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主持人素养研究

2017-07-13吉林师范大学13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播音员栏目主持人

黄 鑫 (吉林师范大学 136000)

地市级主持人素养研究

黄 鑫 (吉林师范大学 136000)

新形势所席卷而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各类媒体和作为媒体节目播出环节的播音员、主持人随之迎战,不断更新策略随之调整。作为地级市的节目主持人,在媒介各个栏目迅速更迭的快餐时代,成为有专业水准的复合型主持人是最好的迎战姿态。

现状;主持人;素养

本文系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适合四平市文化发展的“编导型”主持人素养研究》重点课题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576

进入2017年,媒介变革时代日趋成熟,传统广播电视及纸媒树立各自品牌,以互联网为传播方式的pc和移动终端所承载的栏目百花齐放。市场要求的多元化及职业竞争的激烈性使得各级播音员、主持人纷纷重新审视自我,要么急流勇退,要么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地市级播音员、主持人亦然,一方面,担负着地市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转型,另一方面又要挖掘自身新动能。因此,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主持人应运而生。

一、地市级主持人现状

与国家、省级媒体略有不同,地市级主持人的来源多来自于具备一定经历的、具有较长实践经验的工作者,由各单位、广播电视大学招选而来。是一批责任心较强、工作时间较久、年龄偏大、注重有声语言和语音规范的播音工作者。随着本科院校纷纷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些沿海及注重广播电视发展的地市级媒体开始引入新鲜血液,以播音主持比赛、较好的待遇吸引了一批年轻、学历较高、“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但总体来讲,地级市主持人普遍存在应对市场转型困难的问题。

首先,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与上级媒体尚有差距。以新闻类节目为例,新闻播音要求有“备稿六步”即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期训练的基础上,字正腔圆、适时实时的为党、政府和人民发出权威的声音。然而很多地市级媒体要求并不严格,“不读错”成为新闻播音的主要衡量标准。长期以往,只有任务的完成而达不到个人乃至整体播音水平的提高。

其次,地级市播音员主持人与时俱进思想不够强烈。在地级市的广播电视台还有一部分人将工作视为“铁饭碗”,享受事业单位待遇,每天完成工作即可。栏目的收视率如何,是不是有栏目可做,地级市媒体所制作的栏目何去何从,并不能成为所有人事业当中的重要部分。导致很多地级市节目主持人无节目可做,或者节目根本没有受众。

第三,我国的传媒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地级市虽然不是先驱者,但是,是国家传媒大浪潮中数量最庞大的一支队伍。地级市栏目的创办不但要研读最新政策及导向,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将栏目、主持人打造成传媒产品推送给受众,把受众视为消费者或评价人,重视其作用和反馈,逐步增强传媒经济意识。同时注重开源节流,科学核算成本,善用大数据,将地级市栏目和主持人早日划入传媒格局,立足本地,服务本地,形成自己的传媒力量。

二、地级市主持人素质的养成

主持人素质的养成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在素质及外在素质。传统意义上的内在素质即文化底蕴,而外在素质指语音语貌和副语言形态的表达。然而发展至今,就地级市主持人而言,其内在素养还应包括多个技能的学习和完成,而外在素养,则应加入对整体栏目运营的能力。

1.地级市栏目明确方向

虽然所处平台看似有限,制约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而其伴随的是地级市媒体所拥有的其实是其他媒体没有的便利性和受众的直接化。立足于本地的广播电视节目,服务性更强,和受众对接更直接,这就可以催生一系列节目以外的传媒效果,例如地面活动的铺展、面对面的互动,更加容易从其他媒体当中直接抢夺受众,因此将受众细化进行分众管理,将栏目引入千家万户,从而树立栏目形象,打造栏目主持人品牌,扩大节目影响,使主持人和节目在本地发光发热,站稳脚跟。

2.传媒运营观念的普及

播音员、主持人参与节目创作的功能不言而喻,然而在地级市栏目发展过程中,应着力打造每个参与传播职业的运营观念,形成竞争机制和制片人制度。鼓励具有正能量和效益的节目发展壮大,打造具备市场运营能力的主持人形成代言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媒体的资本发展。

3.播音员、主持人自身能力的提升

(1)不容忽视的业务基本功

无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还是现在的新媒体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养、人文底蕴、语音语貌和形体体态依旧是人才选拔的第一标准。主持人不但是受众和媒体之间的纽带,更是舆论的引导者,通过这一职业角色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力量。因此无论在哪一时代,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和基本功都是其本身和节目品质的第一衡量标准。一个思想偏激、出言不逊、口齿不清的主持人是不能作为信息准确的传达者和舆论的权威发布人的。

(2)日益增厚的经历及阅历

播音员、主持人知识结构的构成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来自于实践经验。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地级市主持人更应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有了理论的学习和支撑才能时刻准确的判断当今的传媒走向,从而自身作以迅速调整。而同样的,实践的学习也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考核,不能因为平台大小揠苗助长,要给新人足够的时间见习,训练量达到一定程度进行反馈后方可进行真正的播音主持创作。

(3)复合型主持人的培养

在各级媒体中都应推广复合型主持人。播音员、主持人绝不应是光鲜亮丽的“肉喇叭”,而是能够真正参与节目进程,承担除主持人外,一门到两门传媒职责。例如编导工作、新媒体平台的打造、舆情分析等等。除了能驾驭各类语言能力外,还要掌握节目制作的各个流程,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扩充自我经验,同时优化资源。

(4)确定个人的形式与风格

在确定个人的形式与风格之前,先要明确所处地级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偏工业化还是偏重农业化,是旅游城市还是文化重镇,所学所练是否能为自己所在的一方水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之后要明确所在频道的基本定位。一个频道的定位意义重大,会涵盖所有节目只能和未来走向,甚至关系到主持人未来发展命运,因此要将频道的定位于自身定位相结合。第三要考虑到栏目构成,热门的栏目必然会带来良好的开门红,冷门的栏目是否处于个人兴趣,是否看到未来存在价值,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评估。同时,要时刻明确或调整自己的定位,形成自我特色,在保持自我特色的前提下正确做到人与节目的相互匹配。

媒介节目的制作并非简单的生产——推广——消费,更包含了集体工作的集合和受众的反映。因此作为地级市的节目主持人,在媒介各个栏目迅速更迭的快餐时代,成为有专业水准的复合型主持人是最好的迎战姿态。在尊重艺术发展的前提下,懂得编导节能,掌握策划艺术,同时熟练运用播音主持语言技巧,成为媒介发展中最夺目也最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播音员栏目主持人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栏目主持人语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