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7-12刘洁
刘洁
山东省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刘洁
山东省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更是精华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中国文字蕴含着艺术美,周作人先生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而中国古诗词更是我们母语的精华的浓缩,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气质。但是,由于现在小学生受年龄和理解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在理解和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适当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小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在教学和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
一、不过度解释,反复吟诵
因为古诗词比较难懂,老师和家长们产生的一个错误想法就是,教孩子学古诗词的时候,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话都翻译成孩子理解的语言。事实上,学习古诗词要防止的恰恰就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他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反而破坏了古诗词的语言美,但是少解读不等于不解读,对于一些非常美的句子要反复品味吟诵,比如看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会关注它的用字的精致,看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会想象那样一种生活场景是多么朴实有趣,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眼前就会有画面感,想想当时送别朋友的惆怅场景,这就是读诗的一种乐趣和享受。从学习中可以体会到,大量的反复的背诵和朗读仍然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主要的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是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对这一点已经总结的很到位了。
二、理解意境,把握作者感情
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而言,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路漫漫,水长长,行军的艰难和军营生活的枯燥通过开头这短短的六个字就清晰地表现给我们。如果让学生了解了此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更能够理解它的意境,从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惆怅的,因为千帐灯之下,是万颗无眠的将士的心,是思乡的心,这句话把上阙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是向下阙过渡的桥梁,下阙中“风一程,雪一程”是对上阙中“山一程,水一程”的呼应,正是这行军路上的风雪让将士们难以入眠,更加思念温暖宁静的家乡,全诗表达自然流畅,情真意切。所以,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如果多多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境,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对作者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当我们在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了。
三、注重语言的信息,领悟旨趣
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和景物的特征,表现出想要的思想内容。例如,杨万里的《小荷》就注重了用词的准确性和前后的对应,第一句中一个想“惜”字就把泉水的涓涓细流的感觉描写的淋漓尽致,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不舍得多流一点整首诗就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后两句中的“才露”、“早有”,显示出了初夏景物的勃勃生机,把整首诗写成了一幅画。再比如说杜甫的《登高》,其中后两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个字“萧萧”、“滚滚”,把秋天的落叶之柔美和长江的壮美结合起来,更加让人感受到诗人眼中自然界的景物的大气与悲凉。再比如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首诗词描写的是秋天景色。秋天的景象一般是萧索的,作者用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等六个描写景物的词,表达出来。跟着,用“飞鸿”句,把静寂的景物和活动的飞鸿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个有色彩的词语,把美丽的秋景呈现在眼前,使人更觉得可爱。
四、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古诗词的诵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和孩子都要有一种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古诗词一开始接触时,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因为古诗词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毕竟理解起来不向现代文一样好理解,要想让孩子有耐心,家长和老师得先耐住性子。不能因为一次两次背不过就怨天尤人,甚至是放弃。要让孩子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了坚定的意志,再加上家长和老师持之以恒的鼓励与监督,一定会成功的。另外,家长和孩子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背诵古诗词,在这里,也要提醒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学习古诗词,孩子背的时候,家长也背,孩子学的时候家长也学,这样其实对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对孩子学习古诗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所以,被古诗词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采,实际上也会加深对自身的修养。而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则会事半功倍,我国古典诗词浩瀚如大海,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受益,也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因此,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家长和老师多多鼓励孩子浸润中国古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使“润物无声”的古诗词成为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