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智力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17-07-12丛岩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预科生预科少数民族

丛岩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非智力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丛岩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非智力因素”主要强调动力、兴趣、感情、一直和性格等方面,它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概念。在高等教育中,民族预科英语教育在其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预科英语教育也去的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独特得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学生的个体禅意明晰那,在英语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现象。本文从预科英语教育的特殊性为依据,以预科英语教育现状为出发点,以非智力因素为切入点,探究预科英语教学中的措施,为我国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提供改革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水平。

非智力因素;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

一、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研究背景和现状

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我国的边陲地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文化教育条件相对较差。预科生作为本科生特别的一部分,其录取分数比一般的同校本科生相比较低,英语水平更是良莠不齐,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比较差,有的学生甚至是零基础的学生。而英语作为第三种语言传入我国,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主要是通过汉语媒介转化而来的,学习英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少数民族由于其传统观念,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甚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性,在英语学习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般来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哈佛大学的多项研究表明一生中人的成就仅有20%是智力因素影响的结果,而80%都是收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特殊性,其学习成绩很多都是收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民族预科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其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和环境突变等因素很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心理,这些对英语学习也不利。据我国高校反映,很多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英语学习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课堂焦虑,紧张,课下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消极现象。

二、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目标定位

目标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在我们的奋斗成长过程中具有指明灯的作用,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要想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首先必须要明确其目标即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一年后能够成功与本科英语教学接轨。“预科英语教学应紧紧围绕社会实际需求,突出实用性,并以学生需求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以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要求贯穿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1],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预科英语的培养目标应是“补”和“预”结合”[2],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更要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英语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三、非智力因素对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探究措施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预科生英语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预科本科生的英语成绩,培养预科生英语学习兴趣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不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根据预科生的具体情况,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的特殊性,设置不同的游戏,表演,英语演讲,英语小品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寓教于乐,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梳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减低学生的课堂焦虑症

教育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取知识的一部分,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对教育功能的定义。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精神操守的殿堂,因此在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差异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预科班的课程体系,在课堂上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主要用表扬,激励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个性差异,精心安排有利于学生参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享有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以降低学生的课堂焦虑症,减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负面情绪,减少语言学习障碍,提高预科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

预科英语教学应该坚持“突出重点,以预带补,拓实基础,加强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教学原则[3]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实践,因此在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死板的英语单词,英语语法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预科生的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

3、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是学习一门语言的根本目的,在预科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预科生英语学习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预科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预科生的英语基础教育,让学生有能力脱离课堂进行基础的英语学习。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预科生不再“闻英语而色变”,让其成为其自主学习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预科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与本科英语学习接轨。

结束语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学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出现了微课堂,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因此在预科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智力因素,也要考虑非智力因素,深入了解英语学习的影响,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真正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经历预科一年的学习后,能够与本科英语教学接轨,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

[1]刘长莉.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J].民族论坛,2011,(12):25-27

[2]周轶文.广西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浅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99-200

[3]崔锦英,吴林柏.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育发展24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55-57

[4]赵丽丽.非智力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104-107.

猜你喜欢

预科生预科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大作家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作家
跟踪导练(二)(6)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预科生导读服务初探
新疆高校加强预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留学预科项目,为高考后进击海外名校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