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7-07-13邱华翔
邱华翔
【摘要】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课程开发理念未能形成共识,课程开发过程缺乏制度保障,课程开发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研究者认为,园本课程的开发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课程开发能力;要重视专家及家长的作用,以获取多方力量的支持;要增加经费投入,以提供物质保障;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以促进园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4-0023-03
2001年以来,受校本课程运动和相关学前教育政策的影响,园本课程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园本课程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A园为研究对象,对该园的园本课程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
一、A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A园地处湖北省武汉市,建于1953年,附属于全国重点大学。A园从2004年开始进行园本课程开发,历时十余年,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园本课程。回顾这段园本课程开发历程,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1.筹备阶段
A园成立之初一直采用分科课程。20世纪90年代末,A园组织教师赴上海学习,并申报了“教师教育行为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课题,同时,参与了有关专家组织的课程编写工作。在此过程中,A园教师开始对幼儿的“自主性”“自主学习”等进行思考,教师观与儿童观逐渐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把幼儿当作学习主体来看待,教育活动的设计也更多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发现,可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的优秀活动方案越来越多。为此,园长提议将这些活动方案汇集成册,并据此开发园本课程,以方便教师共享,提高备课效率。2004年,A园开始在全园范围内收集资料,然后由教研组长加以整理,汇集成册,基本形成了园本课程的雏形。
2.全面开发阶段
2006年,A园教师开始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园本课程内容更多地向大自然、社会延伸,逐渐形成了“我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等综合主题,课程理念从“生存”走向“生成”。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逐步深入和区域活动的日渐兴起,A园教师发现,由于缺乏相应课程资源,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常常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A园园本课程开发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实践中,幼儿园首先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以提升他们综合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然后全面调查分析幼儿园内部及周边的资源,例如,利用所在高校的关系联系博物馆、植物园等单位,并与其开展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园本课程建设需要的资源。
从2010年开始,A园利用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机会,全面推动园本课程的开发工作。首先,A园对幼儿园环境进行了改造。其次,A园借助“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的研究”这一课题,制定了涵盖日常教育教学、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近50种制度,以保障园内各项活动的有序规范开展。此外,A园通过沙龙对话、教研培训等团队活动形成了“亲和、亲情、亲力、亲为”的园本文化,为园本课程的生长提供了文化基础。后来,A园成立了一个由18人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该小组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收集本园教师开发的活动方案,并对收集起来的活动方案进行梳理、整合及改编。但是,由于承担园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大多为园内骨干教师,当园本课程开发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发生冲突时,他们迫切希望尽快完成活动方案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减轻自己的日常工作量。经过多年努力,以“自主学习,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园本课程于2013年基本成型。
3.完善阶段
2013年9月开始,园本课程开发小组要求教师在使用园本课程过程中不断反思,具体做法是每周通过填写表格或者其他方式向教研组组长反馈使用情况,以供修改参考。这套园本课程在园内使用一年之后,园长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准备将其交付出版。为此,园长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对这套园本课程再进行调整与修改。其间,有的教师认为任务过于繁重,产生了抵触情绪;有的教师则认为工作强度和难度过大,遇到困惑时常感到无能为力。但经过努力,A园还是在2014年正式出版了这套園本课程。课程以综合主题探究内容为主,以活动课程和特色课程内容为辅,主张让幼儿在自然和生活中学习,同时要求家长积极参与,以体现课程的整合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等特点。
二、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从整个开发历程来看,A园的园本课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园长充分发挥了专业引导作用。然而,相对于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当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尚缺乏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A园在园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课程开发理念未能形成共识
在对A园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时,研究者发现,38.9%的教师将园本课程开发简单表述为“就是我们自己编写教材”,可见,有关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理念并未形成共识。研究者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教师的确未形成科学的课程观。虽然A园教师大多参与了课程研发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但是因为其在职前职后教育中很少涉及有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内容,导致教师难以深入全面地理解园本课程的内涵。第二,部分教师认为课程理论知识艰涩难懂,因为不理解,所以课程理论无法在课程开发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很多教师认为时间有限,负担较重,难以对课程开发理念作深入思考。调查和访谈发现,负责园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大多为骨干教师,日常教育任务较重,因此的确存在园本课程开发时间和精力有限的问题。
2.课程开发过程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经过不断完善,A园形成了近50项制度,但是有关园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建立。研究者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第一,课程开发之初,幼儿园管理者就忽略了相关管理制度对于教师课程开发行为的规范作用,因此,未能对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第二,课程开发过程中专家参与不足,没能有效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审议。在园本课程全面开发工作开始之前,A园的园本课程开发主要由园长负责,并没有成立相关的课程审议小组。A园虽然在2001年曾邀请过一位课程专家来园指导园本课程的开发,但在随后的若干年里,基本没有再邀请过相关专家进行专门指导。第三,课程开发经费投入有限,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缺少经费支持,A园难以依据课程开发工作完成情况给予教师相应的激励,有16.7%的教师表示,参与园本课程开发是领导的工作要求,自己不希望被领导批评,所以参与了园本课程开发的工作。
3.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幼儿园课程评价既是对教育质量的评判,也是对教育价值的再认,还是一种对教育的研究,更是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它与教育实践的其他环节都密切相关。〔1〕纵观A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对园本课程的评价不够重视,评价制度也不健全。研究者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第一,认为园本课程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第二,对科学的评价方法不够了解。A园的课程评价主要由园长和教师承担,主要的方法是经验式评价。第三,评价内容和方法单一。A园开展的课程评价大多以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发展状况为评价依据,对教师的课程观念、活动组织形式、目标适宜程度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等因素关注甚少。
三、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课程开发能力
课程开发是一个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在内的完整的课程运作过程,〔2〕课程开发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能力。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本科和部分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幼儿园课程,但课程内容中缺少对课程设计的指导;职后培训更是鲜有涉及这方面内容。研究者认为,在职前教育中,应通过课程论等科目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在职后教育中,要重视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尤其要重视通过园本教研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
2.重视专家及家长的作用,以获取多方力量支持
一般来说,专家拥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家长则可以成為园本课程资源的提供者。因此,要重视专家和家长的作用,让专家和家长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中来。
3.增加经费投入,以提供物质保障
从目前A园经费的支出情况看,并没有直接用于课程开发的经费安排。经费投入是园本课程开发的物质保障。足够的经费支持,是对参与园本课程开发教师在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上得到发展,保证园本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物质保障。
4.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以促进园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
研究者认为,针对园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首先,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其行为。同时应注意课程开发工作与相关人员的职位相对应,而不是与具体人员直接联系,以降低因人员流动可能导致的工作中断风险。其次,严格执行课程审议制度。课程审议小组应包括教师、专家、家长、社区和政府相关人员等,同时,相关部门宜制定并提供符合园本课程需要、指标科学、实用有效的课程审议工具,〔3〕以帮助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审议工作。再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课程审议工具,明确不同开发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最终目标,以提高课程开发者的信心和积极性。最后,制定和执行规范的课程评价制度。政府应制定科学的园本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供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质量评价使用,促使园本课程的评价更加规范科学。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等.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
〔2〕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8.
〔3〕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93.
【Abstract】Using a kindergarten in Wuhan as research subjec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process of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Agreement is not reached yet about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deas; necessary syste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o guarantee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 is less efficient. The author suggests training for personnel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i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bility; the role of experts and parents should be more emphasized to obtain various types of support; more financial investments are needed to provide material guarantee; and necessary syste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Keywords】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