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与初中思想品德结合的教学研究

2017-07-12冯永坚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仁爱思想品德初中生

冯永坚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横荷中学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与初中思想品德结合的教学研究

冯永坚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横荷中学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国传统经典文化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结合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等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经典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方面也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因此,传统经典文化与思想品德的结合教学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本文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探寻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传承和弘扬经典文化的方法策略,以期望能够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初中;思想品德;传统经典文化;教学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的内容研究

1.讲仁爱

“讲仁爱”即待人要讲爱人。孔子曰“仁者爱人”正是体现的仁爱思想,这种仁爱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方各面中。在家庭生活中,仁爱表现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对兄弟姐妹关心、友爱。就以孝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百善孝为先,孝是德行的本,子女对父母的孝意包括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教师可以将孝的教育穿插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例如,在讲到树立尊师观念的时候,就可以由教师的培育之恩引申出父母的养育之恩,以此来教育学生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并且可以由家庭的孝悌推之至对万物的仁爱,爱生活,爱自然,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重民本

“民本”可能对于初中生来说较为陌生,那换一种说法,“民主”可能就会比较熟悉。众所周知,“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治国的基本理念,也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一系类措施都决定了人民的地位,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这都是民本思想的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例如学习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民本的文化来授课。

3.守诚信

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讲的就是一个人要讲究信用,不妄语,谨言慎行。现代的社会在快速的发展,我国也正在处于信用的时代,守诚信是人的道德底线,是人与人交往中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因此,诚信是人之根本,也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八年级课本中,与诚信结伴同行正是以此为主题展开的。

4.崇正义

崇正义就是要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兼顾每一个人的利益。现代的教育理念是要发扬光大“崇正义”的传统经典文化思想,应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为青少年树立正义的精神,以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来塑造初中生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在学校弘扬正气。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各个年级都会学习到有关正义的主题,例如,九年级的“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中,要向学生传授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的观念,要积极的维护公共利益和个人的正当权益,勇于与违反犯罪做斗争。

5.尚和合

尚和合是指要崇尚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意见共存的理念。古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况,今有我国56个民族和平相处,互敬互爱的美谈,这些都是“尚和合”思想的呈现。对于初中生来说,和合最能体现在两方面上,一方面是要包容他人,允许他人有不同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良性竞争。另一方面是要保持人际关系的和合,与他人交往知礼行礼,进退有度。

教师要有策略的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中,向学生传授自身与自身、自身与社会的和合理念。

6.求大同

“大同”思想是共产党治国的终极目标,是最高政治理想。求大同即追求天下为公,也是古人所追求的最高社会政治理想。自古以来,大同思想是帮助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国梦的思想源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大同思想的安排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例如,学习关注国家的发展、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等单元中都能从求大同的角度来进行教学。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的方法研究

1.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足以可见“温故”的重要程度。温故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于通过让学生温习旧的知识,获取新的领悟,在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建立新的观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上的应用可以通过两步来实施,第一步,温故导入,以仁爱教育为例,教师课前搜集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生活点滴,以照片展示的形式来与学生分享,从中导入仁爱的思想。第二步,温故讲授,导入仁爱思想后,教师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与事迹,来进一步的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仁爱精神。

2.启发诱导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的作用是重在引导、启发,关键的还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也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启发以诱导,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诱导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教师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探索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

3.身教示范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自身一定要重视身教示范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说一套,但是课下又做一套,怎能来很好的教授学生,培养学生高的道德修养,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人师表,以身教示范来影响学生。

[1]孟知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172-173.

[2]蒋家栋.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N].学知报,2010-08-30(D04).

猜你喜欢

仁爱思想品德初中生
选择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