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7-07-12王俊
王俊
中图分类號:G623.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16-01
心理学把兴趣定义为“个体对某人或某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波兰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学者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正如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教师应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
1 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年级新生入学,怀着满腔的喜悦、满脑子的新奇,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欢欢喜喜地跨进学校的大门,但是不久,就有学生不愿意上学了。每当上美术课,体育课时,学生欢呼雀跃,如果他们上英语课也能这么激动多好啊。
2 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
2.1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学习英语具有功利性
学生在经过了“减负”之后,作业量减轻了,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压力却丝毫没有得到舒缓,学习带上了很浓的功利性,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只是表现在对考试成绩的追求上,产生了各种厌学情绪。
2.2 学习英语的空间封闭,方式单一
牛津英语教材中有许多精彩、有趣的对话、故事,但是由于教师没能有效地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善于挖掘教材中与孩子情感共鸣的因素,不善于把英语教学引向生活,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致全无。
2.3 师生关系不平等、和谐
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平等中的首席”。然而,多年以来的教学习惯使教师游离于专制与民主之间,造成“虚假”的平等,师生关系恶化,影响学生的兴趣。
3 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的兴趣?结合课改实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3.1 善于把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成绩的进步实现的主要心里基础就是情感教育,那么找出情感教育中各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多寡就显得尤为重要。林格伦(Lindgeren)(章兼中,1991)通过调查得出:情感对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起着十分关键的因素,他把调查研究的结果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知,导致学生失败归因中的“缺乏努力(意志)”、“缺乏兴趣”这两个情感教育的主要因素就包含了败因的60%!如何感染、诱发、点拨并最终培养出积极肯定的情感是外语教学取得效率、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3.2 优化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直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电教设备教学,教师善于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学生引入情境中来学习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很开心。比如,在教动物词汇的时候,笔者就利用电脑制作出包含有“dog、cat、monkey、elephant、zebra、tiger、bird、panda”等动物图片和小动画的课件,并配上相应的声音效果,使得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刺激,再学起词汇来学生就不会觉得虚无飘渺了,然后再通过游戏“听声音,猜名称”(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来判断出动物名称)对本节课所学词汇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学得饶有趣味,掌握得也比较牢固。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很新奇,很感兴趣。
3.3 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几乎所有的公开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笔者发现多数讨论紧紧停留在形式上。有一次听公开课,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的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stop”,学生立即停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小组里没有分工,没有人在做记录,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
教师要意识到,不是几个学生在一起,就一定能形成一个有效地团队。一个个成功运行的小组并不需要所有组员都很“强”,全部由“最优秀”的人组成的不一定能最有效地在一起工作。小组中有的要善于收集信息,有的要善于组织,有的要善于表达。所以,课堂上的小组常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内要设立组长、记录员和监督员等,由同学们轮流充当。各个成员明确分工,积极贡献。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表格来观察同伴的参与率,达到相互督促的目的。
3.4 创建平等的课堂气氛,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作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学生观,不以分数看学生。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个性差异,没有优劣高下。在合作中,凡是尽了最大努力的学生,都是为集体做了贡献又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学生。在合作教学中我们不能以推出少数尖子生与“榜样”学生为己任,我们追求的是“人人提高、生生进步”。在组织合作教学过程中,尖子生也好、中下等生也好,都要积极鼓励他们说出小组讨论的观点;无论他们的观点正确与否,都要对他们合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报以了充分的肯定。
相信只要我们重视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不用教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 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