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积极语言运用反思
——以课堂上,当学生说“金枪不倒”时为例
2017-07-12蔡桂琴
蔡桂琴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
课堂积极语言运用反思
——以课堂上,当学生说“金枪不倒”时为例
蔡桂琴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
积极的课堂语言能够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积级的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和被赏识的愉悦感,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积极语言;案例;反思
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情境大多时候是不可预设的。再高明的老师,也总会遇到学生突然提出的棘手问题。面对学生匪夷所思的奇葩问题或答案,是怒目而视,愤然喝斥,还是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努力从学生看似无聊甚至有些“黄”的问题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某些信息,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课堂教学得到优化,以实现预定的目标?下面,笔者通过课堂上发生的一个案例来说明积极性课堂语言运用的妙处。
那节课,校长出其不意地去听笔者的课。笔者按原计划上《芦花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课堂上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形象特点。学生讨论得很积极,在分享讨论结果时,一个学生提到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看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那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那个学生想了一会儿,一时答不出来。这时,其他同学发言了,一个同学说:“老当益壮”。“这位同学回答得太好了,非常恰当地用了‘老当益壮’这个词……”笔者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调皮的学生突然高喊一声“金枪不倒!”。全班同学刚听一愣,接着是哄堂大笑。好一个“金枪不倒”!这个原来本义是称赞使用冷兵器“枪”的武林高手英勇御敌表现的“金枪不倒”,其由原词意引申出来的比喻义,现在学生视听途径多,也早熟了,因此大部分同学对其意是不言自明的。怎么办?如果老师板起面孔狠批他口不择词,不够有修养,势必会造成课堂上师生关系的紧张,破坏课堂气氛的和谐;而且,老师若处理不当,也等于主动跳进学生挖的坑了,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稍作镇定,笔者急中生智,决定从这个词的本义入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阅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于是,笔者笑着对他说:“你认为‘金枪不倒’这个词用在主人公身上,合适吗?他身上有枪吗?”他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打个比方,是说他很厉害而已。比喻不恰当,不恰当。”“他身上有枪吗?”笔者追问道。“没有,没有。”他说。“那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他没有枪吗”“我找找。”于是,他开始快速翻书,终于找到了文中的一处“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而且不带一枝枪。”别的同学帮他又找到了一处:“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好的,你刚才找得很准,同学们的补充也很到位,事实证明,老人并没有用枪。因此,‘金枪不倒’是不恰当的。但是,如果我要说这位老人他真的有不是枪的武器,你能找出老人用的武器是什么吗?”笔者满脸期待,面带微笑。“我知道,我知道,他的武器是那只小船,那把竹篙。”他迫不及待地回答。“面对敌人的炮火,他只一人一船一篙,却能自由从容越过封锁线与众多敌人单打独斗,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从这,你能看出老人什么形象特点吗?”笔者乘胜追问。“说明他是智胜,表现老人的机智、勇敢”“好的。你回答得非常好。现在你明白吗?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对不?”
看他一脸受用的样子,笔者心中是五味杂陈,惊、怕、喜兼而有之。反思课堂上自己所运用的语言,笔者自觉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积极语言。首先,面对学生匪夷所思的随意性的回答,笔者没有马上进行否定性的评价,将其一棍子打死。相反,笔者能努力从他不合常理的回答中,找到可以为课堂教学所用的合理资源,然后不动声色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发言中不当的地方。这样,学生对错误回答的自我否定,比别人去否定他,更能让当事者自己信服。第二,在积极的语言暗示下,笔者抓住“金枪不倒”的本义和比喻义做文章,略去了其现在“你懂得的”比喻义,而着力抓住“金枪不倒原指使用冷兵器‘枪’的武林高手英勇御敌的表现”这个本义做文章,让学生找出小说主人公在文中真正的“枪”来。这样,本课堂上要实现的通过描写(写船和竹篙是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机智勇敢)的目标也就实现了。这是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没有预设,没有伏笔,来得自然而又巧妙,可算是变劣境为胜地,由意外带来了精彩。第三,在与这位学生你来我往的语言交流中,笔者能始终注意用鼓励的目光,温和的微笑和充满积极性的语言,恰如其分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这样,那位口不择言的学生不但没因此而噤若寒蝉,而且其学习热情也激发起来。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让他找相关段落文字,分析人物形象,他都能积极配合,踊跃发言。试想想,如果他在说出如此偏“黄”的答案时,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气了自己,伤了他心,浪费了同学的时间,多不值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绝对也会偏离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的实现也就难乎其难了。
B·L.·Fredrick(1998)提出了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知——行(thought-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在本节课上,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老师做出积极的回应,这给了学生高兴、满足、自豪和爱。学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往往能够产生积极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后来那个学生能够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积极,学习专注和活动投入的原因。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作为教师也要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积极的语言,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总之,积极而恰当的课堂语言,它能融洽气氛,化解尴尬,激发热情。教师要智慧地运用积极课堂语言,让其为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使课堂更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