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2017-07-13李桂秋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公信力

李桂秋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理念、权力运用规范、增进农民利益的工作成绩、党员干部队伍的良好素质这四个要素构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有:农村基层政权运作不规范;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干部队伍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群众需求多样化,基层工作问题多、难度大。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确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理念、规范基层政权运作、维护并增进农民的利益、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弱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7-0041-03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行使权力、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获得农村群众信任的能力,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的基本的组织结构,它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团结、凝聚农村群众的重要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如何,关系着广大农民对于我们党的认识和认同,进而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尤为重要。

(一)影响要素。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要素包括工作理念、规范的权力运作、增进农民利益的工作成绩和党员干部队伍的良好素质。第一,当前农村工作比较复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农业税取消后,农民相对独立,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理念尤为重要。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规范运行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够对农村基层政权产生足够的信任。第三,农民最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利益问题。革命年代,党在农村所推行的政策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在当前农民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赢得公信力依然需要维护、增进农民的利益。第四,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也是其公信力提升的重要条件。当前,有的村干部侵占农民利益、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等都是农民集中反映的主要问题,严重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必须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夯实作风,提高素质,使之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弱化的表现。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状况,课题组分别在辽宁省朝阳市、安徽省宣城市和江苏省南京市,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在问卷调查部分,共发放问卷288份,回收问卷250份,在问卷中,对问题“您对所在的乡镇党委是否信任”,回答“非常信任”的占12.8%,“比较信任”的占34%,“不太信任”的占28.8%,“不信任”的占14%,还有14%回答说不清。对问题“您对所在的村党支部是否信任”,回答“非常信任”的占11.2%,“比较信任”的占32.4%,“不太信任”的占25.2%,“不信任”的占18.8%,“说不清”的占12%。由此可见,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对所在乡镇党委不太信任和不信任的共占42.8%,对所在村党支部不太信任和不信任的共占44%。这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在弱化、在流失。

在调查问卷中,被问到“遇到困难,你会向所在村党组织求助吗?”回答“会”的占59.2%,回答“不会”的占40.8%。之所以不会向村党组织求助,这其中可能包含多种原因,但却至少能说明一点:这部分人对党组织缺乏信心或不信任。

(一)农村基层政权运作不规范。目前,农村中的一些制度相对完善,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但很多地方村务财务的公开只是流于形式,如有选择性公开、假公开、事前不公开事后公开等。在问卷调查中,对“村务财务公开情况”一项回答“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共占44.4%。《村委会组织法》还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提请村民会议,也就是重大事项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村民大会很少召开,重大事项如征地补偿、集体土地转让、拆迁安置问题,基本都是由村干部自己商量决定,很少听取群众的意见。事后补偿款发放不合理、不公开,经常出现矛盾,甚至引发了农民的集体上访。调研中对“重要决策听取群众意见”一项回答“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共占46%。可见运作不规范严重伤害了党组织与农民之间的感情,大大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农村党组织形同虚设,常年不搞活动;有的即便是搞活动,也是蜻蜓点水,更谈不上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例如,一些地方党员大会不按时召开,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党员大会每年只有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才召开一次。这样的党组织,对内不能凝聚党员,对外不能凝聚群众,软弱涣散严重。

(三)农村党员干部能力不足,作风不实。在问卷调查中,被问到“你所在村的党员干部存在哪些问题”时,46.2%的人认为能力不足,40.5%的人认为贪污腐败,34.3%的人认为脱离群众,30.5%的人认为形式主义,21.9%的人认为官僚主义,21.4%的人认为侵害农民的利益,17.6%的人认为生活作风不好。再结合实地访谈情况,我们发现农村党员干部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能力不足,二是作风不实。造成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年龄偏大。越是偏远地区,村干部平均年龄越大。第二,学历偏低。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党员干部的学历水平相对高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靠近城市中心地区的农村党员干部的学历水平高于偏远地区。第三,村干部待遇偏低,吸引不到人才。通过对几个村子的调研了解到,村民外出打工一年赚的钱至少是村干部工资的一倍,年轻有能力的村民都外出打拼了,村里根本留不住人。关于村干部作风问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贪污腐败和脱离群众,村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在问卷调查中,被问到“村里的党员干部经常与群众交流吗?”只有10.95%的人回答经常,而回答偶尔的占27.14%,很少的占30%,没有的占22.38%。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響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

