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
2017-07-13杨发军
杨发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做到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针对此进行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整改。文章主要分析了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其解题思路,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呢?
一、设置课前问答环节,帮助学生高效复习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学生一定要做好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工作,做到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及时巩固掌握,疑难问题的针对性攻克,提高学生对知识难易的区分能力,以及学生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课堂问答环节,提问有关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检验学生知识记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盲区,使学生做到知识的全面掌握。
例如: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开始讲课前的五分钟时间针对上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的相关内容。现在老师问大家几个问题,希望大家在仔细思考过后再回答。”“两个十位数如何比较?”“两个三位数如何比较?”“两个位数比较长的数如何进行比较?”“有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两个数进行比较的原则和方法?”类似的提问帮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区分知识点的难易度。利用难度不同的问题的提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锻炼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的课程大多是数的认识,数的计算以及一些生活中数学简单应用的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学生讨论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由表达,自我改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提前对小组讨论的性质进行提示,避免学生利用上课时间闲聊天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小组讨论的目的和意义,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加快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安排的意识,从而达到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两位数加法中进位和不进位的算法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区分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点。“在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时,可以利用竖列式的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加法中当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得数大于十的时候,要向十位进一,反则不进一。同时在十位的相加中要将进上去的一算在十位的计算中”类似的讲解帮助学生区分进位和不进位的区别。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对具体的例题进行讨论。“17+56=?这个式子中,首先应该进行个位的加法,即7+6=13>10进一。然后进行十位数的加法计算,1+5+1=7。最后得出计算结果为73”类似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的桥梁,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知识框架的构建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难以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高效的课堂学习提供保障。教师在讲解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的例子或是为人们所熟知的生活小常识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意识,树立学生“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观念,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真实意义所在。
例如:在学习《吨的认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的质量引入对计量单位“吨”的认识,加强学生对该单位的概念的理解。“一个苹果重多少?一卡车苹果重多少?”,“一个同学重多少?全班同学一起重多少?”,“一条普通的鱼重多少?一条鲸鱼重多少?”。类似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重量单位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不同物体的计量单位之间的差异。“一个苹果重300克。一卡车苹果重3吨;一个人重25千克,全班50个同學一共重1.25吨;一条金鱼重400克,一条鲸鱼重2吨。”类似的对比以及个体数量的叠加帮助学生理解“吨”的概念。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计量单位的换算概念模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在反复实践中熟悉运算过程,加强学生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明确生活中的常识,可谓一举多得。
总结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的起步阶段,学生数学习惯的培养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课前问答环节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到高效复习;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帮助教师成功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 新课程导学,2014年23期
[2]钟旻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味”[J].新课程(小学),2014年08期
[3]杨竞.拥有一个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