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07-12刘金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癌栓脉管肌层

刘金梅

(建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盐城 224700)

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金梅

(建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盐城 224700)

目的 分析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以患者年龄、宫颈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程度、子宫是否受累、脉管是否出现癌栓作为自变量并赋值,以术后5年期存活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行回归性分析,总结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因素。结果 在上述病例中,处于ⅠⅠb期、低度分化、存在脉管癌栓、伴随深度肌层浸润、肿瘤直径>4 cm、子宫受累患者所占比率更高(P<0.05)。结论 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子宫受累、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脉管癌栓是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须引起足够重视。

宫颈癌;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宫颈癌是妇科发生较多、危害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宫颈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1]。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发展较快[2],但在临床中,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因素仍然较多,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等均与开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术后生存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目前对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较少[3],本文以64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情况为依据,分析、总结了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女性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宫颈癌分期、病理类型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后随访资料真实、完整。本组术后随访时间在3~6年,平均(4.4±1.0)年,患者年龄在34~71岁,平均(56.7±2.3)岁,病程1~10年,平均(4.9±1.5)年,Figo分期,Ⅰb期12例,Ⅱa期=38例、Ⅱb期=14例,病理类型,鳞癌49例、其他15例。术后5年总体存活率81.2%(52/64),分期:Ⅰb期100.0%(12/12)、Ⅱa期84.2%(32/38)、Ⅱb期42.9%(6/14);病理类型:鳞癌81.6%(40/49)、其他80.0%(12/15);年龄,≤40岁88.9%(16/18),>40岁78.3%(36/46);肿瘤大小,直径≤4 cm为91.9%(34/37),直径>4 cm为66.7%(18/27);分化程度,高度分化89.7%(35/39),低度分化68.0%(17/25);肌层浸润程度,浅层浸润91.7%(22/24),深层浸润75.0%(30/40);子宫受累,否93.7%(15/16),是77.1%(37/48);脉管癌栓,否88.0%(44/50),是57.1%(8/14)。

1.2 手术及治疗方法:本组64例病例均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淋巴结盆腔清扫,入室后取截石位,消毒铺巾,麻醉后采用三孔法作穿刺并置入腹腔镜,充气腹,在内镜引导下探查子宫附件、结扎子宫静脉、电凝切除附件韧带、全子宫和溃疡、结节、糜烂等病变组织、继续游离并反折腹膜、缝合创口、实施消毒、完成手术。在术后2~3周实施盆腔放疗,剂量35~45 Gy,并辅以PM方案化疗。

1.3 Logistic模型构建:①模型构建:通过文献检索,将临床资料中的年龄、宫颈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程度、子宫是否受累、脉管是否出现癌栓作为自变量,将上述因素所对应的术后五年存活率作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②自变量赋值:年龄,≤40岁=0,>40岁=1;宫颈癌分期,Ⅰb期=1,Ⅱa期=2、Ⅱb期=3;肿瘤大小,直径≤4 cm=0,直径>4 cm=1;分化程度,高度分化=0,低度分化=1;病理类型,鳞癌=0,其他=1;肌层浸润程度,浅层浸润=0,深层浸润=1;子宫受累,否=0,是=1;脉管癌栓,否=0,是=1,应用统计软件对上述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导入赋值条件及对应存活率得到分析、筛选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通过检索文献收集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可能性因子,将上述因子作自变量赋值,以不同赋值条件所对应的五年存活率作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回归分析,逐个筛选相关性变量,以P>0.05作为剔除水准。

2 结 果

对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年龄、病理类型为非相关性因素(P>0.05),宫颈癌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子宫受累及脉管癌栓与术后5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5),肿瘤分化程度则与术后五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5)。见表1。

3 讨 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复发率低、利于恢复等应用优势,又兼具诊治功能,因此在临床中备受医患青睐。子宫切除术+淋巴清扫作为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案,虽然对于宫颈癌(特别是早期宫颈癌)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但在预后方面,宫颈癌术后的生存期因个体具有较大的差异(五年期存活率一般在50%~90%)[4],这也提示除了宫颈癌分期外,还存在能够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因素,研究表明,患者因素(如种族、年龄)、病理因素(如病理类型、病变特征)等均能影响宫颈癌预后[5]。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尚缺少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6]。本研究以6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宫颈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程度、子宫是否受累、脉管是否出现癌栓作为自变量,以术后5年期存活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子宫受累、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脉管癌栓是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表1 宫颈癌手术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在实施宫颈癌手术前,应结合患者的肿瘤情况、病理状况制定手术方案,以便能够控制肿瘤体积、分化程度;而在术后,也应加强护理、用药以预防脉管癌栓、肌层深层浸润发生,从而降低不良预后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

[1] 邓鹃.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9):71.

[2] 黄玉华,熊国平.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HPV亚型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3):2113-2115.

[3] 陈丽贤,邹红玲,陈历排,等.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6):770-772.

[4] 叶惠荣,范良生,邓志校,等.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3710-3713.

[5] 叶旭彬,唐莉,叶建明,等.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预后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16-118.

[6] 张斌,侯智勇,吴明秀,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广泛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5,19 (3):224-226.

R737.9

B

1671-8194(2017)14-0139-02

猜你喜欢

癌栓脉管肌层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揭示肾癌和癌栓肿瘤微环境差异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ⅠB~ⅡA期宫颈癌发生脉管癌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