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7-07-12徐安书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胃穿孔大部修补术

徐安书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云南 曲靖 655000)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徐安书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 对比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60例),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B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分析。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统计复发率。结果A组的平均手术时长为(43.68±7.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4.31±9.28)mL,平均住院天数(8.51±2.43)d。B组则分别为(123.54± 17.23)min、(138.24±14.97)mL、(16.76±3.51)d。A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术后出现术后感染3例,ARDS1例,脓毒症休克2例。B组术后感染9例,十二指肠残端瘘4例,脓毒症休克3例,ARDS1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术后1个月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6、12个月的复发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较好,但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复发率更低,两种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急性胃穿孔

急性胃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1]。发病时常常会出现胃酸甚至是食物残渣进入腹腔,引起腹腔的急性炎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它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需要紧急处理。针对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目前以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为主[2]。但两种术式该如何选择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的问题。本文针对两种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情况对比(±s)

?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对比[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照双盲原则,用计算机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6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急性穿孔<36 h,年龄18~65岁,无严重心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以对本试验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A组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3.45± 10.57)岁;穿孔时间0.5~36 h,平均(11.32±1.42)h;其中合并溃疡病病史的患者有31例,合并高血压的10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B组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2.11±9.54)岁;穿孔时间1~36 h,平均(10.14±2.22)h;其中合并溃疡病病史的患者有28例,合并高血压的11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穿孔时间、溃疡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A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具体方法为:硬脊膜外麻醉后,采用右上腹直肌切口,探查穿孔部位,对穿孔部位进行冲洗后,用丝线进行穿孔灶全层缝合,用大网膜覆盖于穿孔处,并结扎固定,必要时置引流管引流。

B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具体方法为:硬脊膜外麻醉后,采用同样的切口找到穿孔部位后,彻底清除腹内及胃周的食物残渣或积液,切除穿孔远端的胃组织,根据残余胃的多少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胃空肠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分析。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统计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测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值<0.05时认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在院期间情况比较:见表1。A组的平均手术时长为(43.68 ±7.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4.31±9.28)mL,平均住院天数(8.51±2.43)d。B组则分别为(123.54±17.23)min、(138.24± 14.97)mL、(16.76±3.51)d。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出现术后感染3例,ARDS1例,脓毒症休克2例。B组术后感染9例,十二指肠残端瘘4例,脓毒症休克3例,ARDS1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P<0.05)。

2.2 两组随访情况比较:见表2。A组术后1、6、12个月随访的复发总人数分别为1例(1.67%)、7例(11.67%)、13例(21.67%)。B组分别为0例(0.00%)、1例(1.67%)、3例(5.00%)。A、B两组术后1月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6、12个月的复发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

3 讨 论

胃穿孔患者多有溃疡病史,部分患者有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病史。患者在穿孔发生前常有溃疡症状加重或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当急性胃穿孔发生时,大量胃液甚至是食物残渣进入腹腔内,胃酸及食物中的刺激物接触腹膜可产生化学性腹膜炎,患者常出现突发的、剧烈的、刀割样腹痛,迅速波及全腹,若不能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是休克[3],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保守药物治疗已经基本被摒弃,只有发现时间小于6 h的、空腹穿孔、症状较少的情况才可能考虑暂时保守治疗,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法。而且,术后的处理,比如胃肠减压、禁食等对患者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两种主要手术方法。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与劣势。单纯修补术的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于穿孔时间较短(<24 h)、腹部症状较轻、无幽门梗阻、基础溃疡症状轻的患者较为试用。但由于手术并没有根治溃疡,术后需要继续服用治疗溃疡的药物,且复发率较高,甚至有研究指出其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4]。本研究显示,在术后12个月时的复发率就达到了21.67%。

胃大部切除术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切除溃疡穿孔部位,而且可以通过切除胃组织,减少胃酸分泌,从而达到预防胃溃疡及穿孔复发的目的。但该手术操作流程复杂,术后恢复慢,对患者伤害较大,可能影响到患者未来的消化功能。所以一般在患者症状较重、合并有幽门梗阻或出血时,常选用胃大部切除术[5]。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胃大部切除术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单纯修补术。这表明单纯修补术的手术效果及资源花费低于胃大部切除术。但该手术方式术后复发溃疡及穿孔的概率较高,往往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而且术后需要继续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对于有长期溃疡史、穿孔较大或穿孔位置不佳以及胃癌的患者则应首选胃大部切除术。

总而言之,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胃穿孔上各有千秋,在临床操作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需要确定术式。两种术式的最终目的都是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1] 何劲松,李利发,张井潇,等.国内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在良性胃穿孔患者中应用的Meta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493-499.

[2] 苏红波.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对比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422-1423.

[3] 李丽红.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分诊探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1):2993-2994.

[4] 叶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腹症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514-515.

[5] 向宏畔,胡智强,陈群芳,等.上腹部术后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51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75-78.

R573

B

1671-8194(2017)14-0164-02

猜你喜欢

胃穿孔大部修补术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老年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