(四)群众需求多样化,基层工作问题多、难度大。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呈现多样化、高层次。在调查问卷中,被问到“您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哪些?”,回答中除了看病、孩子上学问题等基本的需要外,从高到低依次是:养老、就业、社会治安、农田水利建设、乡村环境治理、文化娱乐场所、法律帮助、农业信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而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富裕的村,农村各项公共服务跟得上,老百姓对村党支部满意度较高;而经济基础较差的村,村里即便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也苦于没有钱而做不成,其公信力就相对较低。其次,农村工作难度大。农村工作繁杂,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到土地征用、修路补桥,小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具备较强的协调处理能力,处理得当,会得到农民的信任和拥护;处理不当,则会引起农民的不满,影响基层党组织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經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公信力,是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证。

(一)公信力的“思想”基础:确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作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核心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服务农村群众为工作理念,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找准了方向。在当前农村社会面临着城镇化、农村空心化、农民需求多元化的复杂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本着服务农民的态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善于整合农民的利益,以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的需求,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

(二)公信力的“权力”基础:规范基层政权运作。一是强化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会议的职责。按照《村委会组织法》规定,凡是需要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才能进行的事情,在具体办理与执行中要细化规定、严格执行,以防止有制度而不执行的情况发生,由此规范限制村干部的权力。二是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权力清单”制度。如浙江富阳市检察院和街道党工委编制了一份“权力清单”,将村干部的权力、责任及工作流程,小到水费缴纳、计生证办理,大到宅基地审批、土地出让和租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规定得清清楚楚。“权力清单”还将每名村干部的工作办理程序、服务承诺时间以及联系电话连同村级组织主要职责、村两委成员分工、村务党务工作流程图都公之于众。各地农村可以参照富阳的做法,列出村党员干部“权力清单”,使农民群众监督村党组织及村干部的行为能够有依据可循,以限制村干部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及腐败行为的发生。三是建立常设的能够独立行使监督权而不受村级组织干涉的监督机构。严格监督村务、党务公开情况、村财务的使用情况以及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及执行情况等,使村级事务完全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中。四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法制化建设,“克服和防止基层政权中强势集团和人物的权力滥用,实现行政的制度化、程序化、规则化”。[2]

(三)公信力的“实绩”基础:维护、增进农民的利益。首先,要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在调查问卷中,有53.6%的人希望党组织能够帮助其提高收入。经济是基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立足于本地实际情况,着力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切实得到改善和提高。其次,做好公共服务。农民最需要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除了看病问题、子女上学问题、养老问题,需要有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和顶层设计外,其余很多方面则更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为。再次,要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当群众遇到困难向党组织求助的时候,其本身就是出于对党组织的信任,而党组织能否为群众排忧解难也正是提升党组织公信力的时候。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端正态度,改进工作,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以一颗公正、热情、诚恳的心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对于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老百姓说明情况,以期得到老百姓的理解。

(四)公信力的“干部”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完善的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在村干部的基本工资方面,应设定其基本工资至少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再适当提高。在此基础上,健全村干部待遇稳步增长机制,并完善村干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把农村中的优秀人士吸引到村干部岗位上来。其次,要选好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党组织的“领头雁”。与村委会主任由农民直接选举产生相比,村支部书记一般由党员选举产生或直接由上级党委任命,这就使得村党支部书记因缺乏民意基础而很难赢得村民的信任。因此,在农村应广泛实行村支部书记亦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方式。而在目前一些地方已有探索,如“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使村支书对选民负责,在权力的运用中更充分地考虑村民的利益,从而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赢得村民的信任。再次,完善村干部的考核监督机制。在村干部的考核中应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对村干部考核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级镇党委的考核,考核的结果占总成绩的40%,另一部分是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的评价,其考核结果可占总成绩的60%。具体考核指标要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来制定。每年年终,村支部主要负责人要向镇考核组及村民大会作述职,然后由镇考核组和村民分别对村干部进行评定,其评定结果要及时公开,并与村干部的使用和补贴标准挂钩,严格奖惩。另外,还要健全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将行使村集体财务审批权、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决策的人员纳入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及时公布审计结果,确保村干部不想腐、不能腐和不敢腐。”[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N].人民日报,2015-06-19.

[2]秦燕,万海玲.农民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中州学刊,2015(3).

[3]中共中央党校第56期省部班党建科学化专题第一课题组.创新社会治理视野下加强和创新农村“两委”建设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2).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升研究”(14DJC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南京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公信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意义研究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