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英语目标分层教学

2017-07-12苏应全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分层目标

苏应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06-02

英语是部分小学生感到难学的科目,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入门既重要又困难。农村小学由于诸多原因影响,英语教学尤其困难。为不断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目标分层教学。

1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普遍增长,大都能满足生活需要。许多农村家庭为了子女有更好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将孩子转入城区学校学习。这些孩子大部分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态度端正,行为习惯好,上进心强,家长也重视孩子学习,积极配合学校一起教育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仍然留在农村学校读书的孩子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在家,由于爷爷奶奶的娇生惯养,因此,性格孤僻傲慢、横蛮不太讲理、懒散怕吃苦、学习不主动、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很少。同一个班学生学习成绩整体不好也参差不齐,这些孩子中相当一部分甚至不想学习,也不愿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这些状况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较为明显,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更为突出,而且农村小学生几乎没有英语基础又缺乏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这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2 目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学生的个性、知识能力、学习态度等的发展不平衡,班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如果搞“一刀切”,总是把学生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以同一个尺度来要求不同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后进生跟不上、听不懂的情况,丧失学习兴趣,他们经历几次失败后,学习兴趣全无,信心殆尽,而优秀生则感到学知识像没啥学的,常有“吃不饱”的感觉,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开发,失去了创造性思维,智力开发也得不到发展,从而使课堂效率降低。那么,如何遵循素质教育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既让优秀生出类拔萃,又让后进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的基本技能呢?目标分层教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一种教学尝试。

所谓“目标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要求,从“因材施教”的理论方法入手,贯彻“成功教育”的理念,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潜力倾向等把教学目标科学地进行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方式,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成功,以最大限度完成好教学任务。

目标分层必须是隐性的,即教师在保留班级教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为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保护学生自尊心,而暗中把学生进行分层,使每个学生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目标分层也是动态变化的,在教学中,随着时间推移和学生思想、学习态度、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的变化,目标分层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3 目标分层教学的特点

目标分层教学的显著特点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发展,成功教育等。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也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设计”,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之适应将来社会需要。目标分层教学能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适应学生学习的实情和要求,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事可做。

目标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以高度责任感,从实际出发,随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动态变化,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因势利导,灵活运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不同区别对待并适时暗中调整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使教学得到优化,确保教学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同时,由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实施易难程度不同的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4 目标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

4.1 学生分层

小学生在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起初会感到新鲜、好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尽量做到全面激发所有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学英语的能力,但要注意给每个学生差不多均等的机会。随时间推移,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增加,学生接受能力产生差异,学生刚开始学英语的新鲜感没有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改变,畏难情绪使他们兴趣消减,加之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在学英语方面的能力差异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和学习潜力等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以满足开发学生最近发展区潜能的教学要求。对于语言能力好、上进心强、兴趣浓厚、知识接受快的学生归入A层;对于语言能力一般、有学习积极性、知识接受偏慢的学生归入B层(此层为多数学生);对于无兴趣、懒散怕吃苦、不想学英语的学生(其中有能力好的、有能力相对后进的)归入C层。但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估,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层次进行变动,以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2 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要根据教材及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学有所获。教师在每一节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教学内容和学情,确定好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一般分为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提升目标。实施目标分层教学时,目标分层与对应的学生分层刚好相反,即:基础目标对应C层学生,发展目标对应B层学生,提升目标对应A层学生(这是老师教学中自己心里把握的学生和目标分层)。

基础目标,就是教师通过对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采取各种方法如多辅导、多帮助、多鼓励、物质激励、精神表扬等,要求他们学习英语课本上的内容时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做到能听懂、会读、知道单词的含义,会读句子,能说最基本的日常用语,能听懂、会读对话或短文并知道其大意。

发展目标,就是要求B层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加上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这一层次的学生达到在完成好基础目标的基础上,能记忆拼写单词,能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并进行替换练习,能理解对话或短文并能背诵,会模仿角色表演简短对话和仿写短文。

提升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开发A层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上升的空间,让他们“吃饱喝足”,在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做到:能运用所学单词造句,能用日常用语和句型进行交际表达,能在情境中表演、运用和改编对话,能完成话题写作,在课堂小组合作和课后辅导等中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能自觉独立地学习,培养自学英语的能力。

总之,实施农村小学英语目标分层教学,是深化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目标分层教学能使优秀生发展得更优秀、中等生变得优秀、后进生能学得更好,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为此,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调控能力,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学生、熟悉教材,制定和实施更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真正发挥目标分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分层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