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饮食角度评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阶级认同

2017-07-13曲阜师范大学273100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布丁维多利亚中产阶级

李 冉 (曲阜师范大学 273100)

从饮食角度评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阶级认同

李 冉 (曲阜师范大学 273100)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发展的黄金时期,英国从传统的农业大国迈向了发达的工业强国,这一时期英国的中产阶级同样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中产阶级也逐渐形成了本阶级的阶级认同。本文将从饮食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中产阶级的饮食来剖析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进而分析其独特的阶级认同。

生活方式;饮食;精致;多样化;阶级认同

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英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中产阶级也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英国发展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而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有多种解释,本文综合多种解释将中产阶级定位于受过良好教育且从事着体面的工作,收入介于150-2000英镑之间,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承认自己的阶级身份,并且努力维护这一身份的群体。

所谓阶级认同指属于同一阶级的个人拥有相同的情感、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等,并将其不断内化,形成区别于其他阶级的一种价值观。1而之所以选择饮食来探析这时期中产阶级的阶级认同,首先是因为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饮食且这一时期中产阶级十分看重饮食,在这方面所花费的精力和财力最多,中产阶级家庭会花费收入的三分之一来满足对饮食的需要。本文将中产阶级的饮食细分为日常饮食和宴会饮食,来研究其不同饮食背后独特的阶级认同。

一、日常饮食

这时期中产阶级在日常饮食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食物种类趋向丰富化与精致化。可以说中产阶级日常饮食非常丰盛,每天都包含了肉类、蔬菜以及各种水果。首先在当时吃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2在当时中产阶级的餐桌上可以经常看到有猪肉、牛肉、鸡鸭肉以及火腿、鸽子、云雀和鱼、甲鱼等各类肉食。由此可见中产阶级对肉类的喜爱。其次受到交通的制约,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很高,但即使价格再高,为了追求精致、体面的饮食,中产阶级也会购买。并且与此同时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时期中产阶级的饮食方式较之前也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早餐,很丰盛,通常热菜占大部分,有烤鲱鱼、烤马鲛鱼、肉饼、自制腌肉等以及抹了果酱的面包,英式小松饼、茶,咖啡。早餐时间通常在7点半到9点进行,主要取决于家中男主人的时间安排。

午餐,比较简单,一般在下午1点到2点之间进行,受交通限制,家中男主人通常在饭馆或俱乐部吃午餐,而主妇和孩子们则在家中一起进餐,一般为洋葱、卷心菜、土豆、鱼和肉以及前天晚上未能食用完的食物和一些便宜的水果。比顿夫人在书中建议到午餐不宜过于丰盛,并且还教主妇们做一些简单的甜点。3

下午茶,最初是英国上层贵族所创,经过中产阶级改造并推广到下层并逐渐被整个英国社会所接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英国典雅生活方式的象征性活动。下午茶不属于正式餐,它是介于午餐与晚餐之间,进餐时间通常在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餐地点常在客厅,主妇们常常一人进餐,后来孩子们也加入到下午茶进餐中,这算是他们的晚餐。家中如果有客人,主妇便会亲自泡茶然后由仆人递给客人们4,喝茶的同时还会配一些小点心,如黄油三明治面包、蛋糕以及一些新鲜的水果。可以说,下午茶更应算是为拜访等交际活动而准备的膳食方式。

晚餐,对于家里的成年人来说,是一天中最为正式的一餐。进餐时间常在晚上8点,即使没有客人,主妇们也会花费一下午的时间来准备晚餐。《家庭生活管理》中就记载了八月份一户中产阶级家庭一星期的晚餐饮食列表5。

星期天——蔬菜汤、烤羊羔、薄荷酱,四季豆,薯条、奶油布丁;

星期一——冷羊羔,沙拉、小肉派、蔬菜汤、柠檬、柠檬布丁;

星期二——煮马鲛鱼、炖牛腰肉、四季豆,薯条、覆盆子布丁;

星期三——蔬菜汤、羊肉片,四季豆、炖羊肉、黑葡萄布丁;

星期四——烤牛肉、约克郡布丁、四季豆,薯条、面包黄油布丁;

星期五——炸板鱼、冷牛肉,沙拉、羊肉饼,土豆泥;

星期六——蔬菜炖牛肉、羊肉布丁、通心粉、起司;

我们可以从一星期的晚餐列表中看出几乎每天的晚餐都是不重样的,一星期晚餐包含了各种肉食、蔬菜和,水果。

这时期中产阶级对日常饮食的追求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吃饱的最低要求而是吃的精致化和丰富化,这就和只为了填饱肚子而用面包来充饥的下层劳动阶级区别开来。

