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进程
2017-07-12赵楠楠
赵楠楠
(淮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安徽淮北235000)
“不过”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进程
赵楠楠
(淮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安徽淮北235000)
“不过”作为动词短语,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在语音和语法意义的作用之下,副词“不过”在春秋时期出现,并由此开始了其语法化历程。副词“不过”的语法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其语法化过程中,“不过”的动词性逐渐减弱,其后的成分谓词性逐渐增强。并且在主观化的作用之下,“不过”最终语法化为连词。
不过;语法化;词汇化
“不过”是由副词“不”和动词“过”组成的短语结构逐步演变而来的。目前,语法学界对于“不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上古汉语中“不过”的词汇化、转折连词“不过”的语法化、现代汉语“不过”的词汇化和主观化以及分析“不过”语法化和词汇化的重要原因这几个方面。由以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语法学界对于“不过”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以及演变机制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不过”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历程作一个详尽的分析,并对其演变机制作一个深入的探讨。
一、现代汉语“不过”的语法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把“不过”解释为:一是副词,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二是副词,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三是连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对“不过”的解释并不详尽。通过语料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不过”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不过1”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不”是副词,修饰动词“过”,“不过1”的语法意义可分为两种,分别是“不超过”和“不通过”,后面经常跟名词性的宾语,如:
(1)汽车轮渡长期行走留下的一条不过18米宽的沟渠是目前汽车轮渡通行的唯一通道。(新华社2003年12月份新闻报道)
(2)这个女孩儿我在后台看过几次,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画眉眼、瓜子脸,刁精刁怪的,是一个很叫人怜的女娃子。(白先勇,《玉卿嫂》,上海音乐出版社,1986年。)
(3)为南方其他商周遗存的分期断代确立了年代学标尺,推翻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旧说。吴城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年百项考古发现。(新华社2003年12月份新闻报道)
例(1)和例(2)中的“过”是“不超过”的意思,例(3)中的“过”则是“越过”的意思,以上三个例子中的“不过”表示的都是一个比较实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一句法环境中,“不”和“过”各自充当一定的语法成分,并且有着各自的语法意义。在形式上,“不过”是一个词组,中间可以插入其它成分,例如“一定”,以上三个例句中插入“一定”之后,即“不一定过18米宽”“年纪不过十七八岁”以及“商文化不一定过长江”,插入之后的句子都是成立的。
第二,“不过2”已经凝固成表修饰作用的副词,分为两类,一类表“仅仅,只”的语法意义。这时的词义范围已经缩小。如:
(4)我为我无法同他们交流有些苦恼。我当然也知道我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好奇的旅游者。而我跑到这山里来又为的什么?(高行健,《灵山》,台湾联经出版社,1990年。)
(5)秀莲,你不过是个唱大鼓的,是琴珠第二。你当你是谁哪?是谁?你有什么打算?(老舍,《鼓书艺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例(4)和例(5)中的“不过”意为“仅仅,只有”的意思,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意义较前3例则变得比较虚灵。
另一类则附着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如:
(6)必须有一些吸引人的内容在上面,如果有很多吸引人的内容就最好不过了。这些内容有魔力令人停下来,专心地读一读。(《卓越媒体的成功之道: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作家出版社,2008年。)
(7)本来是行伍出身的,刚退了下来,人是再老实不过了,舅妈颇为赞许道,整天一声不响,就会闷着头做事。(《白先勇小说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例(5)和例(6)中的“不过”则经常附着在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后,与“最”“再”组成“最/再……不过”这一结构,这一结构也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但这一感情色彩则大多表示积极意义。在句中,经常作定语或者状语。
第三,“不过3”是一个连词,表示转折和补充,位于两个段落或句子之间。如:
(8)经按我们预想的控制住了,不过这第二阶段对人的体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化疗杀癌细胞也杀好细胞,剂量一大,我担心你父亲的身体承受不了啊!(六六,《双面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9)妈生日的时候把钱拿出来给妈妈买了双很漂亮的鞋子,妈妈很高兴,不过,过两天他哭着跟妈妈说他没钱买游戏卡了,因为钱被妈妈花掉。(六六,《温柔啊温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例(7)和例(8)中的“不过”都是表转折的连词,经常出现在分句的句首,前后句所表达的句意相反或相对。
