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物摄影的表现初探

2017-07-13穆莅晔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234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静物摄影

穆莅晔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0234)

静物摄影的表现初探

穆莅晔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0234)

静物摄影在真实地反映被摄体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创意构思,通过与构图、影调、光线、等摄影手段相结合,将拍摄对象呈现具出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

通过对不同摄影师的分析以及对静物摄影史的探索,了解到静物摄影的关键在于创意。 静物摄影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构图、丰富的光线,静物摄影中创意尤为重要。不少摄影师也会通过数码后期来达到静物创意效果,从而以另一种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想法。

静物摄影;创意性;情感

一、静物摄影的综述

(一)静物摄影的概念

静物摄影是摄影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肖像摄影、风景摄影相对,以无生命、人为可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

静物摄影相对其他摄影更可控,也无需和模特费口舌沟通作品的主旨和表达情感,也不用担心天气状况是否会影响拍摄,也可以自由地运用布光技术选择不同的角度或是移动被摄物体的位置以便达到拍摄的创作意图,

(二)静物摄影的表现

摄影是一门瞬间艺术,一般是没有办法反复的,而静物摄影则不受时空的局限,可以多次重复操作,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画面。

摄影创作时有诸多静物摄影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的静物摄影。

第一类:开门见山的观赏式:这类静物摄影作品主要表现物体的色彩、形象、质感等,更偏形式美,较为注意光影和构图,讲究构图以及在色彩上的处理,这类作品多以精致的构图和细巧的用光取胜。

第二类:情与景相结合的寓意式:这种类型的静物摄影作品多用艺术语言等手法通过物体来表达感情,从而体现作者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并且使观者能够从中会意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更进一步引发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类:为故事式,有情节的静物摄影。这类作品多为造型有趣又具有生命意义的工艺品、玩具、文物等为主题,主要通过他们本身的形态特征,再搭配上其他背景道具,组成一定的具有故事情节的画面,来借物托志,寓意深刻。

静物摄影作品的优秀与否就奠定了他的艺术价值,优秀的静物摄影是艺术的体现。

二、静物摄影的历史与当前发展

(一)摄影史上的静物摄影

在19世纪30年代后期,达盖尔和塔尔博特发明了负片—正片摄影法。而后,塔尔博特使用他后来才申请的专利摄影技术——卡罗式照相法进行后续的摄影探索之路。在1844年出版的《自然的画笔》一书中,塔尔博特提到他发明摄影方法的思考过程。他曾将一个暗箱投影到一面位于聚焦点的方形玻璃板上的透明纸上,在这张纸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被摄物体,并可以通过铅笔精确的描摹下来,虽然无法完美无缺地记录瞬间消失的美丽,但光绘图《植物样本》也是静物摄影的早起雏形。法国人达盖尔使用碘化银感光、通过食盐溶液定影的影像也给人们带来了栩栩如生的真实画面。现存他最早的金属版影像,是1837年拍摄的一组石膏静物,通过静物的摆放、构图方法、色感平衡以及质地反差来表现令浪漫派艺术家感到亲切的主题。

在黑白摄影时代,拍摄花卉似乎不太明智,但却获得成功,可能是由于在有些情况下这些照片被视作影像的纪录而不是单纯的艺术表达。19世纪50年代早期,阿道夫•布朗随意摆放一些花叶和植物的根茎拍摄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因为他们展现了内在美和实用性的结合。但也有例外的事情,布朗于1865年拍摄了一组“狩猎后”为主题的大画幅照片,成功的模仿了在北欧风靡了两个世纪的静物油画。随后又有许多摄影家尝试这类静物摄影,但将这些主题从绘画移植到照片上遇到了些许困难,使照片构图凌乱,也没有保留绘画作品的优雅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文•佩恩将静物摄影演绎的缤纷多彩,他的静物摄影多以和谐的布局、严格的构图、细致的布光和丰富的影调来表现超自然的、与观者保持一定情感和心里距离的力量。他的静物题材简单平凡,从果蔬到日用品都可以作为他的拍摄对象,又可以巧妙地将生活观念或是政治理念溶入他的静物摄影,来提高静物摄影的艺术性。从摄影史上看,可以把静物摄影演绎的美轮美奂、又可以从静物中读出生命内核的大师,却也不少,他的静物摄影给后世也是带来了不少的积淀。

