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 童趣 童味
2017-07-12蔡仪
蔡仪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41-01
《指南》指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活动形式多样。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程游戏化项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本着游戏即教学的教育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学习内容,营造自主探索的语言学习氛围,促进幼儿多元能力的提升。以剧场活动为切入口,探索研究推进语言课程游戏的开展。
1 体现童心,选择适合幼儿表演的剧本
《指南》对每个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处在语言和角色动作的模仿期、中班幼儿则要完整的表达、连贯的讲述,并能根据作品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大班幼儿不仅要语言生动的讲述作品同时能创编故事,创造性的表现作品。我们的围裙剧场以理论依据为指导,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创设不同层面的操作用具,让幼儿以围裙为载体,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水平,创造性地运用围裙开展语言游戏,获得语言等多领域的发展。
剧场活动是我园的园本特色活动。内容有围裙剧场、盒子剧场、方言剧场、手偶剧场。课程生成了适合幼儿的表演剧目。小班幼儿喜欢可爱的动物,《小兔乖乖》《小红帽》《童谣》适合小班的语言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了前期的积累。《猴子捞月》《龟兔赛跑》《三只小猪》《小马过河》等故事剧本也是選泽的内容。大班幼儿可以选择《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这些表演剧本提供了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表演内容,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表演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发展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体现童趣,特色活动再现游戏化的课程
在组织和引导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课程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幼儿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动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让幼儿不断获得新经验。
家长制作的盒子道具和手偶道具,我们先以个人的形式开展剧场表演,在前期的表演过程中,幼儿在讲述故事以后,还能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为什么很多小动物多不需要小蛋壳?小蛋壳的新家在哪里?幼儿不论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同伴表演,都能情绪饱满,积极思考互动,在小组合作表演时,幼儿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内容,利用道具表演故事,能自行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最后提问:小蛋壳遇到了哪些小动物?蚂蚁、蜜蜂、青蛙、小蜗牛。最后小蛋壳做了金龟子宝宝的摇篮。通过活动和经验的积累,孩子在语言表演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在各类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在情景游戏中激发幼儿参于表演的兴趣和愿望,为幼儿选择故事,引导幼儿参与学习,掌握表演方法,为幼儿搭建表演的舞台,让幼儿各显所能自主发展。
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平等、和谐温馨的环境,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心情愉悦地进行表演。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学习协调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在表演中养成共同协商的习惯。
3 体现童味,家园共育齐创童话节的篇章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增强幼儿主动活动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我园开展的《畅想童话——特色童话节》活动。内容有演童话、画童话、唱童话、读童话。分三个阶段:开幕式、现场演童话、唱童话、画童话、亲子共读(形式多样)。首先我们定期研讨围裙剧场实施的指导方法。尤其对围裙剧场的表现形式进行改进:指偶、软海棉、头饰、图片等道具采用插入式、黏贴式、穿插式、立体书等方式呈现在围裙上的,将围裙道具做得更精致美观,体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将实际操作和开展情况及时记录,撰写反思和总结,以促进围裙剧场的实施功效。
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参与亲子共读,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孩子一起看图文并茂的书,以此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亲子阅读兴趣。父母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绘本为孩子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家园共育耐心去观察引导孩子,抓住一切教育契机,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孩子都能成为可爱的童话小精灵。
总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密切相关。综合领域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版.
[2]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4] 张凉.走进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