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重度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鼻声反射的临床研究

2017-07-12王勇懿兰海燕姬文静杨力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鼻窦炎鼻腔内镜

王勇懿 彭 华 杨 龙 兰海燕 姬文静 杨力群

(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云南 保山 678000)

中重度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鼻声反射的临床研究

王勇懿 彭 华 杨 龙 兰海燕 姬文静 杨力群

(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 应用鼻声反射技术对中重度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91例确诊为Ⅰ、Ⅱ期以上慢性鼻窦炎在我科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4周使用鼻声反射仪器检测手术治疗前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CSA),鼻腔容积(NV)及鼻气道阻力(NAR)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鼻声反射检查显示MCSA、NV增加,NAR降低,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鼻声反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检查,可以得到更为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鼻声反射;慢性鼻窦炎;疗效评价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临床常多发病,在临床分期Ⅱ期以上即可称为中度或重度鼻窦炎,临床症状以长期或反复的鼻塞、头痛、流脓涕、记忆力下降等为主,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临床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同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长期以来,在FESS手术之后,医师主要凭借个人经验,单纯通过鼻内镜检查来判断手术的效果,缺乏客观性。因此,我们在鼻内镜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鼻声反射的方法,通过所得到的数值可以更为全面客观地对FESS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及评价,对临床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Ⅰ型Ⅱ期以上,排除既往有鼻科手术史,无鼻息肉,依从性较好,并且有术后1月复诊意愿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3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36.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FESS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根据鼻窦CT提示的病变范围进行上领窦、前后筛窦,额窦及蝶窦开放术、鼻腔扩容术或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按照FESS术后标准程序,用主要成分为2% NaCl的专用鼻腔洗剂进行鼻腔冲洗、并辅以鼻喷糖皮质激素及口服大环内脂类药物,术后4周复查并评估手术效果。

1.2 检测方法

1.2.1 鼻声反射设备采用英国吉姆A1型声反射鼻测量系统。测试在安静的专业测试间进行,环境噪声<25 db,室温20~25 ˚C,相对湿度40%~70%。检查前2 h内,不应用任何血管收缩剂。受试者提前15 min进入测试间静坐等待,并对受试者详细讲解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或配合的事项。测试开始时让受试者取端坐位,将鼻腔探头与鼻孔接触,检测者根据患者不同的鼻孔形状变换鼻腔探头的角度,确保探头与鼻孔之间的密闭性,同时保证避免鼻翼受压变形。或者也可以采用面罩方式进行检测,即用鼻塞堵住一侧鼻孔,确保不漏气后,让患者或者检测者用与鼻声反射主机导线相连的专用面罩完全罩住口鼻部分,用未堵塞的一侧鼻腔呼吸进行测试。在测试之前先让患者经鼻平静呼吸以检查是否漏气,检查完毕确定达到密闭标准后,在左右鼻腔分别进行测试,记录鼻腔最小横截而积(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MCSA)、鼻腔容积(nasal volume,NV)及鼻气道阻力(nasal airwayresistance,NAR)等参数。以上测试均由经过严格规范化培训并且经验丰富的同一位技师完成。

1.2.2 鼻内镜检查:采用全套鼻内镜成像系统进行检查。检查前10 min分别用1%麻黄素及2%丁卡因液交替鼻腔喷雾收缩鼻黏膜及表面麻醉,充分暴露中下鼻甲及鼻道。主要观察各个术腔及各鼻窦的开口情况、引流情况以及术腔有无粘连、渗出、水肿、囊泡增生和术腔的上皮化程度等情况。

1.3 疗效判断:在第4周复查,再次行鼻声反射检查了解鼻腔容积及阻力变化情况时,根据测算出的鼻腔最小截面积(MCSA)、鼻腔容积(NV)鼻气道阻力(NAR)数值,和术前检测的同类型结果进行比对,并且对结果数值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结合鼻内镜下术腔愈合情况,评定临床疗效。

2 结 果

2.1 鼻声反射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通过鼻声反射检测系统观察的MCSA、NV和NAR的变化,见表1。

