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之路
——浅析电影《窈窕淑女》中伊莉莎的形象
2017-07-13天水师范学院文传学院741000
朱 艳 (天水师范学院文传学院 741000)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之路
——浅析电影《窈窕淑女》中伊莉莎的形象
朱 艳 (天水师范学院文传学院 741000)
电影《窈窕淑女》是根据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萧伯纳的《卖花女》改编而成的。该剧的女主人公伊莉莎在与语言学教授希金斯相处的六个月中,不仅通过刻苦努力的练习获得了上校和教授的认同,同时追求精神平等的她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本文从新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伊莉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窈窕淑女》;伊莉莎;女性意识;精神平等
电影《窈窕淑女》是根据萧伯纳的五幕传奇戏剧《卖花女》(《Pygmal ion》)改编而来的。戏剧《卖花女》讲述了语言学家希金斯用一个出身贫苦的卖花姑娘伊莉莎做实验,改造了她的外表和语言,把她变成了一个近乎出身豪门、仪容优雅的小姐,而自己同时又爱上了她。电影《窈窕淑女》因为被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主演而家喻户晓。电影中对伊莉莎形象的塑造与戏剧中的刻画基本一致,唯在电影的结尾处,出于各种考虑,导演安排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希金斯在伊莉莎离家出走后幡然悔悟,伊莉莎牵挂希金斯最终回到了他的身边。但是从伊莉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看,萧伯纳的剧本结尾更令人信服,伊莉莎绝对不可能和希金斯走到一起。因为希金斯只是把她看作是一个实验品,而自尊心极强的伊莉莎追求的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平等,一种真正的被认可。“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个体,绝对无法容忍自己以一个附属者的身份存在。”本文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出发,来分析女主角伊莉莎内心深处从迷茫走到坚定的过程。
一、希金斯对伊莉莎实验品的定位以及对伊莉莎造成的迷茫与困惑
伊莉莎在寺院广场遇见了语言学家希金斯并与其有了一些小摩擦。后来满口乡音,在街头卖花的伊莉莎找到了希金斯的住处,她想通过在希金斯这里学习标准的英语发音,进而来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不用再站在街头卖花,可以“在花铺里做个店员”,在辟克林上校的动员下,希金斯最终接受了伊莉莎这个学生,但是希金斯的兴趣却不在于帮助伊莉莎从一个街头的卖花女变成花店的店员,他的兴趣在于和辟克林打的赌——六个月后的大使舞会,他要“把这个破烂的叫花子变成公爵夫人”。“希金斯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伊莉莎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个体,只是把她看做是一个可以让辟克林承认他是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的试验品。”但是希金斯这样的定位对伊莉莎造成了极大的迷茫与困惑,虽然拥有纯正的口音和优雅的举止,但不像贵族拥有世袭的财富与地位,而高雅的举止又使她不能再回到贫民窟做一个卖花女。她对希金斯说,“你知道我没有办法回到贫民窟去,你很清楚在和你们两位住过以后,我跟一个下等男人是过不来的”。在希金斯的母亲家,伊莉莎对希金斯说:“我要是能回去卖花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不依靠你,不依靠我爹和任何其他人。为什么你剥夺了我的独立性?我现在虽然穿的漂亮,但我是个奴隶。”虽然外表光鲜,但是伊莉莎失去了原本的独立性,她不想依靠别人生活,可是未来如何,伊莉莎心中却一片迷茫。
希金斯是当时社会男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只专注于语言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混迹于上流社会。但是对于女人他一无所知并且漠不关心,或者说不屑一顾。不管是他的母亲,还是管家别斯太太以及伊莉莎,他从来都没有顾忌过她们的想法。从一开始希金斯便抱着一种打赌和试验的心态和伊莉莎相处。他认为伊莉莎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是他“拿寺院广场的烂菜叶子变成功的。”即便后来伊莉莎女性自我意识完全的觉醒,驳回他所有的借口和想法后,他依然不愿意承认伊莉莎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个体。他告诉伊莉莎,“五分钟以前你是我的一块绊脚石,现在你是独当一面,一艘护航的军舰了,你和我和辟克林将要是三个独身汉而不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傻姑娘了。”
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波伏娃在其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提到,“圣•托马斯则说女人是‘不健全的人’ ,‘是附属的人’”。在父权社会中,女人只是以男人的附属品的身份而存在着,有人认为女人只是子宫,只是一个繁衍后代的工具,女性低微的地位不只体现在下层社会,在上层社会中,女性地位同样低下。由于种种社会因素,他们只能“依附于某个男人--——她们的父亲或者丈夫”。女性地位的低下使得男权主义更加盛行,男性往往认为女性是依附于他们的物品,故而他们享受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从不关注她们的内心和思想。“希金斯自然完全不会考虑到一个试验品或者是奴隶的精神状态和感受。这些都是造成伊莉莎迷茫与困惑的根源。”
二、伊莉莎追求精神上的平等与尊重
伊莉莎家庭贫苦,她的父亲杜里特尔本是一个挖土的苦力,但是由于嗜酒成性,于是他便时常靠着一张嘴去骗钱。对于伊莉莎的教育,杜里特尔的管教方法十分的简单——会在有的时候抽她一顿皮鞭子,后来干脆任由第六位妻子将伊莉莎赶出家门。伊莉莎虽然出生低微,家庭环境复杂,但是她却是洁身自好、个性倔强、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好姑娘。她虽渴望上等人的生活,却一点也不贪慕虚荣。戏剧的一开始伊莉莎就被塑造成了一个有自尊、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孩子。虽然衣衫破旧,面带污垢,在圣保罗教堂前卖花,但被希金斯记录语音时,她则不停地大声嚷道:“咱可是正经的女孩子”。她倔强地让别人知道卖花是她的工作,她是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尽管希金斯对她冷淡、粗暴,经常用言语羞辱她,但她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仍然坚持不分昼夜的练习,默默承受着一切。大使舞会是对她不懈努力地真正考验,她端庄优雅的外表、谈吐自若的神情、流利标准的英语发音倾倒了在场的所有人,大使翻译都误以为她是某位王族的公主。伊莉莎去找希金斯学习标准的英语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没想到在与希金斯的相处中会对他渐生爱慕之意;然而她很清楚她在希金斯心中的地位,她强烈的自尊和独立性让她不愿意依靠别人。
