纽,发挥立体交通的支撑引领作用。
坚持特色引领,增创区域发展优势。坚持把特色引领作为推进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一城一中心一区”的发展定位,全力增创常州发展新优势。突出产业升级。坚持工业立市、智造强市,深入实施“三位一体”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狠抓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着力把智能制造装备、碳材料产业发展成为常州的地标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和世界知名的“东方碳谷”。突出创新驱动。实施新一轮人才战略,深化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优化“一核两区多园”创新格局,争取智能装备、碳材料、光伏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进入国家级行列,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步伐,建成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突出开放发展。全面推进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人才“五个国际化”,加快建设中以、中德、中荷等一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将苏澳合作园建成具有自贸区效应的开放创新引领区,推动常州、金坛、溧阳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一流高新区行列。
坚持共建共享,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常州将与兄弟城市合力推动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进一步推进交通联建、产业联动的同时,重点做好“三个强化”。强化生态共治。以开展“263”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响常州“生态绿城”品牌。推进长江生态安全带、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太湖生态保护圈和武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形成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鲜明优势。强化民生共建。落实“聚焦富民”新要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办好以“三优三安兩提升”为重点的民生实事,种好常州“幸福树”。积极参与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城际对接。提升发展常州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强化改革共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着力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增创发展新优势。合力创新城市群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在城市群合理流动,保障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顺利推进。□
(作者系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王 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