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师范学院学分制背景下的重修现状与对策

2017-07-12徐方邱源黄广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反馈机制重修学分制

徐方 邱源 黄广顺

[摘要]学生的重修数据分析是考试组织及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一所普通师范学院2009级第一届学分制学生(2013届毕业)重修数据基本概况(数据构成、学生分布及重修比例、成绩分布范围、两届学生数据对比等)的分析,探讨学分制背景下普通师范学院学生重修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学分制 重修 反馈机制 考试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49-03

学分制是建立在教学评估手段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重要工具。我省2000年专升本的普通师范学院大多于2009年开始实行学分制,目前已有三届学分制的本科生顺利毕业。根据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学生的考试过程为:每年期中、期末参加考试,最后成绩由平时分、实验分(课程中包含实验的)和考试分数按比例构成,成绩未达到要求参加期初补缓考,补缓考卷面成绩必须达到60分为合格,未通过者参加重修。因此,重修的学生即为补考不合格的学生。学生的重修数据分析是考试组织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不仅能明晰学生成绩评估的现状,质询重修成绩的评估方法,还能回溯教学教法、学法的薄弱环节,检讨学分制思想的本源,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1)提取普通师范学院重修数据的平常因子。平常因子也就是共同因子。我们在调查的这所普通师范学院的18000名学生中,抽取2009級3958名学生的花名册,对照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的工作条例、政策法规,然后加以整理、归纳和筛选,将重修数据按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进行梳理,删汰冗余因子,提取项目因素,构建初步的框架。把相关度高的指标,进行合并统筹,抽得共同因素。

(2)提取普通师范学院重修数据的非常因子。非常因子也就是个案要素。在院系和教务处的文献纪录中,找出有关重修数据和应对的代表性的做法。我们重点梳理了一些来自基层的创新措施,将其纳入今后改进项目中。如经管学院对可能重修学生的考前监管与应急的经验;教育系将心理干预与康复技术运用于重修生的应急过程的经验;教务处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新举措等等。这些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大多尚未列入已有的重修生应对行动方案中,我们将在本文的讨论环节中展开。

2.方法

(1)横向比较法。对处于同一时间区间的重修数据进行比较。①在重修平常因子中提取出普适数据,以此评估教学的一般水平,探究学分制问题的症结;②课程分布与学生分布的数据对比,找寻重修易发的课程;③开课院系课程重修人数与学生所在院系进行比较,查明重修的重灾区域。④以重修课程未通过成绩的数据分布,找寻重修的教学薄弱环节及关联因素。

(2)纵向比较法。对处于不同时间里的重修数据进行比较。由于我省2000年专升本的普通师范学院实行学分制的历史较短,目前只有三届学分制的本科生,其中数据较为完整的也只有2009级、2010级。故本研究只能采取这两届学生重修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此来旁证取样数据的可靠度、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结果

1.第一届学分制学生(2009-2013年)重修数据基本概况

重修学生数占院系学生比例如图1:

由图1数据可以看出,第一届学分制毕业生院系学生重修比例高于50%的有四个院系,其中,音乐系的同学挂科率高达66.7%,也就是这几个院系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大学几年有过考试不合格的现象,重修比例比较高。其中,重修学生平均每人重修2.5门课程,重修课程数也较多,数据显示教学考核问题比较严峻。

2.课程分布与学生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按院系学生重修门次进行排序,情况如下图2:

3.开课院系课程重修人数比较

由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所在院系重修排名与开课院系重修人数排名两者有一定的差别,对比数据可以发现,学校开设公共课教学的几个院系,如外语系(大学英语)、数学与计算科学系(高等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中特、思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排名比较靠前,主要是公共课选课人数较多,不合格人数也多。

4.2009级学生重修课程未通过成绩分布范围

学校2009届学生,未通过3468门课程的成绩分布如下图4:

5.前后两届学生重修数据对比分析

2009级、20lO级学生重修数据对比分析如图5

对比两级学生各院系重修人数,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和物理与电子信息系重修人数增加较多,其中数学与计算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重修人数较多,而2010级~2009多一个行政班,重修人数也随之增加,目前该专业已经停招学生;物理与电子信息系20lO级学生人数I~E2009级增加一倍,重修课程数也相应增加,基本符合数据的变化。

对比两级开课院系课程重修数可以看出,如图5,20lO年学校开始实行外语分级教学,音体美、对口、普通本科分级进行教学,不同院系专业按分数进行分班进行分级教学,外语重修率下降较为明显,音体美的重修率也下降较为明显。公共课挂科率依然较高,各院系重修人数两年基本持平,理工科类重修率高于文科类专业。数据分布和趋势两届学生基本持平,数据调查分析能真实的反映学校考试现状。

三、讨论

1.平常因子昭示学分制的价值取向急需回归

由图1数据可以看出,重修是一个普遍现象,平均每个学生重修2.5门课程,最严重的院系挂科率高达66.7%,问题不可小觑。究其原因,学生入学基础差、学不刻苦、学不得法;教师教学有失偏颇,教不得法等,但这些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要探究如此众多的挂科学生在践行学分制时为什么发生群体性坍塌。学分制从其价值取向来看,彰显的是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其内涵包括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或学习进程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实行学分制的前提是选课制,但是由于现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架构,无法满足学生全面选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真正意义的选课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本体被弱化,主动性被降低,学习积极性爱挫伤,结果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重修现象。

