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色彩表现教学的改革创新

2017-07-13杨虹菲河南工业大学4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基础课艺术设计色彩

杨虹菲 (河南工业大学 450000)

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色彩表现教学的改革创新

杨虹菲 (河南工业大学 450000)

色彩课一直是各大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的重视基础课程。针对专业基础课容易出现的教学手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本文以色彩表现课程为例,对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色彩课的教学定位进行了探究,并依此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现状;色彩表现;创新

目前,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对其相关基础课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很多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色彩表现课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必修课程之一,此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色彩现象、学会发现和组织色彩;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敏锐而具有分析性的观察能力,提升驾驭色彩表现与创新的能力。因此此门课程的培养对后面开展的设计专业课还是相当重要的。

一、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现今的色彩表现课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还是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老师将理论知识讲完,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兴趣多在于临摹或是对写生技法的研究训练,对于所讲的理论知识与今后的相关专业课有什么联系却不做多想,更谈不上怎么去提高设计思维与思维创新了。其实,这些的问题大部分存在于教师身上,毕竟教师是学生的指路灯、引导人。现今部分教学过程还停留在老师“填鸭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去主动的思考与联想。

2.知识输出倾向严重

现阶段各高校色彩表现的知识多是沿袭色彩“感知的教育”,强调在客观的色彩世界里去运用创造色彩规律。不可否认构成色彩的确非常重要,但是过多的重视技能训练造成了对形式语言的忽视。色彩现象它包含了视觉的、自然的和人文的属性,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重视色彩的现象、色彩感、色彩组织,最终如何提高自如驾驭色彩表现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也是色彩表现课程的目标。

二、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表现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设计专业的色彩表现与纯绘画的色彩表现有所区别,它更多的是强调功能与作用,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色彩表现能力。在形式语言上不局限于具象的色彩表达,更多的转为抽象化的。笔者认为,设计专业的色彩表现教学要在色光写生原理的基础上强调画面色调的概括性掌控能力、艺术的色彩表达和设计的色彩诉求有机结合;在训练方法上侧重创作者主观直接的色彩感觉,从而建立具像、抽象的思维方法,最终形成有机结合和灵活融通的色彩敏锐感受和综合设计能力,可以将此形成的色彩基础与各专业设计紧密联系。下面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对色彩表现教学进行突破: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在讲授色彩原理知识与分析的基础上,更多的培养学生发现色彩、组织色彩和把握画面色彩构成的能力,重点的培养学生驾驭色彩自由表现的能力,以免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当代设计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引入国内外新的成果理念加以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教学课程不再单一的以绘画性为主,色彩构成也可以与之相结合,两者取其共性长处结合教学。

2.调整教学安排

在传统教学安排中更多的是对客观色彩、色彩原理、写生技巧训练的一些讲授,然后进行具象的写生训练,例如静物写生、风景临摹与写生等。除此之外在新的教学安排中,笔者增加了一些创意内容,抽象实践训练,强调学生的思维发散创新能力。

首先是色彩构成的训练。在此实践训练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以红色为主,与其他不同颜色进行配置,以及运用不同对比色彩的手法,完成后多名同学作品进行比较,观察画面形成的不同色彩氛围和情感。二是色彩空间的表现训练,以一组静物为写生的对象,训练中注意色彩的明度、冷暖、纯度的有机结合,实验观察色彩空间变化。三是色彩和谐组织训练,以一组静物为写生对象,特定色彩氛围中,画面色调内在和谐效果。

其次是色彩表现的训练。例如以室内场景为主题,因为物象总是在动或变化,需要冷静地分析室内环境的色彩,把握整体的色彩氛围,画面色彩的表现,这次实践训练中不是对物象的模拟而是将色彩和形态结合起来进行意想创作。色彩的形式语言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写生色彩系统,另一个是抽象色彩构成,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实际的写生训练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实践训练中我们强调主观的色彩感受,并且将感受鲜明地通过色彩设计加以表达。在写生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强调色调的把握、色彩大关系的对比、色彩的比较与搭配,还要重视色彩的感觉、色彩的空间性质与组合原理。

最后是设计色彩训练。根据学生所选的相关专业,以“梦”为主题进行设计色彩训练。此实践训练就需要学生联系本学院其他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例如设计表现基础、形式基础、设计概论、美术鉴赏等课程,进行实践训练。也增强与各设计专业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所有实践训练完成留出4个学时让学生互相赏析作品,并互相点评作品,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意想法与设计思路,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3.分组训练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形成5人一组的小组制训练模式。在每个阶段的实践训练后可将最优秀的5幅作品进行教室内布置上墙。这样既营造了学习氛围,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的结课选评中小组按分数排名进行,这样即可以增加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结语

色彩表现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探索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做到知行合一,不断的去思考与探究。

[1]周至禹.设计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陈守义.综合绘画基础课程教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

[3]陈叶蕾.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的突破[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基础课艺术设计色彩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神奇的色彩(上)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