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017-07-12胡雨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湘南衡阳贸易

胡雨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胡雨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湘南三市(衡阳、郴州、永州)作为湖南南大门,一方面在湖南的贸易发展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和外贸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从加强其对外贸易的经济支撑度,优化调整贸易方式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加强当地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改善湘南三市的外贸现状并提高其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献计献策。

湘南三市 对外贸易 制约因素

前言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中部崛起”区域战略计划,湖南地区在这种趋势下逐 渐形成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大湘西地区和湘南地区这三个经济带。湘南三市地处湖南南大门,以其独特的交通、区位、资源和人力等优势也为对外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政府更是加大了对湘南三市的发展与重视,大力支持湘南三市的“内陆无水港”与衡阳综保区的建设,积极引导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入区发展。但是,湘南三市也正面临着对外贸易基础薄弱、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推动湘南三市对外经济发展,使湘南三市成为继长株潭后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极,也成为了学者和专家们的研究重点。

一、湘南三市发展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

从整体上看,湘南三市位于湖南最南部,是湖南连接港澳台的大门;从部分来看,衡阳作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铁路方面也即将引入六个方向十五条线路,使衡阳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2014年底南岳机场的建成使其成为湘中南地区航空中心;郴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湖南最南端,作为湖南南大门,与粤港澳关系紧密,在交通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永州地处湘西南,毗邻两广,是连接湘西南地区与两广地区的桥梁。除了有着独具天成的地理优势外,湘南三市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镜内钨、锡、铋、钼、铅、锌、银、金等矿产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之一。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湘南旅游圈的建立将湘南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进一步推动了湘南外贸的发展脚步。

二、湘南三市发展对外贸易的制约因素

(一)湘南三市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基础薄弱

1.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设施滞后

在基础设施因素中,对对外贸易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交通和通讯技术这两方面因素。湘南三市在交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扎实的基础,但如果将长沙与衡阳、郴州和永州三地分别进行比较,长沙的总量均大于湘南的三个城市。这也就意味着,相较于省会城市的运输水平,湘南三市皆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次,通讯通信设施还不完善,这一薄弱环节也将极大的制约着湘南三市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2.贸易便利化和通关能力较差

湘南三市目前仅有衡阳建立了海关和检验检疫局,综合保税区也仅仅处于起步状态,郴州和永州并未建立海关,只设立了一个海关办事处。很明显,湘南三市现有的海关机构和管理条件不能满足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急需更大规模的海关管理机构和出台更为完善的海关及检验检疫监督机制。由于贸易的便利化程度低、通关能力差,许多从沿海转移过来的企业仍选择在沿海各贸易便利化程度高的地区进行进出口报关和检验检疫。另外,退税时间长也成为了一个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以衡阳市来说,衡阳市基本上每年都会流失约2亿美元的非自营贸易进出口额,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退税时间长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一些企业甚至反映他们的出口退税不能及时到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导致他们宁愿选择通过他人代理的方式从其他的地方进行出口。

(二)湘南三市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1.贸易方式单一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湘南三市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服务贸易在中部地区的兴起与发展,单一的加工贸易方式并不有利于现在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因此,湘南三市在加工贸易上的优势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将会是一把双刃剑,反过来制约着湘南三市的对外贸易发展。

2.商品结构不够优化

近年来,湘南三市出口的商品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资源型的商品仍然占主导地位。如:衡阳作为工业之城,主要以出口钢材、五金等产品为主,郴州则依靠丰富的有色金属对外进行出口,永州则主要出口初级农产品和纺织服装等产品。湘南三市目前主要出口的是资源性的、初级的和低附加值的商品,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比重虽然很高,但主要依靠低价格来维持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利润非常低,并且非常不利于湘南三市向高附加值商品的转型和技术的创新。而在湖南近几年发展中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加快,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还有装备制造业,如特变电、工程机械等技术型产业也逐渐成熟了起来,湘南三市如果不尽快转变商品的结构,向技术型、深层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靠近,这将会严重制约到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湘南三市外贸企业竞争力不强

前面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论述和分析制约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接下来将从微观的角度,也就是外贸经营主体角度进行分析。

1.缺乏出口龙头企业且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湘南三市的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增长与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能起到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确实少之又少。从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来看,湘南三市仅有郴州出口加工区、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2014年最新成立的衡阳综合保税区这三个国家级园区,与长株潭的目前拥有7个国家级园区的数量上来看,差距还很大。规模以上工业数量仅为2934家,不足长株潭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的67%。因此,缺少大规模企业以及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也成为了制约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016年,湖南外贸网曾经对湖南三百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融资需求的调查,这其中有99%的企业反映企业自身融资困难,67%的企业反映融不到资金,融资总需求有三百多亿元,但却有将近10%的融资需求得不到解决。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困扰湘南三市各个企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目前规模较小,发展很不完善的外贸中小型企业,它们有着非常大的融资需求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更充足的发展资金。目前,湘南三市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银行不能及时了解企业以及行业当前的实际融资需求,企业也不能有效的把握和运用银行相关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另一个则是政府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未能将优惠的融资政策有效地落实到各个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中去,也未能为中小外贸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和环境。

