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课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与渗透

2017-07-12罗含英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数学家数学知识

罗含英

广西来宾高级中学

高中课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与渗透

罗含英

广西来宾高级中学

数学文化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养,还提高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所以加强数学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深入的认识数学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也成为了高中数学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给出了高中课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数学文化价值;渗透

所谓文化广义来说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创造保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整合,而数学文化也绝不是课程中单一的数学符号,它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都对数学科学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作为科学的语言为科学发展打开了大门,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数学文化价值的存在。数学文化也从人文思想等各个角度展现了多方位的数学世界。数学文化不仅展示了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还揭示了数学对社会文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数学文化的发展史,来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思想的生成和积淀,慢慢使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一、讲述数学知识的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不仅仅只是在生活中有着基础的算术应用,它对于一些特殊现象也有着科学的概括。数学课程中的一些公式,定律,看似简单,但是他有着漫长的被发掘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推翻运用才会形成,学生可以通过对数学知识发展史的了解更清楚地知道数学知识生成的原由,所以教师在日常课程中,要善于运用一些历史故事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点的生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介绍数学名人的相关事迹,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

数学定理与规律产生的过程离不开数学家的不断探索,而数学家对于数学文化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也值得我们学生去学习,每一个简单的定理生成的背后都涵盖着数学家的智慧和对数学科学的热爱。

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有一节是学习平面几何解析,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数学家笛卡儿的故事,笛卡儿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畏惧迫害,坚持自己的观点,凭着对数学科学执着的探索,勇于提出数与形结合的观点,成为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在如此恶略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自己,探索数学的真理,这种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而这种故事的穿插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以数学家的故事为数学文化发展史的载体,引入新的数学思想,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为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应用能力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数学不但难学,考试分数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也就仅仅是买卖才会用到的加减法,会认为学习中那些勾股定理,几何等知识都是无用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数学文化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很多的事物中都存在着数学原理,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应用能力,打消学生那种学数学没有用的错误思想。

就拿数学教学中的概率为例,概率是很接近生活的一个概念,它也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比如,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农业中的粮食育种,经济环境的预测等等,概率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平时人们买的双色球和体彩也都是和概率相关的问题,比如在某个摸彩点,一个口袋中有红白不同颜色的球,人们就可以根据学到的概率知识判断,在摸彩中罚钱和中奖的概率。其实数学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深刻的清楚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四、挖掘数学美,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文化

数学不仅仅以一门学科存在,它还是一门艺术,等待着学生们去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都蕴藏着一定的规律,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也都有秩序的存在着,这就有待学生去发现数学文化的和谐美。数学文化发展史不管多么漫长悠久,但是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那些简洁的字符公式,学生在学习中要了解每个字符背后的意义,去发现数学文化的简洁美。如果说数学文化的和谐美着重于表现在数学知识的规律性上,那么数学的对称性美就体现在了数学图形的结构。在数学课程中教师要运用适宜的手段,深化学生对数学美的探究,让学生从内心树立一种意识,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价值的意义。

总之,数学文化不但讲述的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还展示了数学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表明了将来数学发展的趋势。从数学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公式以及某个定理的发现,发展,积淀,形成的过程,让数学文化变得生动形象,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字符形式的存在。我们也可以从抽象到具体的了解过程中发现数学文化的美,也可以从浅显到深刻的思维变化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从数学名家的励志事迹中,感受数学家在探索数学定理时,坚信自己敢于质疑世人的伟大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处体现数学文化,使数学文化渗透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使学生在了解数学文化史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熟练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1]刘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年03期

[2]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数学家数学知识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数星星数成数学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