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研究

2017-07-13翟文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0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语文教学

翟文霞

摘要:阅读与写作在中师语文教学中一直是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有着紧密的关联,缺一不可,并非独立存在。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写作的必要条件,写作的素材、写作的技巧往往来源于阅读,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简单探讨了中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中师阅读;写作;语文教学;习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59-02

阅读与写作在中师语文教学中一直是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非独立存在。阅读与写作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不同,比如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写作则更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见解,但是二者却是紧密相连的,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二者的结合,本文简单讨论了中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研究。

一、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很多中师学生来说,作文是很头疼的事,一提到作文,学生往往很无奈,甚至很多学生厌恶写文章。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素材,没有东西可写,往往搜肠刮肚也没几句话可用,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就算学生勉强完成一篇文章,也是多为千篇一律或是内容空洞,缺乏感情,文质不佳。因此,在教学中师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是讲的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与写作,好比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阅读是输入,海纳百川,涉猎广泛,为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写作好比输出,写作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兴趣,增加阅读量。树立“少做题、多读书”的教学理念,不应只为应试教育、为分数而学习,应真正让学生会读书,不以数量为目的。

除了教材中的文章,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拓展个人视野,增强个人见识,培养写作思维,为写作积累良好的基础素材。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下,往往只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成绩,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可谓是费劲心力,但是却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完全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完全是将教材内容嚼碎了喂给学生吃,生怕学生不理解,但是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其实,在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扭曲了阅读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服务,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注意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不以阅读而阅读,要真正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二、指引学生学会“模仿”,提升写作水平

我国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意在让学生能够领悟写作技巧、手法,从而提升个人的写作水平。笔者很赞同叶先生的观点。的确,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或是描述壮丽山河,或是抒发个人情感,对学生来讲,这些文章就像一座座知识的宝库,有着许许多多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于文章中的写作技巧、方法抓住时机及时加以指导。比如很多文章都有关于人物、事物、景色的描写,那么学生在写作时该如何对于人物、事物或是景色进行描写呢?又如何合理构建文章结构呢?对于这些写作技巧,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把握,力求让学生把这些写作技巧真正能够“据为己有”,汲取其文章中的精华,这是学生能够提升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2.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练习,仿写经典文章是个很有效的练笔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抓住机会让学生多加练习。最初的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些大文豪中的文章也有很多借鉴他人文章之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仿写任务。如在学习描写人物形象、性格一类的文章时,笔者会布置给学生描写某一人物的任务,或是教师、同学都可以,不在于篇幅的多少,意在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汲取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升是有很大益处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

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一篇文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思想的厚度。因此,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作者的思想必定具有一定的厚度。但纵观当前中师学生的寫作水平,虽然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手法,本省也具备一定的写作素材,但是写出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多是肤浅的,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不具备一定的厚度。当然,思想的厚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锻炼出来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从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吸取精华,真正做到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学,并非简简单单的为阅读而阅读,指引学生不要把阅读当成任务来做,要充分享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三、以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上两点都是讲阅读对于写作的积极意义,既然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那么写作同样对于阅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写作的练习,学生才能了解到自身的缺陷,或是缺乏素材,或是缺乏写作技巧,或是思想厚度不够,了解到这些缺陷,学生在阅读中的目的才会更加明确。

一篇文章,是作者自己思想的表达,或是作者对于生活的见解,对于事物的看法,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是属于输入、吸收的过程;而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是输出、倾吐的过程。学生在写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表现,由此才会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欲望,才会明白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息息相关的,二者是互补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只是一体两面的不同表现而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把握二者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李媚.攻克写作难关[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2]王建位.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0,(02).

[3]牛殿庆.想象和联想是写作的双翼[J].宜宾学院学报,2005,(05).

[4]赵焱.浅谈中师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写作兴趣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5]陆晓虹,董立新.运用微格训练 提高说话能力──浅谈微格教学在中师《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03).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语文教学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