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多媒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2017-07-13支云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30061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多媒体技术物质

支云秀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0061)

数字多媒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支云秀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006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临灭绝,非遗保护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上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随着三维信息获取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记录、保存、修复、传播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以其独有特性在非遗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多媒体;非遗保护;信息采集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非遗项目濒临灭绝,非遗保护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上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随着三维信息获取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记录、保存、修复、传播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以其独有特性在非遗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传送方式,对各种媒体进行处理的综合性系统技术。数字多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数字多媒体按时间属性分为静止媒体(如文本和图片)和连续媒体(如音频和视频);按来源属性分,可分成自然媒体(如原版照片)和合成媒体(如用3D动画角色)。数字多媒体能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互动。

二、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农耕时代的产物,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许多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困境:多数非遗传承人收入过低,经济来源匮乏,生活无以为断,不得已弃艺改行;重经济轻文化的社会氛围,很难吸引更多人员参与投入产出比总体不高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传播路径单一,群众认可度低,不被接受,未能结合实际,融入现代生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各个群体和团体会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进行互动,从而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的空中楼阁,必须走入民众的生活,才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数字多媒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数字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可有效促进民众对非遗的关注和了解,增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能力。

1.采集信息

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进行信息采录,以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采集的项目信息包括: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项目分布区域;、项目的历史渊源;项目的基本内容;项目的相关器具及制品等;项目的传承谱系;项目的基本特征;项目的主要社会价值;项目的存续现状;项目保护成果及保护措施等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生活和生长的环境等基本情况;开始学艺时间、师承关系、学艺经历、技艺特点等情况;技艺传承实践情况,完整的制作流程或剧目表演;收徒传承情况,以何种方式传授;社会认知度或影响力,获得什么荣誉,参加过哪些活动等等方面,以全面记录传承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

2.保存资料

多媒体技术使非遗档案数字化,一是可以使非遗信息中的图、文、声像等各种实体资料有效的集中管理,使声、像资料以非常生动活泼的形势保存并且再现;二是使无纸化档案管理成为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在纸质资料和电子版共存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去找纸质版而是直接查找电子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非遗信息管理和传递的效率;三是利用扫描仪等设备对资料进行扫描后存储,可根据需要随时打印,不用再去查找原件,既避免了对原件的损坏,也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修复资料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以前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已不再完整,资料亦破损严重或残缺不全,无法再现其历史上真实的原貌。在这个问题上,数字化技术则为非遗资料的修复和复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使资料还原成为现实。主要对文本和图片等静止媒体进行修复和复原。

4.传播和共享信息

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非遗项目的展示、传播、宣传和共享也有了新的形式。网上数字博物馆、平面媒体电子版、单位公益性网站、各类网上信息咨询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数字资源展示与交互共享平台逐渐发展起来,用户可随时检索、查阅相关非遗资源,大大丰富了非遗的宣传和传播途径,吸引了更多民众的关注,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

5.互动式体验系统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展厅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功能性展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动态传承的,体现的是过程,所以展陈设计必须更加注重观众的即时情况感受。对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表演类的非遗项目,可以采用如互动多点触摸系统,即将采集到的相对独立的剧目或曲目,存放在数字化设备上,由观众通过屏幕点播的方式自由选择,直观感受。可以多人同时多点互动触摸的,体验者也可直接用手势及动作靠红外感应来识别。对于注重工艺流程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则可采用动画分布骤展示的方式,从项目作品的原材料采集开始,直至完成整件作品,完整展示该项目的工艺流程,使观众一目了然,对项目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民俗类涉及周边环境较多的项目,可采用增强现实(AR技术,即把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实体信息,通过科技模拟仿真后叠加到现实环境中,以达到超越现实的感知体验。)或虚拟实境(VR技术,即利用电脑模拟产生出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并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感觉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不受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的方式来展示。也可以采用全息幻影成像的技术,将所拍摄的影像或制作的三维影像投射到模型中,用来讲解一段故事或展现民俗、戏剧等表演场景。

数字多媒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式,正在发挥在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起步晚,程度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支云秀(1975- ),女,山西闻喜人,汉族,现职称:群文馆员、社会工作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展陈设计、非遗保护。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多媒体技术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舞台设计的需求分析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