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2017-07-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错位

刘 锋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贵州 兴义 562400)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刘 锋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贵州 兴义 562400)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取俯卧位,将患侧前臂悬于床边,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后分别从内外侧或从外侧行克氏针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75 min。全部患者闭合复位均获得成功。36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36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肘关节内外翻畸形,未发生尺神经、桡神经损伤。患侧肘关节伸直-15°~5°,平均-5°;患侧肘关节屈曲105~140°,平均126°。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landⅡ、Ⅲ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复位良好,手术疗效确切。

闭保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肘关节损伤。对于GarlandⅠ型多采用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而目前对于GarlandⅡ、Ⅲ型多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landⅡ、Ⅲ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36例,观察术后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0~13.0岁,平均6岁3个月。左侧17例,右侧19例。骨折按Garland分型:Ⅱ型14例、Ⅲ型22例。受伤距手术时间为1~3d,平均1.6 d。均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无尺神经及桡神经损伤,未合并血管损伤。

1.2 手术方法:全麻或臂丛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C臂透视手法整复,先复位侧方错位,然后矫正前后和旋转错位。整复后达到功能复位。远断端旋后错位,整复后前臂放在旋前位;相反,前臂放在旋后位,屈肘90°。各用1枚直径1.0 mm克氏针从内外侧与肱骨干成50°钻入,穿透对侧的骨皮质,尺偏的骨折,钻入骨折线时,用力把远骨折端外翻后再进针。内上髁进针应避开尺神经。针尾放在皮外折弯、剪断。活动肘关节,了解骨折稳定性。术后上臂石膏托保持屈肘90°,前臂放在中立位固定2周,4周后视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克氏针。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一般3 d肿胀减轻可出院。

1.3 观察指标:随访拍摄肘关节正侧位放射片,骨愈合时间,肘关节有无畸形,屈伸活动度。

2 结 果

本组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75 min。全部患者闭合复位均获得成功。36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36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肘关节内外翻畸形,未发生尺神经、桡神经损伤。患侧肘关节伸直-15°~5°,平均-5°;患侧肘关节屈曲105°~140°,平均126°。图1为术前正侧位片,图2为术后正侧位片。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2-3]对患肘功能评价,优24例:丢失携提角及肘关节伸屈功能在0°~5°;良7例:丢失携提角及肘关节伸屈功能在5°~10°;可4例:丢失携提角及肘关节伸屈功能在10°~15°;差1例:丢失携提角及肘关节伸屈功能>15°。优良率为90.0%。

图1 术前正侧位片

图2 术后正侧位片

3 讨 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为肘关节常见骨折,占肘部骨折的30%~40%[1],多集中在10岁以下,常合并神经及血管损伤,如果处理不佳,可能会出现关节障碍、关节畸形及缺血性挛缩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分型为伸直型和屈曲型,而国外采用Garland分型。GarlandⅠ型为非移位骨折,Ⅱ型位部分移位,Ⅲ型为完全移位的骨折。此分型对于治疗指导意义更佳。对于GarlandⅠ型多采用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而目前对于GarlandⅡ、Ⅲ型多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单纯石膏固定,肿胀消退后骨折再错位,反复手法复位可能造成骨折端卡压软组织,骨不连及功能障碍。在畸形位置愈合,骨痂过度生长,持续肿胀,外固定时间长,不能早期屈伸活动,造成关节僵硬。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在C臂透视下复位,完全纠正远骨折断端的内旋(旋前移位)、及内移(尺偏移位),尺偏骨折手法整复,使远断端外翻状态下穿克氏针固定,可以预防肘关节内翻的发生。克氏针采用交叉固定,4周内石膏托外固定,4周后去除石膏早期锻炼,骨折不再错位,肘关节屈伸恢复良好。针尾留在皮外,拔除克氏针方便,不用麻醉及住院即可拔出。本组3例出现针孔感染,换药及引流,感染恢复,骨愈合良好。所以此手术需注意细节,需要透视确认。此研究中1例较差的为尺侧塌陷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于尺侧骨质粉碎,拔出克氏针后出现了复位丢失,轻度的肘内翻畸形,对于此型骨折可延长固定时间联合复位时遗留外翻。

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的方法;对于开放骨折、陈旧的骨折、合并血管或者神经损伤者,应开放复位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适应证:①儿童Gar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②反复整复骨折端不稳定者;③石膏固定后骨折再错位者。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无需特殊器械,普通C臂透视下也可开展。但也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反复X线照射等不利,对于肿胀明显的及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不适合。

总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landⅡ、Ⅲ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复位良好,手术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但此研究样本量较小,尚缺乏长期随访结果。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421.

[2] 杨建平,刘宝琨,张质彬,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1):659-661.

[3] Flynn JC,Matthews JG,Benoit RL.Blind pinning of displace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sixteen years′experience with longterm follow up[J].J Bone Joint Surg(Am), 1974,56(2):263-272.

R683.41

B

1671-8194(2017)14-0046-02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错位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有趣的错位摄影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教育”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