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原则与注意事项
2017-07-13余秀艳
余秀艳
【摘 要】教师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应当充分尊重一些原则,如同组异质原则、全面参与原则、启发性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开放性原则。而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也应当注意一些事项:不能滥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只有教師通过科学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方能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原则;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被广泛运用到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兴起与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根本上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蕴含了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基本做法是将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背景差异等分成若干“异质”的合作小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些原则,如分组过程中的科学原则,开放性原则等等。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一、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1.同组异质原则
小组构建是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第一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特质、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充分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从根本上讲,同组异质原则的确立,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同质化的现象,让不同质的学生在同一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感染,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分组过程中,教师同组异质原则的确立,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一个全面的评估,这样,教师的分组才会具有科学性。
2.全面参与原则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是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将焦点放在几名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其他的学生则往往都是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应当彻底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全面参与原则”的确立,提升学生的广泛参与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全面参与原则,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提升学生的广泛参与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应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确立,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班级全面发展。
3.启发性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启发性原则的确立,是指教师在合作项目的选择时,应当具有启发性,即合作学习的项目应当具有商讨性。如果教师的合作学习项目缺乏启发性,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还记得有一次,一个简单的问题,笔者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发现学生们缺乏兴趣,或者是学生讨论的重点已经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明显偏离了主题。笔者大惑不解,便问学生,结果学生回答:老师,您提出的问题我们不用讨论就已经知道答案了。笔者这才了解,原来是因为合作学习的项目缺乏启发性,让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一次经验和教训,让笔者深刻意识到: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而取得相应的成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确立具有启发性的合作项目,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4.学生主体原则
和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确立,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点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确立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5.开放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应当具有开放性。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项目的确立,学生的分组,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讨论,这一点和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下听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合作学习模式的确立具有开放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确立,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例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用合作学习,教师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不能滥用合作学习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为了迎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往往会不自觉地出现“走极端”的教学现象,即在课堂教学中滥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种走极端式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确立相应的教学模式,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不能滥用合作学习模式。
2.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就无所事事。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观察,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充分尊重自身的引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应当充分尊重一些原则,如同组异质原则、全面参与原则、启发性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开放性原则。而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也应当注意一些事项:不能滥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只有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方能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