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3张曦刘小静陈云茹杨雪亮孔颖张凯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张曦 刘小静 陈云茹 杨雪亮 孔颖 张凯 叶峰 蔺淑梅

摘要:目的:将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见习教学中,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快理解并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以提高其临床技能及沟通交流能力。方法:教师选择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三期重叠典型病例,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编写剧本,课前实验组学生按设计好的剧本进行准备,课堂上表演疑似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就诊过程,表演结束后进行讨论总结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参与角色扮演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相关理论考试成绩和病案分析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89.5%的实验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满意,并主动乐于参与。结论:角色扮演法可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相关知识点,提高了学习热情及主动性,这一教学方法可在其他传染病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91-03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也被称为抛锚式教学,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指的是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由于传染病疾病发病时间的特殊性、医疗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传染病临床见习教育的发展面临一定困难,传染病临床见习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在见习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一方面可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临床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及沟通交流能力。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有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肾功能衰竭,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在有条件的地方治疗),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其存在明显季节性及地域性,在集中见习阶段可能见不到,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讲述理论,这使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见习难度加大,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临床技能的提高。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快理解并掌握该疾病,我们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这一章节使用了角色扮演教学法。

一、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和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八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3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基本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理论内容,并提供该病的典型病例给学生学习。而实验组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见习课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具体流程如下:①课前准备。教师选择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三期重叠典型病例,明确学习目标,编写剧本,课前1周将剧本发给实验组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问题情境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就诊,教师将学生分成组,组内角色设定急诊科医师1名,护士1名,专科医师1名,患者1名,患者家属1名,按设计好的剧本进行准备,主要剧情为:患者因发热就诊,家属陪同,在急诊内科诊室外等候就诊时患者病情加重,家属情绪急躁,不理解就诊流程,不配合医生工作,经医护人员耐心解释沟通,患者诊断明确,得到成功救治。②角色扮演阶段。教师安排同学上台表演:患者出现发热、低血压休克的临床表现,家属将其送至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师首诊,对病人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疾病表现特征、发病病因,书写急诊病历,常规化验检查,并进行抢救休克治疗,完成对病情的初步判断后请传染科专科医师会诊协作诊治,患者或(和)家属提供的病史要能清晰表现疾病的发病过程,专科医师阐述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其他学生则作为观众,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各种评估标准仔细观看。③讨论阶段。表演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再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写出书面材料上交,教师总结角色扮演的优缺点,包括扮演患者角色的学生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临床表现的表演是否到位,扮演医生角色的学生对患者的问诊、查体是否全面准确,病历书写是否符合病历书写规范并能反应患者的病情,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是否到位,所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是否正确得当,所涉及的患者生命体征、化验检查结果是否能反应病情等,提炼该组表演内容体现的知识要点,完善学习内容,以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对如何将其中涉及的医患沟通技巧运用于临床提出指导性意见。④总结反思。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收获及期望,师生共同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改进。

2.效果评价。分为理论考试评价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种,前者采取60分钟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基本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和病案分析题。后者主要是给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角色扮演法教学效果的评价。

二、结果

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参与角色扮演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相关理论考试的总分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病案分析能力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较好,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基本掌握的学生占79%,部分掌握的学生占18%,共97%;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临床表现基本掌握的学生占77.3%,部分掌握的学生占17.4%,共94.7%;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基本掌握的学生占85.6%,部分掌握的学生占18.9%,共87.5%。

2.实验组学生文卷调查结果。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共发放问卷19份,收回19份,结果见下表。

三、讨论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借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认知与感情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实际练习,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从医态度、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中开展了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尝试。

所有实验组学生对扮演医患角色表示期待,90%的学生认为这次教学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有帮助。这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改革是欢迎的。89.5%的学生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助于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相关理论知识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乐意主动参与,通过参与角色扮演过程,增强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了问诊、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锻炼了组织、协调、医患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意识。68.4%的学生希望在传染病的其他章节,如重型肝炎等也适当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说明此次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考虑主要与角色扮演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热情有关。

学生还反映实施该教学法时课前准备应更充分,本次教学是在课前一周才开始进行准备的,时间略显紧张。设计方案要求扮演患者的学生不仅要扮演疾病的临床表现,还要表演出痛苦的表情,激动、不理解、不信任等各种情绪状态,而这些学生不但没有见过真正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更没有患过肾综合征出血热,因此他们很难感受患者的喜怒哀乐,产生同情和共鸣,而医生的扮演者除了采集有关疾病的全面信息,还要积极思考并解决患者的种种情绪难题,通过观察患者、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但是作为刚刚进入临床见习的学生来说,缺乏临床工作经验,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正确的诊疗程序,及如何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病情,这使得在整个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难免有笑场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角色扮演教学前应给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更多的指导,特别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熟悉常规诊疗程序,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控制局面,避免笑场发生。

另外,由于传染病的见习课安排在其他课程考试期间,有部分学生认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整个环节相对复杂,课前准备比传统教学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可能是部分学生不希望在传染病学的其他章节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主要原因。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今后将与教学科商议,合理安排傳染病见习课的教学时间,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根据整体课时安排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见习课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有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典型病例不足,患者不配合等问题,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角色扮演法是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实践的。学生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这个疾病的熟练掌握还有赖于临床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Kristina M.DeNeve,Mary J.Heppner.Role play simulations:The assessment of an active learning technique and comparisons with traditional lectures[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1997.21(3):231-246.

[2]李兰娟,王宇明.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6-168.

[3]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6):28-31

[4]白俊云,田陆云,聂波等.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内科学问诊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及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S2):120-123.

[5]石虹,朱文青,林瑾仪等.角色扮演对提高医学生问诊技能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0):970-972.

Abstract:Aims:To apply role-playing approach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lesson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hemorrhagic fever of renal syndrome in the limited class time as soon as possible. Methods:First,teacher write a script according to a serious case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febrile phase,hypotensive phase and oliguric phase overlapping) and set learning goals. Second,students begin rehearsals according to the script since one week before the lesson. Third,when the lesson begins,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play the role of doctor,nurse,patient and his relative on the basis of the script. The control group still u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Last,discussion,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theory exam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was made after the performance. Results:The theory exam mark and clinical case analysis ability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89.5% of the students from experimental group satisfied with the role-playing approach,and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actively. Conclusions:Role-playing approach can make students to master relevant knowledge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better,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much more. Role-playing approach can be us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lesson of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role-playing approach;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专业
高职高专临床专业“衔接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医学免疫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地方性综合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教育改革探索
病案式多媒体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础医学自选实验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