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平台建设研究

2017-07-12程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

摘 要: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而社会工作单位却苦于找不到理想的人才。为了打破“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这种尴尬局面,各个高校必须担负起主要的社会责任,打造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平台,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社会就业岗位输入复合式—技能型人才,缓解社会就业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平台建设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提升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30-01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平台建设重要性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我们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其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或者深受老板们器重的人才,似乎已经成为“俯首皆是”的普通人群中的一员。与此同时,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大学生就业难又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使得社会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言论。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引导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大学是其改变命运的一种渠道,只有真正改变其就业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的读书意识越来越浓厚,才能够让其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能够有效解决因为学生就业难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真正让大学生人才发挥其才能,让其成为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让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2 构筑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1 构建多学科课程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

多学科课程是建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平台的基础和前提,高校与教师队伍要高度重视多学科课程平台的建构过程,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笔者建议各大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多学科课程平台:首先,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下社会所需的人才标准,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不断与社会人才市场机制相适应,始终坚持提升人才质量水平;其次,要灵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了使得多学科课程构建十分顺利,高校切忌不可过于重视学院和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第三,不断优化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动态开放的系统化交叉课程平台;第四,高校要牢牢树立起“培养出复合式-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素质,设置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种类别的课程作为基础平台课程;第五,增设发展学生个性的选修课程,其学科建设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外,高校要修改学生的课程考核标准,高校要培养的不是“考试的机器”,而是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构建多学科课程平台,实现社会岗位用人标准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相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容应对各种职业,实现灵活就业。

2.2 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目前,大学生在高校学到的普遍为专业理论,这虽然能够满足社会岗位的一定需求,但是依然无法达成社会岗位的用人标准。实践能力,已经日渐成为大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实现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高校的培养人才计划适合社会就业岗位的用人标准,就要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顺利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过渡,必须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要想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应用能力,高校必须要与企业建立起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要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师资力量的重要一部分。导师要始终坚持“互动探究式”的授课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制定设计创新实验计划,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要定期带领学生进企业实习,开办企业内部的实验课堂,实验课堂的创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既可以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又给予了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运行的工作环境,增强学生对就业的理性认识,清楚了解到企业对于新员工的要求和用人标准,做好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应对准备。另外,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开展实训活动,让企业领导者作为比赛活动的裁判者,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去,真正能够学有所成,不断获得实践工作经验。

2.3 构建职业规划平台,培养创业和就业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大学生职业就业规划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唤醒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督促学生早日制定职业规划。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制定的职业规划教育尚且不够成熟,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因此,高校必须要构建职业规划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将职业规划意识贯穿于学生大学教育的始终,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校要负责建立起专门的学生就业规划指导的专门负责机构,合理统筹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制定完善的就业指导管理制度;其次,高校要建立起“导师—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困惑一一进行解答;另外,高校要从大学新生抓起,导师要结合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岗位需求,引导学生树立起适合自身的职业目标,最大化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 结语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能力体现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未来更好生活的一种保障。教师要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提升平台的构建,让学生的就业能力予以提高,让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予以了解,为学生未来的更好就业和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凤梅.专业型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以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141-142.

[2] 陈娜.信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良性互动研究[J].电子制作,2015,(03):195.

[3] 陈新亮,王立华.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选择[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5-100.

作者简介:程波(1984-),男,汉族,籍贯:山东省郓城人,學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