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区 护 理 学
2017-07-12王志稳
王志稳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083)
·讲 座·
社 区 护 理 学
王志稳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083)
社区护理; 发热; 疼痛
Community care; Fever; Pain
社区常见症状护理
1 发热
发热是社区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腋下温度超过37 ℃,或口腔温度超过37.5 ℃,即称为发热。快速筛查发热的病因,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对促进病人舒适、及时得到诊治、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1.3 判断是否需要转诊 对可疑为传染性疾病、病情危急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应及时进行转诊。
1.3.1 可疑为传染性疾病 例如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肺炎、甲型H1N1型流感、伤寒、手足口病等,应尽快转诊到指定医院,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并控制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1.3.2 需进一步诊治者 如病情危急、原因不明的发热、使用降温措施3 d以上发热仍无明显好转者,应尽快将病人转诊到上级医院,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1.4 社区对症处理 对普通的发热病人,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除遵医嘱进行对因治疗外,应积极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降低体温、提高舒适度。
1.4.1 采取降温措施 对高热或持续发热者,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尤其是婴幼儿,以避免发生高热惊厥。一般体温超过38.5 ℃时,应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但需注意,发热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若体温不太高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不急于降温,以免掩盖症状而延误诊治。
1.4.1.1 物理降温 包括局部和全身冷疗。局部冷疗常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等,置于前额、枕部;全身冷疗可采用温水拭浴、乙醇拭浴。婴幼儿首选温水拭浴,尽量不用酒精拭浴,因其皮肤薄嫩,可吸收部分酒精;若用酒精拭浴,应将酒精稀释一倍(浓度为30%左右)。
1.4.1.2 药物降温 常用退热药有4种剂型:口服片剂或溶液、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经肛门使用的栓剂。居家使用最多且最安全的是口服剂型,常用的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除孕妇外,各个年龄段都可服用。婴幼儿常用退热药有美林混悬液、小儿百服宁滴剂、泰诺林混悬滴剂、退烧贴等。有些退热药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应注意用量,最好间隔4~6 h以上。
1.4.2 促进舒适
1.4.2.1 休息 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热者应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少量活动。
1.4.2.2 环境 室温在18~25 ℃,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忌门窗紧闭,但避免对流风。对伴有寒战的病人注意保暖。
1.4.2.3 保持皮肤干燥与清洁 退热期病人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1.4.2.4 协助病人漱口 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4.3 补充营养和水分
1.4.3.1 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面片汤、鸡蛋羹、麦片糊等;宜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
1.4.3.2 饮水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 500~3 000 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2 疼痛
2.1 评估疼痛的特点和伴随症状 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和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影响疼痛的因素等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从而指导对因治疗,并选择恰当的止痛措施。
2.1.1 疼痛的部位 疼痛的部位及其变化对疾病诊断非常重要,疼痛部位通常与病变脏器部位一致。评估时,可让病人在自己身上指出疼痛部位,询问疼痛部位有无变化,有无牵涉痛,如心绞痛可牵涉至左肩和左前臂内侧;胆囊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胰腺痛可牵涉至左腰背部等。如有多处疼痛,应了解疼痛是否同时发生,是否对称,它们之间有无联系。
2.1.2 疼痛的性质 可分为刺痛、灼痛、钝痛、隐痛、绞痛、牵拉痛、痉挛痛、压痛等,尽量引导病人描述清楚,以协助诊断。
2.1.3 疼痛的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四级,见表1。
表1 疼痛程度分级
可通过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病人的表情和动作、进行体格检查等方式评估疼痛的程度,也可应用下列疼痛评估工具。(1)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用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将一条直线等分10段,按0~10分评估疼痛程度。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此评分法适用于疼痛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见图1。(2)文字描述评分法(Verbal descriptors scale,VDS):将一条直线等分成五份,每个点用相应文字描述疼痛的程度,分别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无法忍受的疼痛”。病人可根据自身疼痛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描述。见图2。(3)面部表情测量图:如图3,六个面孔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让病人从中选择一个面孔来代表自己目前的疼痛感受。见图3。
图1 疼痛的数字评分法
图2 疼痛的文字描述评分法
图3 疼痛面部表情测量图
2.1.4 疼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包括疼痛发生的急缓、是间歇性还是持续性、持续的时间、有无周期性或规律性。按照疼痛的起病急缓和持续时间,可分为以下几种。
2.1.4.1 急性疼痛 疼痛突然发生,有明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较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可见于急性感染、出血等病变,如急性腹痛、胸痛等。
2.1.4.2 慢性疼痛 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具有持续性、顽固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较难控制。可见于肿瘤、颈椎病、胃痛、神经性头痛、腰背痛、慢性炎症等。
2.1.5 影响疼痛的因素 包括诱发、加重、减轻疼痛的因素,采用了哪些止痛措施,效果如何等。
2.1.6 伴随症状与体征
2.1.6.1 头痛 (1)伴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或全身感染。(2)伴恶心、呕吐:常见于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青光眼等)或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如脑血肿、脑瘤等),严重者可出现喷射性呕吐。(3)伴脑膜刺激征阳性:常见于脑膜炎、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2.1.6.2 胸痛 (1)肺、胸膜病变常伴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肺癌、肺梗死可伴少量咯血。(3)食管病变多伴吞咽困难。
2.1.6.3 腹痛 (1)伴发热:常见于腹腔脏器炎症。(2)伴黄疸:多见于肝、胆、胰疾病。(3)伴血尿:多见于肾、输尿管结石。(4)伴休克:常见于急性腹腔内出血。
(待续)
王志稳(1976-),女,河北,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心理能力评估
R473.2
A
10.16821/j.cnki.hsjx.2017.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