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学生德育培养有效途径分析
2017-07-12张明立
张明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时期医学生德育培养有效途径分析
张明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改革的形势下,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和思想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及家庭非常重视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现有的德育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医学生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本文剖析了学校德育工作中培育医学生的关键目标,其德育的核心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创新更是亟需迫切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医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实践研究的应用,从而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培养的价值观、德育课程的学科建设定位、全面发展和培育医学生的德育培养的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德育课程的原则与框架,详细叙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与医学生之间的德育培养的有效性途径,为其构建德育培育的途径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价值依据,通过实施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培养素质教育,从而推进了高校课程改革建设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新时期;医学生;德育培养;有效途径
一、实施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高校正在处于大学发展新的转型期,为了适应高校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推进,高校在全学科教学领域全面渗透了高度重视对医学生德育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从传统重视医学生的分数成绩转型为更加关注医学生的全面身心素养的培养教育发展,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核心能力。结合当前高校的德育培养现状,高校大力宣传和组织开展德育培养工作,使大部分的医学生在校期间能多参加相关组织的文体娱乐宣传活动,进而使高校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德育培养的内涵教育体会,但其中也会发现一些有个性差异的特殊学生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差异的德育培养效果及身心素养等健康成长的核心素质问题,其德育培养教育获得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不断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形式,同时一定要兼顾针对个别性格差异的医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德育核心素养培育。行而有效地结合高校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元化的德育培养途径,积极探索创新不同题材和主题的德育素质教育模式,多开展更好、更新、更贴紧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德育教育工作,高校与社会、高校与家长、高校与辅导员、高校与学生都在努力地发挥德育培养素质的四部曲,这四部德育培养教育的四个重要环节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了哪一步都会使高校医学生德育教育改革工作受到内在和外在的阻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高校德育培育工程和提升医学生全面身心健康发展教育的核心教育问题。对高校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与培养医学生德育核心素质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从而分析和推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促进了高校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此项德育教育工程是高校整体发展改革的趋势,更是全面培养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育的重要工作,具有一定的高校思想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推进作用。
二、总结高校医学生存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培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都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随着社会网络智能化的教育发展,高校医学生都会受到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外在因素就会突显出来,诱导医学生产生一些错误意识,在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和交往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个别医学生因疏导不及时而产生不良心理因素。这种状况必须由高校学生辅导工作人员牵头,带动其家长和老师进行挽救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的互动交流,通过多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改善高校医学生德育培养素质的心理素质教育手段,高校医学生中出现的个别学生拉帮结派的行为、早恋现象、严重自闭现象、自私心理等诸多差异因素,间接导致了高校医学生的不良现象行为。还有的高校医学生存在着冷淡的思想道德问题,例如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事常常漠不关心、对待物品不懂得爱惜、对父母恩师长辈不尊重等普遍社会现象,从而产生的很多负面心理影响。针对个别具有差异性的特殊学生群体,应及早采取观察、发现、疏导、带动、多参与实践德育培养教育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培养全方面的培养教育改革工作。
三、高校德育教育方法和模式有待提高
随着网络教育模式的不断推新,高校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模式已远远跟不上高校医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家长与高校、高校与学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不够到位;其次是高校德育培养教育内容与医学生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再次是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医学生为主体德育培养的作用;又再次是高校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实施效果较差;最后高校德育培养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这些种种原因产生的德育教学差距,直接导致了高校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德育培养教育水平不一。
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与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工作,对医学生来说思想道德问题是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如何开展高校医学生德育培养教育改革工作,从而使高校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全面的身心道德素质,是目前各大高校德育培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下对具体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简单阐述:一是确立医学生德育培养的核心素养问题而确定高校德育培养工作的实施定位;二是高度重视高校德育课程的核心意识,要树立和培养高校医学生良好的德育培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有效地定位高校德育相关的实践研究形式及效果,采用不同德育培养的教学目标,细化德育教育的定位角度,以实现德育培养教育的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从而制定稳定发展德育培养的基本目标;三是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内涵提升,以存在的德育核心问题为德育课程建设的导向,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德育课程建设的框架构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培育,充分发挥高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四是培育学生德育核心素养需要遵循的原则。在培育学生德育核心素养的课程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多维互动、潜移默化、德育价值定位的基本原则。运用多维互动的活动方式提高医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全方面素质能力,这对高校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只有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培养框架,才能确保高校医学生获得合理有效地的德育综合素养培养效果,为高校实现医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刘晟,魏锐,周平艳,师曼,王郢,刘坚,陈有义,刘霞.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8-45+116.
[2]鲁昕.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进职业院校德育创新——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