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7-12袁艳红
袁艳红
(内乡县人民医院 河南 南阳 47435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袁艳红
(内乡县人民医院 河南 南阳 47435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FSH、LH、PRL、E2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者FSH、PRL、E2、LH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在适龄妇女人群中发病率为10%~15%,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和月经周期紊乱,少数可引起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EMS可浸润转移至其他部位,极易复发[3],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早期多用于终止妊娠和紧急避孕,随着对米非司酮研究的深入,发现该药物虽不具有性激素活性,但与子宫内膜孕酮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促进孕酮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研究报道,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好,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子宫内膜途径,从而缓解症状。本研究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今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痛经35例,月经不规律33例,性交痛12例,患者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29.2±4.5)岁,病程5~37个月,平均病程(17.2±3.4)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EMS诊断标准,排除子宫腺肌病、妊娠及米非司酮过敏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上海华联制药,国药准字:H10950202)治疗,规格25 mg,于月经后第1天开始口服,1片/(次·d),连续治疗4~6个月。
1.3 评价标准 观察药物治疗效果,根据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判定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主要症状包括痛经、月经不规律、性交痛、盆腔结节。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测定用药前、用药6个月后患者血清FSH、LH、PRL、E2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治愈5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5%(79/80)。
2.2 激素变化情况 治疗6个月后患者FSH、PRL、E2、LH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米非司酮治疗后,共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腹泻1例,皮肤瘙痒1例,低热1例,总发生率为6.25%。
表1 治疗前后FSH、LH、PRL、E2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EMS多发生于适龄生育妇女,患者主要表现为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等,病情严重者可引起不孕。该病具有较强的激素依赖性和侵袭性,患者子宫内膜细胞黏附至腹膜等部位,并侵入间皮细胞层进行种植,引起炎性细胞聚集,刺激周围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内膜细胞增殖,极易复发。由于大部分患者处于生育年龄,不易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抗孕激素,广泛应用于各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米非司酮可促进孕酮与糖皮质受体结合,且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也有较好的亲和性。患者服药1 h后可发挥药理作用,25 h后药效即下降到药物半衰期,副作用小,不发生药物蓄积反应,血液稳态浓度高,同时该药物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对于很多妇产科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米非司酮可结合下丘脑、垂体、卵巢及子宫内膜孕酮受体,抑制卵泡发育成熟,减少孕激素和雌激素分泌,引起子宫内膜萎缩,进而导致患者闭经,有效减轻盆腔疼痛。本研究显示,米非司酮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FSH、PRL、E2、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米非司酮抑制性腺轴的作用明显,可有效改善盆腔微环境,抑制内膜腺体增生。同时研究显示该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6.25%,证实了米非司酮治疗EMS的安全性。本研究对米非司酮临床疗效观察周期较短,应用单一剂量治疗无法深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该药物作为一种治疗EMS的新型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杨琴.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48):52-53.
[2] Hu L,Li L A,Li Y,et al.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 pneumoperitoneums on en-dometriotic lesions[J].Arch Gynecol Obstet,2012,286(2):389-393.
[3] 于玲,田永杰.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2):79-83.
R 711.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8.100
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