表1 9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术后鼻声反射检查及统计(±s)

表1 9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术后鼻声反射检查及统计(±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

2.2 传统术后评估:①患者主诉:所有患者均自述术前症状消失或者明显改善,鼻腔通气良好。②鼻内镜检查:鼻内镜下检查只有2例患者筛窦囊泡增生稍多,1例患者上颌窦口水肿,均不影响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及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

3 讨 论

长期的鼻阻塞是慢性鼻窦炎患者就医最主要的症状和原因,这一问题在术后是否得到有效的改善不仅仅体现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同时也是从侧面映射出鼻窦引流功能重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方面以往单纯依靠鼻内镜检查,在患者复诊时询问其主观症状是否消失或者缓解,再结合医师的鼻内镜检查情况及个人经验判断疗效。鼻声反射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完善了这一问题,为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鼻塞改善情况提供了客观检测依据。

鼻声反射就是利用声波的物理反射原理对鼻腔进行精确的物理测量,静态的鼻声反射测量法是对鼻腔前部解剖学剖面的最佳描述,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气道开放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术前常规的鼻声反射检查可以让术者对患者鼻阻塞的程度和具体位置一目了然,在术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最大程度地将手术微创化,降低不必要的副损伤。在提高手术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不适感。是临床医师评估鼻腔阻塞或狭窄的位置、程度,以及评估手术后疗效的一种客观实用的检测方法。同时有学者研究也表明,NAR和NV是评价鼻阻塞症状的敏感参数[1]。

此外,由于鼻声反射要求患者配合的程度较低,即便是儿童,配合起来也很容易,加上其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等优点,因此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Hoffstein等[2]通过对该技术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变异性进行分析评价后认为:鼻声反射技术是截至目前唯一的无创、精确、既有较好的重复性又价廉的上气道面积测量方法。

我们在本次研究中使用鼻声反射仪器检测的MCSA、NV和NAR三个参数显示在本组病例中,术后所有患者的MCSA和NV较术前都明显增加,NA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患者的主观感觉基本一致,同时也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相吻合。有学者结合鼻内镜检查相关研究也显示约96.7%的患者术后NMCA和NCV较术前明显增加,N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该研究结果与鼻内镜检查结果一致[3],也同样证明了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均能准确地反映出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变化的实际情况,从客观上显示患者鼻腔通气功能状态。尤其是通过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及资料总结,为临床工作中提高慢性鼻窦炎手术的精准性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临床依据。同时这种客观的鼻腔功能检查,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术后鼻阻塞主观症状缓解不佳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不规范的操作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甚至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因此,一方面,对检查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专业培训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题。另一方面,对同一例患者,尽量由同一名技术人员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检测,也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 王秀敏,舒畅,陈建超,等.鼻声反射测量对鼻塞主客观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1):486-488.

[2] Hkffstein V,Fredberg JJ.The acoustic reflcction technique for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upper airway area[J].Eur Respir J, 1991,4(5):602-611.

[3] 陈薇,刘仲娟,叶著.鼻声反射结合鼻内镜检查评价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的疗效[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 27(21):1197-1198.

Clinical Study of Nasal Acoustic Refl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Sinusitis

WANG Yong-yi, PENG Hua, YANG Long, LAN Hai-yan, JI Wen-jing, YANG Li-qun
(Department of Eye EN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Baoshan, Baoshan 678000,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asal acoustic reflec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 91 cases diagnosed as more than Ⅰ type Ⅱ stage of chronic sinusitis endoscopic surgery in our department words Functional patients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operation using acoustic rhinometry testing before and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nasal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 (MCSA), nasal cavity volume (NV) and nasal airway resistance (NAR) chang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urgery.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ith nasal acoustic reflex after operation showed that MCSA, NV and NAR were decreased. Conclusion The use of nasal acoustic refl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e can get mor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Nasal acoustic reflection; Chronic sinusitis;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R765.4+1

B

1671-8194(2017)14-0036-02

猜你喜欢

鼻窦炎鼻腔内镜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鼻腔需要冲洗吗?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清洗鼻腔治感冒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