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临床专业“衔接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2017-06-21于凤玲孟祥英

科技资讯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意义高职高专教学

于凤玲++孟祥英

摘 要:衔接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衔接式”教学法时,要正确理解教学方法的含义,正确理解“衔接式”教学与传统讲授、演示等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根据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程序,灵活地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衔接式教学的作用,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衔接式”教学 高职高专 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a)-0173-02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相互之间不能独立存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师生实际和教学资源的不同,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目的。作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仅为三年,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衔接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1.1 理解教学方法

在教学系统中,必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借此可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保持注意力并产生学习兴趣,运用强化来调节学生的行为,考虑到课堂内外的所有因素来解决妨碍教与学的问题。

教学活动应以知识作为基本手段,但不能将掌握知识作为唯一目的,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必须重视发展学生智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衔接式”教学教学活动中运用知识作为手段,必须同时考虑使用何种物质载体,以便在学生中产生应有作用。如教师通过备课掌握特定知识后,在课堂上以口头语言为载体,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传授知识的过程为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在掌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同时,利用挂图、模型等教具,通过演示活动和教师语言指导,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为演示法。可见,不论什么教学方法,必须通过师生不同形式的相互结合和活动,以利用知识作为基本手段,通过各种载体来使学生接受并传递知识。

1.2 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分析可知,“衔接式”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PBL法等诸多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还应考虑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即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权衡取舍。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其一般程序为:明确选择的标准-按照课的外部形式选择常用的教学方法-按当前教学任务选择辅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法。

可见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教师应掌握教学方法理论,灵活地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衔接式教学方法的作用,达到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 “衔接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专业、学科和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经过反复训练,学生能自觉控制并形成一定的意志行动,培养其有意注意能力。

大学生心理趋向成熟,但会为周围事物或其他意念所影响,教师在衔接式教学中要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力,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情趣的语言回顾学过的医学知识,展望即将要学习的医学知识,放松学生情绪,使之克服疲劳,在有意注意后用无意注意加以调节,在无意注意后再度引起有意注意,巧妙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转换的规律,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教师要明确学习目的,准备合理的提问问题,不断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全神贯注,精神集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学习任务转化为自身的迫切需要,不断提高和巩固记忆效果,反过来又会此时学习兴趣的提高。

作为医学科学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前后知识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等。应用衔接式教学能按其关系将这些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大爱到持久记忆的目的。这要求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掌握尝试回忆、联想、交替、分散、整分合、分段、整体、综合等记忆方法,合理科学使用大脑,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记忆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形成理解-记忆-理解的良性循环,切实掌握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进而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在学习实践中探索出个体化的记忆方法,促进自身职能能力的不断提高。

3 “衔接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衔接式”教学在培养学生注意力和记忆里的同时,能使学生通过思维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运用“衔接式”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过程和科学结论的关系处理好,将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内容和既往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未知前瞻性知识,初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衔接式”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分析和综合、概括和分类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将整体的医学知识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或个别特性和方面的过程为分析,反之将医学知识的不同部分或个别特性和方面整合起来的过程为综合。将医学知识的共同特征、因素综合起来找出其共同点的过程为概括,而抽取医学知识的共同本质特性用以区别另一医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为分类。“衔接式”教学是分析和综合、概括和分类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且要充分利用分析和综合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的同时有综合,综合的过程有分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概括和分类的思维习惯,使之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同比较,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辨析分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实现医学知识的抽象化和具体化。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衔接式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个激励发挥创造力的环境,这是创造力产生的必备的条件。这要求班集体具有团结平等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对已知医学知识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有信心和勇气创造性完成实验和实习,养成提问的习惯,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与之形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志向和意志力是创造产生的动力。这要求学生必须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想和志向,认识到医学理论知识的有限性,这可以为创造的产生提供源泉,并树立强大的战胜疾病认识是疾病的意志力,为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验和知识是创造力产生的基础。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阔托学生的知识领域,以广博的医学知识发现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通过知识的正迁移形成新的医学观点和理论,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思维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核心,学生要富有好奇心,训练自己的思维,实现实际观察与亲自动手并用,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束缚,合理运用求异思维,合理引导学生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以现象和灵感作为突破口,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安建光,高芳.适合高职高专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150.

[2] 李林军.中职学校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46.

[3] 吴志清,史豪慧.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7):197-198.

猜你喜欢

教学意义高职高专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创新思维,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题“算法初步”教学意义的研讨
分层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践行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