因此建议:(1)学校应不断创造选课制的条件,建立以学生为本及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学分制,如改变校内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实现跨院系、跨专业的资源共享;建立同一市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实现跨校学分共认制度。(2)尊重学生多次选择权,甚至循环选择,将学分制的内涵充分演绎出来,实现学分制的价值取向。(3)关注研究重修生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研究他们“积极”的机制和“心理发展的势力”,有针对性地探讨学分制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非常因子昭示教学反馈机制必须重建

学生重修课程未通过达3468人次,成绩分布大多密集在50-59分,占比67.8%。对这些学生是推一推拉一拉的问题。如果稍加管控,有针对性的辅导或进行弥补性的心理咨询就可能过关。

因此建议:(1)完善重修反馈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重修反馈是把重修的结果与重修目标相对照,找出差距进而调整教学行为。重修反馈是主体性教学的必要环节。完整的重修反馈机制包括:①建立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核心的师生双向循环反馈结构,让重修信息及时传达到教师,教师要把重修学生纳入重点辅导计划中。②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能力。③反馈形式多样化。不仅要分析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而且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方法,还要分析教师教学的情感、方法、教学的深度、速度、难度。引导学生多从主观上找重修原因,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④反馈要经常化。主体性重修反馈是为了进一步地指导和改进教学,因而要经常进行诊断性的检查,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好习惯。

(2)建立重修生的专用心理咨詢室。有些学生重修,不是学业问题,而是心理障碍,如考试焦虑、习得性挫折体验、考场健忘症等等。因此,学校要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门心理医生,让这些学生提高心理素养,完成重修任务。

3.开课院系重修人数昭示重点攻克的学科项目

图3表明重修人数前十的课程中,外语系占4门,共739人,占全校总重修人数的21.3%,也就是学校1/5的重修学生在大学英语的考核中不合格。例如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重修人数在院系学生重修门次排名中排名第1,在开课院系课程重修门次排名第5,学生挂科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上。除大学英语外,有些专业课也值得注意。例如化学与化工系在院系学生重修门次排名第二,在开课院系课程重修门次排名第三,两个排名都比较靠前,人数上相差不大,说明化学与化工系的学生挂科集中在专业课上,可能与工科学习难度较高有关。

因此建议:①应把外语重修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在大学四年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外语学习上,结果却不容乐观,应采取非常手段加强外语数学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②对一些重修率较高的工科专业,要加强教学力量的配置,倡导结构定向教学、学导式教学、自学辅导式教学、问题探索式教学、情知教学、成功教学等方法,即便试误,也比走老路强;③对难度较大的课程,要制定“梯度发展”规划。图4未通过3468门课程的成绩有些重修学生分数特低,低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用常规教学方法无法补救,应采取“梯度”法,将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发展目标,降低每一步发展的难度,提高达标的成功率,增强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最终实现总的发展目标。

4.纵向比较数据昭示考试方法需要改革

近年,这所普通师范学院针对重修现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实行外语分级教学,音体美、对口、普通本科分级进行教学,不同院系专业按分数进行分班进行分级教学,取得一定效果,外语重修率下降较为明显,音体美的重修率也下降较为明显。但公共课挂科率依然较高,各院系重修人数两年基本持平,重修顽症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们头顶。

除前面分析之外,学校的考试方法和制度设计也值得我们反思。如:考试方式单一,仍以出试卷笔试为主;教师进行考试改革要走严格的审批程序,需要承担一定风险,而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既简单又易行,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目前所实行的学分制,大多数还只是把学时换算成了学分,此时的学分制只具有统计学和教学管理上的意义,并非是以学生为本及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学分制意义。

因此,我们建议:(1)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重视过程性评价。学校考试管理部门应简化考试的审批程序,让学生在考试方式和内容上有更多的选择,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科学的考试环境。(2)更新考试管理章程,规范考试管理。学分制下的考试情况复杂,要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实时的进行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同时,要多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改进和规范学校的考试工作。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考试管理机构工作的各个环节。(3)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关注教师的改革过程。教师在进行考试内容的设定时,既要注重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考核,也要注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互联网+”的大环境昭示新的重修学习方式

随着学分制的推进和发展,重修工作逐渐复杂化,培养方案的变化导致课程新开、停开、课程名称变化、课程学分的增减等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重修选课、考试和毕业时的学分认证等各个方面,出现学生选课困难、无课可修,最后拿不到相应的学分推迟毕业等结果。“互联网+”的大环境昭示新的重修学习方式。

(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学分制下课程重修门类多、学习周期长、数据规模大,管理工作繁重,学校于2008年引入国内某知名教学管理系统对学校的教务工作进行管理,软件能在学籍系统、教学系统、成绩系统、选课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数据交流和访问,全方位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新的管理系统使重修工作的选课、考试安排、成绩统计简单快捷,未来要积极地对软件进行积极开发或升级,对考试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重修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和便捷化。

(2)网络在线学习方式的引入。目前,学校引入国内知名慕课平台进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每年约有2万多学生进行300多门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目前该系统已经平稳运行了三年。该平台目前正在积极建设公共课资源,如外语类课程、思政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等,学校也在积极关注此类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学生在重修的过程中,往往觉得丢脸而选择不去上课,使用网络课程进行重修,一方面可以缓解学校师资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可以接触和学习到知名院校的知名课程。

(3)网络智慧课堂的设想。今后面向重修生的网络智慧课堂应该朝向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设计方向发展。它能感知不同学习者需求,量身定做的适性化(adaptive)学习内容,理解和预测这些主体在完成再学任务过程中的需求;它对课堂中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沉浸式学习产生友好效应。这一依附网络智慧的新式课堂,将该系统的操作者和课堂技术、资源环境带向更广泛的交互空间。

猜你喜欢

反馈机制重修学分制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大学生课程考试反馈机制的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