二、宴会饮食

这时期,中产阶级独特的生活方式还表现在频繁的宴请聚会。最初的宴请聚会是上层阶级男性为了谈论政治和生意,女性为了介绍子女联姻来巩固两个家族荣誉而促成的社交活动。后来,中产阶级不断模仿上层阶级的这种社交活动,逐渐将宴请聚会变成了炫耀经济地位的手段,不少中产家庭每月举行一次晚宴,有的富裕家庭甚至每周一次。6晚宴的菜品相对于日常饮食则更显丰盛豪华,中产阶级会根据参与晚宴的人数来安排不同品种的菜品。比顿夫人就为我们提供了当时12人宴会的饮食菜单:7

头盘:白汤、清肉汤、煮蛙鱼、虾酱、黄瓜沙拉、烤鲻鱼;

主菜:菲力牛排和西班牙酱、羊羔肉、炸鱼肉丸、鸡肉饼;

二盘:烤小牛肉和白谐眉沙司、煮羊腿、烤禽肉、芜菁胡萝卜煮火腿、蔬菜汤;

三盘:烤雏鸭、烤雏鸡、橙子果冻、水果布丁、咖啡鲜奶露、冰激凌布丁、帕尔玛奶酪通心粉、烤面包片;

最后则是甜点和冰激凌。

从上面的菜单中,我们可见当时中产阶级的宴会饮食囊括了各种肉食、海鲜、蔬菜、水果等。正如我们前文所说,晚宴是中产阶级向外人炫耀的重要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否有能力举办一次宴会被认为是位于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因此中产阶级必定会倾力做好。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产阶级在宴会上尤其讲究礼节。晚宴在晚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宾客们通常会准时到达,首先主人会将客人带到休息室稍后片刻,紧接着主人会告知每位男士该陪同哪位女士出席就餐,等到所有宾客都到齐后,众人便会到楼下进餐。即使有仆人们的服务,出于礼貌,男士们仍会为女士取菜、倒酒、切肉。主人不会对客人劝酒,亦不会让客人多吃。洗指杯、甜点盘,酒杯都会放到各个地方供客人们取用。仆人们会在宴会中穿梭为客人们提供不同的酒水,绅士们喝酒只能酌饮,忌一口吞下,因为在女士面前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女士们享用完毕后会到休息室聊天,在女士离开时,男士们要起立目送女士们的离去。女士们离开后,男士们较之前放松许多,如果男士们要抽烟,需要穿着便服到书房或者台球屋抽,在抽完烟后要脱掉便服以免烟味引起女士们的反感。男士们享用完酒后要加入到休息室与女士们一起聊天、打牌、听音乐,这时茶水便会端上来。客人们会一直待到10:30或11:00。

从宴会饮食中看出,中产阶级十分看重宴会饮食的质量以及讲究的就餐礼仪,逐渐的这也成为了这一时期中产阶级饮食的特点,也进而构成了中产阶级独特的阶级认同。

综上所述,不管是逐渐丰盛化和精致化的日常饮食还是考究的宴会饮食以及繁琐的就餐礼节上,中产阶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品味,正如美国作家保罗•福赛尔在其著作《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所说,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8也同时成为了一个阶级区别于另一个阶级的重要标准。

注释:

1.沈晖.“英国中产阶级:文化及其认同”.《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p.104.

2.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方式”.《兰州学刊》,2010年第12期 p.174.

3.M. Beeton, Isabella, Beeton's Book o f H ousehold Management,London: Jonathan Cape, 1861,p.1680.

4.Yaffa Claire D raznin. Victorian London’s M iddle-class Housew ife:W hat she did All Day. W estport, Co nn.: Greenwood Press, 2001,p.65

5.Sally M itchell. Daily life in V ictorian England. W 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 1996, p.125

6.毛文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饮食文化发展态势研究”,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p.37

7.M. Beeton, Isabella, Beeton's Book o f H ousehold M anagement,London: Jonathan Cape, 1861,p.1932

8.[美] 保罗•福赛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梁丽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p.293

[1]Yaffa Claire D raznin. Victorian London’s M iddle-class Housew ife:W hat she did All Day[M]. W 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1

[2]Peter Earle. The M aking of the English M iddle Class: Business,Society and Fam ily Life in London 1660-1730[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1989

[3]M. Beeton, Isabella, Beeton's Book of Household M anagement[M].London: Jonathan Cape, 1861

[4]Sally M itchell. Daily life in Victorian England[M]. W 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 1996

[5]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方式”[J],《兰州学刊》,2010年第12期

[6]毛文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饮食文化发展态势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7]沈晖:“英国中产阶级:文化及其认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8][美] 保罗•福赛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M],梁丽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李冉(1992.10- ),男,汉,籍贯:山东,就读学校: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国史。

猜你喜欢

布丁维多利亚中产阶级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二货”拍照欢乐多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迷你布丁
布丁三贱客
小布丁大显身手
小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