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地区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证探究

2017-07-12李小梅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摘 要:英语教师身份认同映射了英语教师对自身、英语教学的看法和期望,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笔者对陕西南部汉中3所学校多名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问卷调查展开,并对3位教师进行访谈和课堂观察分析实证得出。通过研究发现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水平是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英语教师身份认同 叙事性访谈 实证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47-02

1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地逐步深入,2004 年,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首次提出“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要求”的教学建议,指出英语教师应“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2004:21-22),这一建议在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得以正式确认(2011:32-33)。[1]而在2017年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考英语改革中,英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加强对听说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检测。这些措施势必引发英语教师对自我、英语教学以及教师角色等一系列身份认同问题的重新思考。因此,在新形势下调查分析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观的构成与专业能力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英语教师和其专业发展关系,提升西部英语教学水平。

2 文献探究

“身份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领域,旨在使处于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主动建立一个认知和表达体系,在自己是谁、做什么的、扮演什么社会角色等问题上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并表现出相应的主体行为。[2]身份认同具有以下两个特性:第一身份认同具有主体性,与自我反思、自我角色有密切联系。认同可以被看作个体心中的“我是谁”。认同与个体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个体通过书面或口头讲述这些经历,便形成了自我。第二身份认同具有社会情境性,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研究表明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受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重大影响。由此可见,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是确立在个体和职业的共同基础之上的。

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影响着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正如Varghese et al.(2005:22)所说:“为了理解英语教学和学习,我们必须理解教师;而为了理解教师我们又必须了解教师声称和规定的职业、文化、政治和个人身份认同。”[3]而我国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受到西方身份认同研究的影响。刘喜富(2007)从普通教育学的角度指出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动力,它能使教师从内心感知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4]因此,英语教师身份认同(EFL teacher identity)指英语教师对英语、英语教学的信念,以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文化角色的确认和认同,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影响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改革的态度。[5]

3 研究设计及探究过程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历时5个月,以笔者亲自到我市汉台区的3所典型高中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老师访谈搜集资料整理所得,具有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笔者从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到所在区3所高中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期间做的调研。这3所学校代表了我市大部分高中的教学模式和类型。一所为公立省级重点高中;一所公立市级普通高中,还有一所为我市唯一的民办私立高中。笔者在带学生见习过程中亲自到各校英语教研室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份,涉及男教师46人,女教师65人,教龄从1 年到30多年不等。另外,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对其中2位男教师和1位女教师进行了多次访谈和课堂观察。李老师是具有30年教龄的高级公立重点高中教师;张老师是15年教龄的中一级私立高中教师;何老师为2年教龄的普通高中教师。

3.3 研究过程及分析

3.3.1 叙事法的访谈过程

李老师是出生于60年代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现已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三十年的一位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他也是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因此我们很熟悉,访谈交流很自然亲切。他曾经多次获得省市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称号,长期被誉为该校英语教学“首席执行者”。他很热爱英语教学,很喜欢跟学生交流,教学经验很丰富,对高考英语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注重抓英语基本功训练,侧重讲解词汇用法,同时强调语音的重要性。每节课都会教学生读单词,听写单词,课堂教学认真,风趣幽默,很受学生喜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他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灵活,能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关于教师对自我专业水平的评价,他认为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已完全能够满足学生需要,教师的发音也没问题,但需要不断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觉得目前英语教学改革过多,他很难适应,每年都有不同提法,至于怎样改,没人给出确切措施。对于专业学习他认为五十多岁了,又评上高级职称,不想再出去学习了。他目前的压力就是新课程备课任务重,现代化教学设备不太会用。另外对学校的形式主义管理不满,感觉福利待遇低,教学任务重,年纪大了,身体差,健康状况是他对未来的担忧。

张老师作为一名积极向上的中年教师,有一定教學经验,是该校英语教学的骨干。他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流。在平时教学中认真,严格,幽默,很喜欢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做的很美。张老师将“做好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教师的本分。他说原本不喜欢教书,高中家庭条件差不得已选的师范专业。但在教学中责任心强,管理学生严格。关注教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听说的重要性。然而在随后的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他所使用的方法还是以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将语法与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和上面的李老师一样,他的英语教学也是紧盯高考。可见在社会大环境下张老师的英语教学信念还是为考试服务。教学重心首先是提高英语成绩,然后是满足改革要求。在谈到对教学环境的看法时,他认为学校很关注专业发展,但忽视了对个人及家庭生活的关心。他现在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下,教学任务很重,还承受着来自职称评定的压力。学校却制定了很多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教师,如: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形式多样的集体学习。这些让他感到很紧张,失去了教学工作本身应获得的幸福感。

何老师来自教师家庭的90后女孩。她为人热情,衣着时尚,说话柔和,很愿意与学生交朋友,很喜欢教书并认为这是女孩理想职业。上课语言表达流利,有激情,认真负责,因此学生都很喜欢她。但在教学中存在课堂管理混乱管不住学生现象。她的教学信念中考试也是第一位的。所不同的是,她强调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出她对“英语教师是文化传播者”身份的认同却屈服于高考指挥棒下。对于学校的管理很满意,觉得“领导很关心”。对于新教改,她认为是常态,不影响教师的生活,能促进学生的听说语用能力;对于压力她认为主要是课堂教学方法及学生管理,因为她在普通高中,学生英语成绩差异比较明显,许多学生不喜欢英语,她正在寻找提高英语基础薄弱同学成绩的方法。因为学校和学生评价老师的重要指标还是教学成绩。谈到專业学习和发展问题时,她表示尚处在学习和积累经验时期,打算参加各类讲课比赛,多向老教师学习,尽快完成在职教育硕士学习,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增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3.2 访谈分析

以上三位教师的叙述探究描述显示了他们在身份认同各个环节上的相同与不同。通过倾述他们在不同学校的工作经历和面临的压力及学校管理,反映了影响他们身份认同的因素。从他们对教改和专业发展的规划,我们了解到他们对自身发展的态度。因此,我们可看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经历的高中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动机也不同。但在英语教学信念、职业价值观和英语语言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分析显示出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态度成正比例。而学校组织管理对工作投入等因素和教师专业发展态度起着中介效应。

4 结论与启示

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观的构成。通过以上详细分析后,笔者发现以下方面影响我市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观。它们是:正能量的教师职业价值观、不断提升的教学信念、专业化的语言、不断创新的教学改革和管理体系。这是教师职业、专业、个人和处境身份认同的集中体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英语教师身份认同是英语教师发展过程中的持续历程,并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为教学能力涉及教学理念、语言熟练度、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环境等。笔者认为教师身份的认同感能激发教师自身成就感,引领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有助于我国英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方法。同时语言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教师采取积极行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社会大环境及所处区域影响教师身份认同。因此,在今后英语政策及教师制度制定方面,有关教育部门应及早给出合理稳定的英语教学大纲定位和适当向经济欠发达地方倾斜;同时学校管理者应给教师个人更多自主权及家庭关注,提高教师自身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Richards J.C.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Today[J]. RELC Journal,2008 (39):158-177.

[3]Varghese,M.,Morgan,B.,Johnston,B.&Johnson,K.A.Theorizing LanguageTeacherIdentity Three Perspectives and Beyond [J].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2005,4(1):21-44.

[4] 刘富喜.教师职业认同的指向和态势[J].当代教育论坛, 2007,(9):64-65.

[5] 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2014(1):117-126.

作者简介:李小梅,40岁,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