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代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7-07-12高玉潼崔立民
高玉潼+崔立民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主,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共识。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缺乏完整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体系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本文从高校现阶段教育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到高校办学理念,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创新能力 提高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32-01
高等教育逐渐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高等院校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基地,是培养和锻炼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高校结合实际,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概述
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内涵的一部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建立在一个积极的创新意识之上的,缺乏创新意识的大学生也就无从谈起其创新能力。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缺乏创新意识,只注重于其书本理论知识的思考,缺乏举一反三的创新思考方式。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对事物缺乏深度思考,处理事情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创新力,例如在平时的作业、答辩、论文中,其格式和文章含义往往表现出千篇一律的特征。第二是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恒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是在许多学习和工作中逐渐锻炼和摸索出的一种行为能力,然而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其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这种纸上谈兵式的培养创新能力模式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同时,一部分大学生在培养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做出了实际努力,然而却表现出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模式,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缺乏恒力。因为短时间内提高创新能力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导致部分大学生半途而废。
2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帮助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作为工作重点。创新意识的直接产物是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强调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究新知识、新方法,以优化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产物,需要大学生从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意识地进行锻炼。高校可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大胆进行创新。树立创新意识离不开对创新意识的大力宣传,学校可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各种网络媒体中大力宣扬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让大学生耳濡目染,充分感受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以激发其创新欲望。
2.2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当代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课堂学习,创新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其与后天的学习仍有相当重要的关联。因此,课堂教学便成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对课堂进行优化调整,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创新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开拓学生的創新视角。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其将想法付诸于实践,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学生为主,满足学生在出现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精心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对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拓展,提供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此外,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尊重其创新成果,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为开拓其创新思维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例如,在计算机专业的程序编写过程中,一个计算机程序可以由不同形式、不同结构的计算机语言实现,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在编程上进行创新;数学专业的学生为解决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可能需要对数学问题进行建模,同样的,不同的数学问题从不同的数学角度分析,也会有多种建模方式,不同的建模方式即是不同的创新。
2.3 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革新教学体系
大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其分别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革新教学体系,是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理论学习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质疑、深入研究,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了解最新的前沿学科知识信息,并尝试将其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大胆地提出自己关于学术知识的见解。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为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革新教学体系,以理论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以实践教学修正理论知识。实践学习是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久而久之“孰能生巧”的结果。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或者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地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尝试给出各种实验现象的成因,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高校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到教学实际,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以不断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建宏,陈玉林,刘小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255-257.
[2] 由娟.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 2011(5):189-189.
[3] 刘桂琪.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与措施[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38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