伊莉莎离家出走,在希金斯母亲的家中她决定彻底地离开希金斯,但也绝不愿去依靠别人,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回去卖花了,但是又不能依靠希金斯和父亲以及其他人。她责怪希金斯让她变成了一个表面上的上流小姐,却剥夺了她的独立性,“我要是能回去卖花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不依靠你,不依靠我爹和任何其他人。为什么你剥夺了我的独立性?”这同样是伊莉莎对自身困境、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责问和无奈。虽然意外的相处使得希金斯和伊莉莎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意,然而,希金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强烈的男权主义使得伊莉莎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伊莉莎追求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和肯定,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平等。但是在希金斯的内心深处,伊莉莎只是一个卑贱的操着乡音的卖花女,希金斯根本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地认可伊莉莎。他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伊莉莎,正如伊莉莎所说“一个上等小姐和一个卖花姑娘的分别不在于她怎么做,而在于别人怎么对待她”。
三、伊莉莎内心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
伊莉莎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她自尊心极强,她极力地证明自己的独立性。不管是寺院广场倔强的卖花女,还是在希金斯母亲家坚强独立的上流小姐,她都在极力地证明她不依附于任何人,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个体。伊莉莎抱着学好英语发音、去花店做一个店员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去向希金斯学习语言,在和希金斯的相处中与其互生情愫,但是希金斯上流社会的优越感和高高在上的男权主义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自尊心极强的伊莉莎。大使舞会结束的那个晚上,压抑太久的伊莉莎面对依然傲慢的希金斯终于爆发。在希金斯的眼里,他的试验成功了他的赌打赢了,这件刺激的事情总算完了;而对于伊莉莎,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能做什么?你让我变成这个样子还能做什么,我到哪里去?我做什么好?我将来怎么办?”伊莉莎用拖鞋扔希金斯并愤怒的对他说:“我想打烂你的脸。我要杀了你,你这个自私自利的畜生,你为什么不把我留在老地方——在大街上?你谢天谢地总算完了,你可以把我再扔回去了是吗?”他们的冲突是伊莉莎由忍耐到反抗的一个转折点,这同样是她内心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此时,“在她的内心里,她已经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女性个体。”此时,伊莉莎内心的女性自我意识已然觉醒,她无法再接受自己试验品的定位,她需要独立。于是她毅然离家出走,这并不是故意与希金斯赌气或者是无家可归后的无奈之举,而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她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伴侣。
在希金斯母亲家里,伊莉莎内心的自我意识完全觉醒,当希金斯提出要让自己的母亲为伊莉莎找一个合适的小伙子的时候,她坚决的表露出了她独立的个性,她嘲讽地对希金斯说:“我卖花,我并不卖自己,现在你把我变成了一位小姐,除了卖自己以外,我倒不能卖别的东西。”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使得伊莉莎更加迫切的需要被人认可、被人尊重。剧本中伊莉莎在弗兰迪那找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电影中希金斯在经历了伊莉莎离家出走风波后直视自己的内心,重新定位了对伊莉莎的感情,伊莉莎在经历了内心的女性自我意识从最初的迷茫到最终的觉醒的过程之后,两人最终言归于好。
电影《窈窕淑女》中伊莉莎的形象继承了萧伯纳《卖花女》中对伊莉莎的塑造。在和希金斯六个月的相处中,伊莉莎从一个伦敦街头的卖花女转变成为一个优雅高贵的上流小姐。她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她的内心。萧伯纳塑造了很多追求独立的女性形象,有为了追求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和母亲决裂的薇薇形象、有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和父亲妥协的巴巴拉少校,而唯有伊莉莎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独立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伊莉莎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主动去学习英语,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希金斯打赌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追求爱情、追求女性独立、追求精神平等、不被物质迷惑,始终保持初心的独立女性形象的诞生。
[1]萧伯纳著,杨宪益译.《卖花女》.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2年.
[2]廖可兑著.《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9月,第376页
[3]陈锦添.《萧伯纳之女性观探幽》.《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0页、第14-15页.
[5]吴贤义.《叛逆与传统的双重变奏——论萧伯纳剧中女性形象》,《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6]柳月江著.《通过<皮革马利翁>看萧伯纳的女性观》.《文艺生活》,2011年12月.
本文为天水师院中青年项目《新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当代女性电影分析》阶段性成果。
朱艳(1981- ),女,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硕士,现任天水师范学院文传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