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发掘创新潜能
2017-07-12徐洁
徐洁
山东省郯城县实验中学
培养问题意识发掘创新潜能
徐洁
山东省郯城县实验中学
在社会急需创新人才的今天,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密切联合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加强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些好奇心,多一点寻根究底的精神,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创新人才,从小就应该让他们善于提问。
培养问题意识;发掘创新潜能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罢了。”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个重要共识。这不是他们伟大的谦虚,而是他们的真实表达。这个充满了梦想且并不一本正经做学问的德国青年竟一路追随着好奇心直至超越了在物理学顶峰的牛顿。他还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社会急需创新人才的今天,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严肃有余”的班级中,处处小心谨慎,思想就会受到压抑,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民主和宽容对学生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创新是很重要的条件。课堂上,老师们要敢于让学生就不会的问题和与教材相关联的问题甚至不相干的问题大胆提问。对于学生的不乏幼稚的问题和带有深思难度的问题都一视同仁,认真给于学生解答,直到他们茅塞顿开,切不可对学生幼稚的问题进行打击,甚至嘲弄和讥讽,这样会闭塞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对学生提出的有时是教师也不一定会及时回答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委婉地告诉学生思考一下在回答或者下节课再告诉你,切不可推却,甚至训斥学生,也不要感觉到没面子,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做作,教师尤其要做这方面的表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老夫子是圣人,都有不会的问题,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理论和时间问题层出不穷,我辈有点不会的问题甚至被学生问倒,这有何丢人的?教师应该虚怀若谷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问难,看到这样的学得深学得透的学生,这是教师的骄傲和自豪呀。
二、保护好奇,使学生“好问”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有好奇心才会有求知欲。因此,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事物发生疑问,乐于探索,赋予追根问底的精神。因此,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动力。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有的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好奇地提出:“能不能将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都用‘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统一成一个求积公式?”经过验证,说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从而又创造出一个新的认识。
在学生产生好奇、勇于提问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发散性,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可能性,从一点向四处发散,寻找多种答案。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每种解答。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设计些开放性题型,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程度。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出示如下复习题:“六年级一班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1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________?”学生看题后,从简单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入手,通过尽情思考、交流,到应用“比”、“百分数”的知识,使学生提出多达近30个问题,充分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会问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质疑一般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既可以在正面质疑,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质疑。第三、教学生会说。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时教师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
四、贴近生活,使学生“善问”
培养和引导学生有问题意识是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不能昙花一现,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求异,提倡创新意识。把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感知教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启发诱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教师让学生做一调查,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这一方面的知识,举例说明。生A:家里装修时,需计算墙面、地面的面积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生B:在修建水池时,计划需要多少块瓷砖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生C:在粉刷房屋时,也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甚至有学生说,做家具也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善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