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让初中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2017-07-12曹颖
曹颖
摘 要:所谓教学情境,无非就是“情感”与“意境”的交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宽松的情境氛围,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想象,增强学生兴趣。语文课堂要能够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情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86-01
对于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情感的熏陶,要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 立足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设置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求知欲望较强的特点,在每节课的导入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悬念,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接受知识的状态中,使得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通过问题导入,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知。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用:揣摩文章标题,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对文章进行导入,让学生对本篇文章产生兴趣,之后慢慢感知鲁迅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美妙,进而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2 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我们经常会讲: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初中语文的授课中,由于时间和地域存在不同,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有着较大的不同。教学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往往不能够巧妙融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在字里行间之间感受文化的意蕴,这样才能够主动的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的高效。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通过一定的情境进行融合,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兴趣体验,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导入,如: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就像: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就来看下要学的这篇文章《背影》。通过生活场景进行导入,在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感染力。
3 基于角色扮演,分析文本内涵
对于文本,它有时候会兼具一些戏剧特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表演情境,引领学生迅速理解文本内涵。例如,《变色龙》这篇文章,就存在一些适合学生表演的素材,如:警官奥楚蔑洛夫从广场走过的样子,处理狗咬人事件穿脱大衣的动作。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表演任务,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认真的研究文本内涵。此外,在八年级的说明文教学中,角色扮演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核舟记》教学中,存在诸多的空间位置,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的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认真的分析文本,互相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更好的学习文章内容。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使学生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4 通过竞赛情境,实现生生互动
一般地,初中阶段的学生多多少少会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渴望平台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这样一种心理,运用竞赛的手段,实现生生互动,进而让初中语文课堂有滋有味。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给学生划分小组,利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进而让学生在一种紧张而激烈犯竞赛情境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授《海燕》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它是一首散文诗,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海燕》,读过课文后让每个小组说一下散文诗都有哪些特点?每个小组的主观能动性都被激发出来,认真的阅读文本寻求答案。也就是说,通过竞赛情境,不断的实现生生互动,更好的活跃的课堂。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教学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够防止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千万不能够为了情境而情境,否则教学目的就不纯粹了。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之中蕴含着“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学科的存在的美好,因感受而动情,最终达到良好的的教学效果。当然,情境的创设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的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语文的综合能力,进而让初中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1] 潘丽蓉.追求情境之美感悟探究之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绽放[J].亚太教育,2015,(32):144+143.
[2] 陳兰.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J].文学教育(下),2014,(09):52-53.
[3] 刘西粉.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农村科技,2014,(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