由此可见,《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并没有把偏正短语结构的“不过”作为其中的义项,但在现代汉语中,偏正短语“不过”使用的频率还很高。
二、“不过”的词汇化历程
“不”和“过”两词连用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连用,《周易》中发现以下两个用例:
(9)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进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周易·易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周易·系辞上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例(9)和例(10)中的“不过”都是动词短语,副词“不”修饰动词“过”,对“过”这一动词行为进行否定。例(9)中的“不过”意为“不超过”,例(10)中的“不过”则意为“没有差错”。
到了春秋时期,作为动词短语的“不过”和作为副词的“不过”已经同时出现,例如:
(11)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国语·晋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2)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国语·周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3)侨闻之,昔者鮌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国语·晋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4)先君庄王为刨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国语·楚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例(11)和例(12)中的“不过”都是动词短语,意为“不超过”。例(13)和例(14)中的“不过”则已经凝固成副词。判断例(11)和例(12)中的“不过”是短语,原因是:第一,“不过”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插入副词“一定”,这两句话也是成立的,而例(13)和例(14)中的“不过”则已凝固成词,中间不能插入任何成分。第二,“不”和“过”所组成的短语是明显的偏正结构,并且“不过”这一短语的意义(不超过)是在“不”和“过”(超过)的组合中得到的。
根据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动词短语“不过”和副词“不过”在所发现的语料中是同时出现的,但是不能据此说明动词短语“不过”和副词“不过”之间并无源流关系,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上古汉语的词汇主要是以单音节的词汇为主,双音节的词汇很少,双音节的复音副词更少,所以副词“不过”就不可能出现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1]。第二,副词“不过”的语法意义比较抽象和虚灵,而短语“不过”的意义则比较具体实在,较抽象的词大多是由语法意义较具体实在的词或短语发展而来的。沈家煊认为,词语的意义由实在而变得虚灵,这是语义顺其自然演变的一般倾向,这一演变往往(但不一定)使词语的形式由复杂而变得简单[2]。因此形式简单的副词“不过”应该是由语法意义比较具体实在和形式比较复杂的短语“不过”发展而来的。第三,作为偏正结构的“不过”,是对动词“过”的否定,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肯定或否定的对应关系。但在其发生词汇化之后,“不过”变成副词,“不”和“过”之间的句法关系则变得比较模糊,并且没有了与之相对应的肯定形式,“不”和“过“已经是“不过”这个词的构词成分了,“不过”则构成了一个意义上独立的词汇单位[3]。因此,认为副词“不过”是由短语“不过”发展而来的,只是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短,所掌握的文献材料不足以显示此发展过程。
三、“不过”的语法化历程
“不过”的语法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从偏正短语“不过”到副词“不过”,再由副词“不过”到连词“不过”。
(一)“不过”语法化为副词
由“不过”的词汇化历程推断证明,发现副词“不过”是由偏正短语“不过”虚化而来的。副词“不过”在先秦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开始了其语法化的历程,主要表现在“不过”在谓语前充当修饰成分,表轻微的转折,对所表示的事物或行为状态进行限制。
副词“不过”的语法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偏正短语“不过”与名词和名词短语结合,意为“不超过”,“不超过”是指不超过某一范围,例如:
(15)靖公享之,俭而敬;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天有成命》。(《国语·周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例(15)中的“不过郊”的语法意义就是“不超过城郊”的范围。
第二阶段,“不过”开始和确数以及确数短语相结合,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的确切数量,这类宾语除了带有范围的语义特征之外,还增加了数量小的语义特征,这类语义特征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例如:
(16)献公曰:“臣敢奏爵以听命。”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凡荐与羞者,小膳宰也。(《仪礼·燕礼》,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年。)
(17)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庄子·杂篇》,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
从以上两个例句中可以看出,“不过”和其后的确数短语构成修饰关系,并且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但在这一阶段,“不过”还是动词短语。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中,并且在语义吸收的作用之下,“不过”的基本语义“不超过”开始发生变化直至逐渐消失,其谓词性也在逐渐减弱,而其后的确数和确数短语的谓词性功能在不断加强。这就开始涉及到重新分析机制中边界的改变,“不过+确数短语”可分析为“不+(过+确数短语)”,也可分析为“(不过)+确数短语”。