三、加快湘南三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基础建设

经济基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因此要发展湘南地区的对外贸易,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湘南三市的经济基础建设。

1.加强外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外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园区配套建设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两方面出发: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外贸承接能力。一方面,以“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为发展目标,以园区内交通、水电供应以及通讯网络为具体实施重点,向较为成熟的工业园区学习经验和方法,不断提高和完善园区的总体外贸承载能力,使工业园区真正的成为培育外贸的实践基地[9];另一方面则提高园区各个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其次,我们也应当不断提高完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为外贸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条件。不断完善铁路公路系统网,打通与广州、广西等邻近省份的过路关卡;在湘南三市之间建立一个内部的运输系统,有效地降低三市相互运输的交通成本;有效利用衡阳机场和永州机场,不断完善航空运输系统。

2.积极加强贸易便利化水平和通关能力

随着产业转移的深入,湘南三市的贸易平台逐渐开放,对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和通关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4年9月9日,衡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作为湖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它对湘南三市以及湖南、甚至是全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有效利用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和便利,吸引更多的大型外贸企业进驻湘南地区,例如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型外贸企业等;另外,衡阳、郴州的各个公路口岸、无水港等通关关卡处应当普遍简化通关手续、加快通关速度降低、通关成本和物流成本。有些地区的公路口岸已经启动了国家快件业务,海关实行“属地报关、口岸检验”模式,创新了内陆口岸开通直接放行的“F”通道,极大地简化了通关手续,降低了成本,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这一经验,因地制宜的创造出简化通关手续,提高贸易便利化的手续和政策。

(二)优化调整贸易方式和进出口商品结构

1.积极促进贸易方式的调整和多元化的发展

针对加工贸易在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他贸易方式的比重却少之又少的现状,政府一方面要发挥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出台相关的对外贸易扶持和优惠政策,对有利于优化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企业进行重点培养或者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减免,引导各企业向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发展;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为其他贸易方式的发展搭建平台。例如,随着衡阳综合保税区的建立,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鼓励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等一些贸易方式的试行,充分发挥衡阳综合保税区的优势;而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和先进制造业的郴州出口加工区应当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从主要以加工、深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发展到能够有与外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签订技术合同等多种方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2.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对外贸易

目前,湘南三市的出口商品中主要以钢铁、有色金属、鞋业服装等一些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主,尽管近年来我们看到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输变电产等比重不断增加,但仍以初级加工的产品为主。因此,在产业转移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产业准入、提升和退出机制,禁止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的产业进入湘南三市的外贸市场,在产业的提升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先进的技术来提升传统的商品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含量和精深加工的转变。另外,应当充分发挥湘南三市的优势产业,引导加强其特色产业的发展,完善加强重点出口基地的建设。

(三) 培育扶持外贸企业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1.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扶持外贸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龙头企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一个有示范型的大型企业往往能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的发展。因此,想要提高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和引导大型的企业的加入是非常重要的。衡阳主要向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因此,衡阳应当积极引进与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大型企业并积极完善已经引进的企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郴州主要向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因此应当积极引进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一些有带头作用的大型企业;永州则主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纺织和服装,因此要向相关企业积极靠拢。除了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外,不断完善外贸企业的基础设施、优化外贸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外贸企业向规模化方向的发展也是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的有利措施。

2.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和帮助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银行和政府两方面同时发力。银行方面主要解决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与中小企业的经济交流,了解中小型企业目前真正的融资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融资信息和服务。政府方面主要建立风险机构,设立风险基金,分担银行的风险,同时也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辅助银行筛选掉不良企业和项目,提高企业的质量。

[1]杨文静.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三市产业协同发展和区域研究[D].湘潭大学.2010.

[2]王克修.加快湖南口岸发展步伐[J].改革与开放.2014(03).

[3]湘南三市共筑对外经贸桥头堡[N].湖南日报.2015年09月23日.

注:本论文的资助来源为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立项的《基于区域特色产业的永州市农产品出口精深加工业的经营模式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5C0601。

猜你喜欢

湘南衡阳贸易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走过湘南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大城衡阳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完善我国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思路——以衡阳破坏选举案为例
中油桃4号在衡阳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