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创新设计的认识

2017-07-13曹武阳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100144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渐进式技法出版社

曹武阳 (北方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100144)

浅谈对创新设计的认识

曹武阳 (北方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100144)

本文通过对三种创新类型的分析,分别阐述了对颠覆性创新、渐进式创新和再运用式创新的认识,从历史的视角揭示了创新设计的一般过程。随后对创新技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从认知心理层面探究了人类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然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谈对创新环境的认识。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创新;创新设计;创新观

在知识经济悄然崛起的今天,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对个人、企业或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设计的例子比比皆是。创新不同于创造,创造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而创新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一、创新的类型和一般过程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和再运用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就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在颠覆式创新的竞争环境之下,领先者容易被后来者掀翻马下。从根本上突破现有的技术,依托全新的技术平台开发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甚至颠覆整个产业原有的运行准则和竞争环境,满足潜在消费者或市场。如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机,则是对传统手机业巨头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的颠覆。

渐进式创新是不断地改进,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常常表现为微创新。渐进式创新是对现有的产品和技术的提升,或对现有的技术平台和产品进行改造。还是以苹果手机为例,自从2007年第一款智能机诞生以来,苹果公司每年都在发布新品,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好的体验。

再用式创新,即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丝瓜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葫芦科植物,又称菜瓜,在东亚地区被广泛种植。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作为夏季蔬菜被广泛食用。但丝瓜的纤维发达,被称为丝瓜络,不知从何时起被创造性的用到了搓澡和洗涮锅碗瓢盆上。

反观历史,创新的案例数不胜数,以我们习以为常的照明为例。一开始最早的一批人学会了使用火,他们使用火把照明。后来人们有了油灯,但是油烟呛人,汉代的长信宫灯的改进设计使油烟被巧妙的吸收。再后来有了马灯、煤油灯等等,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依然在使用化石能源。这一过程中人类在照明设计上一直创新,但是都属于渐进式创新。直到电灯的发明,人类第一次使用上了电能,电灯的发明属于Gene Meieran所谓的颠覆式创新。但是一开始的电灯并不是完美的,这才有了爱迪生对灯丝数千次的实验。此后各式各样的电灯出现,节能的日光灯、街头闪烁的霓虹灯、节能高效的LED灯。在照明设备的设计上,人类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渐进式创新的过程。

二、创新技法和认知心理

后人在大量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很多创新的技法。日本出版的《创造技法大全》总结了300多种创造技法,其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约30种。目前在设计领域中常用的创新技法有10多种,大概分为智力激励类技法,典型如头脑风暴法、“635”法、MBS法等;设问类技法,如5W2H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和田十二法等;列举类技法,属性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等;联想类技法,仿生联想法、简单联想法、强制联想法等;组合类技法,同类组合、异类组合、主体附加组合等。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是没有定式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打破。创新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我们的创新实践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可过度迷信。

在《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第3版》中,戈尔茨坦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新离不开我们大脑的奇思妙想,但我们对大脑的工作又了解多少呢?当问题产生时,解决方案对我们而言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创新则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首先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表征进行重组和重构,而人们在头脑中表征问题的方式会影响到最终问题的解决。再进一步,也就是说创新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有关系。人们在对问题认识中的一个障碍是固着——只关注问题特定方面的倾向性,即先入之见,人们常说的心理定式——事先形成的、关于如何着手处理问题的观念,这受人们的经验或过去经历的影响。

所以当我们试图创新时,首先要花时间试着理解问题,而不是尝试立刻解决问题,回到原点也许会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刻认识。比如我们设计一把椅子时,如果认识到实际上设计的是一种休息方式,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椅子形象的束缚。固着会严重阻碍问题的解决,先前取得的经验不应该成为我们创新的阻碍。如果我们固执的认为椅子就是供人坐的,那么现在也许就不会有躺椅的存在。为了我们进入创新状态,我们必须使大脑活跃起来,频繁冲击心理之墙,养成对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创新环境

有人说创新都是成功的,事实并非如此。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失败,爱迪生对电灯泡灯丝的创新,经历了几千次的失败。我们的社会鼓励创新、鼓励成功,但是我们同样要允许失败。太多的个人,看到别人创新失败就在一旁幸灾乐祸,当成自己茶余饭后的笑料。太多的投资者只是认准了国外有类似创新,并且销售不错时,才开始对本土创业者打开钱袋子。整个社会承受不起失败,创新者反而被哂笑。于是,就变成了我们创新的步伐似乎总是比国外慢一拍。

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创新是很重要的,好的创新环境宽容失败。

四、总结

所谓的颠覆式创新是从0到1的创新,但接下来就意味着从1到N的持续性改善。渐进式创新,从1到N的持续性改善,往往又会触发颠覆式创新。创新的发展往往是,持续的微创新最后带来极佳体验的创新设计,然后形成新的颠覆式创新,从而又开始一轮新的渐进式创新。

创新离不开个体,作为创新者,要善用创新技法,认识到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定义问题,打破自己的固着,一步步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创新同样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一开始受制于种种条件,比如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创新可能是不完美的。作为一个探索、试错的过程,创新并不能等同于暂时的销售曲线的上扬。一开始的不完美,会通过后续不断的微创新被消弭,最终依靠创新给整个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1]李善友.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

[2](美)瓦格,(美)卡格,(美)伯特瑞特著;吴卓浩,郑佳朋译. 创新设计:如何打造赢得用户的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5.

[3](美)戈尔茨坦著,张明等译. 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第3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

[4]王坤茜编.产品设计方法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7.

[5](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渐进式技法出版社
论20世纪琵琶“轮指”技法的演变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手绘技法表现
我等待……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