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班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2017-07-12黄昌元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走班制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黄昌元

重庆市彭水中学

走班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黄昌元

重庆市彭水中学

走班制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主要考虑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与学习欲望,夯实知识基础,进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科学习方法。近年来,一些学校的高中历史教学开始尝试实行走班制教育模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以及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的期望,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差异化人才提出的必然需求,也是历史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本文围绕走班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展开分析与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走班制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及高考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对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历史教学改革成为必然选择。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客观需要,将走班制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历史教育中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多方配合与共同努力,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学科教育体系,开展有序、有趣的历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走班制下历史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1.走班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1 高中历史学科特征适合走班制

经多年来走班制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人文学科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与自然学科相比更具适应性,因此高中历史学科特征本身就能更好地符合走班制教学需求,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实行的走班制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与随机性特征,这就对教师的有力引导与学生的自律管理有着一定的关联,另外走班制教育模式下选择的历史教学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历史兴趣,也决定了走班教学的成败。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比,高中历史知识更具专业性与系统性,关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史学修养,需要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与帮助下,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恰好适应走班制教学。

1.2 高中历史教学形式适合走班制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形式提出了更多要求,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开始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课堂提问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诱导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课堂辩论或演讲等,这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思维来考虑与认知历史事件,进而获得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激活高中生的历史兴趣、思维与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实现不同教学形式的优势与特征,将其与走班制历史教学活动相结合,不同的历史课堂渗透不同的历史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与能力认知自主选择与学习,求知欲望更高,学习效果更佳。

1.3 高中历史教学的专业差异适合走班制

高中历史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而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他们每个人专注研究的方向与擅长的领域各有千秋,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诸多不利与限制,每个老师都讲授一样的课程,甚至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失去了教学个性与学科特色,也极易导致学生的厌倦与反感,导致历史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致不高。实施走班制历史教学模式,每个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历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展开深入探究,自主决定授课内容,既可是选修课形式,也可是必修课形式,历史教学更具灵活性,这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很受益。

2.走班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合理建议

2.1 科学引导走班制历史教学模式

首先,学校与教师要牵头重视走班制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加强宣传与引导,让学生认识与了解“走班制”,并愿意积极投身于历史走班制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科学的宣传与引导,激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走班制学习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教会学生在走班制的历史教育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让走班制教学能发挥预期效果,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2 完善走班制历史教学的方案

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历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首先,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整个高中年级为单位,制定整体性的备课方案,明确走班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其次,本着自主性原则,由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方案与“走班”模式,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确定个性化的“走班”安排,完善学期课表。再有,在学习过程中要定期反馈教学成果,经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安排,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走班学习方案,确保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3 创新走班制历史教学的评价方法

在走班制历史教学中,颠覆了传统的固定式课堂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方法都更具灵活性与创新性,相应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不再适用于这种新型课堂,教师要转变“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评价理念,基于素质教育的多元化目标要求,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将师生互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形成适应走班制历史教学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由上可见,走班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符合新形势下教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满足高中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要重视并摸透走班制教育模式,做到取长补短,让学生爱上历史学科,夯实历史知识基础,体现我国倡导教育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1]戴季瑜.我国走班制教学的类型与特点[J].教学与管理,2016, 12:54-56.

[2]王斌斌.新高考下的走班制教学的利弊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7-8.

猜你喜欢

走班制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