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探究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7-13段笔耕金心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13000
段笔耕 金心亦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13000)
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探究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段笔耕 金心亦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13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文本的活态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高校是人才与科研聚集的高地,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培养既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又注重人的价值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新时代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自身实践为例,通过搭建科研平台、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师队伍,探索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产教融合视阈下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及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6SJD76011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精湛且品类丰富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成就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见证与文化资源。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着猛烈冲击,部分非遗项目濒危失传,文化传承陷入困境,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刻不容缓。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地,技艺精湛且品类丰富,诸如昆曲、南京云锦、苏绣、常州梳篦、扬州玉雕、漆器等,它们的影响力覆盖全省乃至全国,是江苏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常州吟诵、锡剧、留青竹刻和金坛刻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乱针绣等更是蜚声海内外。
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的特殊使命
非物质文化孕育、成长于一个特定文化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民族性与共识性的特点,与地域文化血脉相通。地方高校作为地域文化研究与传承的教育中心,聚集了区域内众多资源,在地域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责任。
高校可以利用人才密集与科研优势,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并转化为教学资源,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承担的“非遗”文传承工作既吸收、借鉴了传统意义上父子、师徒口传身授的方法,又将时代发展、现实需要以及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结合进行了创新,与原生形态的“非遗”传承一起,共同推动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
三、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活动未能深入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些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各高校参与热情较高但参与程度不深,同时也缺乏相关经验,据调查了解,各高校开展的关于非遗的传播活动多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开展,很少能与广大师生互动交流,这与我们所提倡的非遗“活态传承”并不相符,所以,高校的非遗文化传播呈现出“时间段、范围窄、内容浅、形式老”的特点,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有待提高
由于受到工业化及社会协作分工的不断发展,虽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较大支持,但仍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濒临绝境,许多传承千百年的独特技艺面临失传,非遗领域发出最多的声音就是“后继无人”。从整体上看,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将非遗项目引入课程,并逐步优化配置开设相关专业,但由于非遗项目学工时间较长、就业覆盖面较窄等原因,导致专业开设出现“开两年关两年”的现象,专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三)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学术研究能力有待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理论对策及建议的支持,这些都需要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如中南民族大学利用学科优势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以自身实践对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参与方式以及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利结合专业特色对高校发展与“非遗”保护的结合进行了具体研究。2016年初,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获批成立,负责联络、协调政府、非遗保护机构、专家学者、保护工作者、非遗项目传承人之间的关系,共同做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经过对省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常州非遗研究工作仍以介绍、展示和一些理论研究为主,对“非遗”的产业化发展研究、技艺传承、人才培训、实践探索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
(四)非遗从业者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要素是人,优秀的从业者是非遗能够换发活力的基础。经过调研发现,一方面,社会上的非遗从业者一是年龄普遍偏大,年龄结构不合理,二是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知识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高校中的非遗从业者一是实操能力偏低,二是研究方向过于宽泛。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面的合作,引导民间文化、民间艺人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高校教师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打造优秀的非遗从业队伍,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成果显著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完成了从“草根文化”到国家“文化象征”的转变,代表了“民族文化基因”。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增强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利用其优势条件,把非遗传承、创新与教学、科研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建设特色专业,优化课程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为具有特定产业指向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途径地引入校园,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与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师生良好“非遗”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打造学校的文化品牌。例如,从2010年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一批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学术讲座,技艺展示等活动,同时,也组织部分学生参观考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企业,通过“学、做、悟”的体验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地方非遗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完善课程体系、打造特色专业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工作为例, 2016年初,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拟建常州非遗传承研究基地,依托基地的创建,关于非遗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也陆续开始。
1.校内外分别建立非遗工作室
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引进非遗传承人、行业大师进校兼职工作,大师可在此收徒、带徒共同工作。校外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与非遗从业者协作进行技艺创新、设计创作等工作。
2.构建和非遗相关的课程体系
自2014年以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地方文化类、艺术实践类课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院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木艺实践、漆艺实践等非遗内容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3.将非遗文化、非遗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民间工艺与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化特征等课题一直是教师、设计师研究的重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设计构成》、《创意思维与方法》等课程中开展了以“中国元素”、“中华传统工艺美术造型”为主题的设计训练;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是以非遗的品牌设计作为主题,他们的作品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焦点,这些可以看作是非遗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案例。
(三)进一步完善科研机制,加强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
高校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高地,加强非遗文化的科研工作,可以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常州非遗文脉传承与“衍生”创新设计研究团队于2017年7月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成功,主要开展关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脉研究;常州非遗衍生品的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常州非遗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以及两者的产城融合发展研究;非遗文脉传承视角下的“三创”教育研究与实践。科研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学校与专家学者的作用,共同推进高校关于非遗的研究走向科学化、实效化。
(四)加强非遗从业者的培训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依靠高校的弹性机制,调动高校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一线工作中,利用自身优势,整理、挖掘非遗相关资料,并运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操作,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充分发挥高校与行业专家的优势,为广大非遗从业者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理论水平。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承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见证或文化资源。高校是人才与科研聚集的高地,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培养既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又注重人的价值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将非物质文化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效结合,搭建科研平台、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师队伍,探索出一条崭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1]罗浩.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5.
[2]吴文科.非遗如何“进校园”?[J].中国文化报,2014.
[3]张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朱洁皓(1983- ),女,汉族,江苏省南通市,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段笔耕(1982.9- ),男,艺术硕士,安徽萧县人,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研究与实践,平面设计形式语言研究: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金心亦(1989.10- ),女,艺术学硕士,江苏常州,助教:当代视觉文化与艺术展示研究: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