(二)静物摄影史创作先例

摄影大师韦斯顿,1927年至1936年,是爱德华•韦斯顿摄影艺术成果的顶峰时期。被世人所熟知的经典作也多为他的静物摄影:《鹦鹉螺》《青椒》《白菜》《岩石》。他的作品特点是清新、自然、朴实。后期,他将注意力都转移到果蔬、昆虫、贝壳等一些平凡事物的形态和质感上,留在胶片和相纸上的影像,都让他获得许多不可思议的发现,并且给那一代的摄影师带来很大的影响,打动了无数观众,让他们在这些平凡的事物中重新打开了双眼。

(三)静物摄影与数字媒体的结合

静物摄影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构图、丰富的光线,静物摄影中创意尤为重要。不少摄影师也会通过数码后期来达到静物创意效果,从而以另一种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想法。

数码摄影可以给摄影师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和灵活性,也能让摄影的后期变得更为多变。在静物摄影中,不管使用传统或是数码技术,摄影师都是现根据自己的创意再布置相应的灯管和照明。再通过鼠标和键盘简单的操作调整,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也使摄影风格变得有了出神入化的结果。里克•高尔德在1988年所拍摄的《沙丁鱼美人》,当时还没有足够水准的数码摄影方式,因此摄影家采用了五张独立的柯达反转片完成6x6的方形画面,再通过专业的印刷系统合成。而马克•赛里格在他1998年拍摄并通过后期制作的《滚石乐队》中,完全使用了数码手段,将四位滚石歌手通过数码后期的形式放在沙丁鱼罐头里,令人在吃惊之余忍不住发笑。

三、拍摄感悟和对未来静物摄影的预测

静物摄影的关键是创意,随着现在信息科技的进步,当数字化、 网络化、 全媒体的大潮正在传媒业界引发着种种变革和创新之际。选择静态的照片和创新的影像相结合可以使静物摄影的创意空间得到更大的发挥。

在两会的摄影报道中南都推出“亿像素政协会议 开幕式”照片亮相,也就是使用“亿像素”可以通过简单鼠标点击,将这张普通的照片经过多次放大, 从而能看清现场几乎所有人和物的细节。有些人将亿像素比喻为“清明上河图”,能够清晰、具体地展现出所有的风貌。同样的,如果把这个科技运用到静物摄影中,便可以拍摄许多微小的东西的细节,例如:人民币上的结构细节、核舟记中微雕的作品。当这些静物通过“亿像素”来放大这些精致细小物体,这种静物创意的呈现会带给观者更多乐趣。

静物摄影基本上按照固有思路、架构来拍摄,静物摄影是需要创意的摄影,应该进行新的探索,顺应科技发展来创新作品,静态静物照片和创新影像相结合,在记录静态照片的与此同时,创作出具有鲜活感染力的动态影像,可以更好地进行静物摄影创作。

[1]内奥米•罗森布鲁姆.世界摄影史[M].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2]汪炳仁.浅谈静物摄影[J] 艺术传媒,2009(9).

[3]林路. 摄影艺术二十讲[M] 学林出版社,2005.

[4]顾铮.世界摄影史[M] 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5]林路.布莱克蒙的静物摄影哲学观[J].东方艺术,2014(17):100-103.

[6]曹永富.浅谈静物摄影的几点技巧和注意事项[J] 大众文艺,2013(21).

猜你喜欢

静物摄影
潘明达作品
静物写生
莫兰迪 静物
静物
静物(节选)
怎样写静物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