第三阶段,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使得重新分析产生的新的语法格式逐渐扩展到整个语言中。“不过”开始和约数以及约数短语结合(约数短语和确数短语相对,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的约数),其句法功能逐渐扩大。至此,“不过”已经由动词短语凝固成词,并且在句中担任修饰语的成分,其后的约数短语逐渐上升到谓语的位置,“不过”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了双音节副词,表示“仅仅”的意思。例如:
(18)对曰:“我远于陈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陈氏。(《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
(19)雒阳虽有此固,国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狭,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史记·留侯世家》,中华书局,2006年。)
例(18)和例(19)中的“不过”已经凝结成副词,修饰其后的作谓语的约数短语。
此后,在类推机制的不断作用下,句法功能逐渐扩大,“不过”最终和动词以及动词短语相结合。
(二)“不过”语法化为连词
连词“不过”是由副词“不过”逐渐虚化而来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说“不过”表“补充、修正上下文的意思”或“补充通上文相对立的意思”,是个表话语转折的连词,主要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对上半句加以限制或修正[4]。副词“不过”表轻微的转折,对所表示的事物或行为状态进行限制。
根据对语料的分析发现,连词“不过”在北宋时期才少数出现,例如:
(20)第一埽水信未断,然势必杀半。压第二埽,止用半力,水纵未断,不过小漏耳。第三节乃平地施工,足以尽人力。(《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1)倘不能然,虽复下帷针股,蹑履从师,止可博闻强识,不过为土龙乞雨,眩惑将来。(《南北朝杂记》,中华书局,1991年。)
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不过”均是连词,主要有以下两个依据:一是“不过”已经不再充当句子的谓语,为其语义虚化提供了可能;二是“不过”的句法位置已经移至句首。连词“不过”在南宋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在《朱子语类》中,例如:
(22)缘他见圣人用处,皆能随事精察力行。不过但见圣人之用不同,而不知实皆此理流行之妙。(《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
(23)而今大诰大意,不过说周家辛苦做得这基业在此,我后人不可不有以成就之而已。(《朱子语类》,卷第七十四,中华书局,1986年。)
副词“不过”发展至连词,在意义方面,从限定义发展至转折义,是由于“主观化”的作用。“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总是不断把说话的目的、动机、态度和情感传递给对方。一些常用的包含主观性的词语经过反复运用,最终凝固下来,形成主观化的表达成分。”[5]“不过”就是经历这样的演变。最初,“不过”是动词短语,表示“不超过”,在词汇化为副词之后,则明显带有限定义的主观色彩,从逻辑上说,这种限定义也带有轻微的转折义,并且“不过”大都处在句首的位置,随着这种用法逐渐增多,“不过”的转折意义逐渐形成,直至北宋时期,连词“不过”开始出现,由此体现了“不过”从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的主观化过程。
结语
“不”和“过”隶属两个不同的词性,“不”是副词,“过”是动词。“不过”作为动词短语,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在语音和语法意义等的作用之下,副词“不过”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并由此开始了其语法化历程。根据对“不过”的历史发展线索的梳理,把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表示如下:
通过对“不过”历时语料的分析和词汇化语法化历程的探讨,较为合理地证实了笔者的论点。
[1]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0-94.
[2]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0-36.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4):1-5.
(责任编辑:杨燕萍)
The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Conjunction“Buguo”
Zhao Nannan
(Language Research Institute,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China)
“Buguo”as a verb phrase,first appeared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under the phonetic and grammatical meaning,the Adverb“Buguo”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and thus began its grammaticalization.Adverb“Buguo”the process of 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 the process of its grammaticalization,the verbal of the“Buguo”is gradually weakening and then gradually enhanc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rt of speech.And under the function of the subjective,finally,“Buguo”grammar lize a conjunction.
Chinese word“Buguo”;lexicalization;grammaticalization
H146
A
1672-7991(2017)01-0108-04
10.3969/j.issn.1672-7991.2017.01.018
2017-01-10;
2017-03-02
赵楠楠(1992-),女,安徽省淮北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