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探讨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

2017-07-12范蕾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客观性新闻记者

范蕾

豫章师范学院

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探讨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

范蕾

豫章师范学院

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数量逐渐增加,其以平民语言、平民视角等优势特点受到民众喜爱。电视民生新闻从群众生存状况等方面取材,缩短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产生更多真实、亲切的感觉,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失真”的问题,如何对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进行把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

民生新闻具有较为庞大的观众基础,其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平民化色彩,并且能够将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进行报道,因此受到观众的喜爱。为了提升电视民生新闻采访质量,需要对采访工作的客观性进行把握,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采访和新闻事实报道,为公众揭露事实真相,但是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对此方面问题存在忽视的情况,对采访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下面对采访工作中的问题和客观性的把握等内容进行阐述。

一、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工作中客观性缺失问题

(一)存在主观臆断的问题

电视新闻记者对民生新闻进行采访时,需要与各个层次的社会大众进行接触,从中获取新闻素材。但是在记者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未能达到采访工作要求的情况下,不能对采访工作中的突发问题和各种情况进行有效应对,并且容易将个人情感偏向、主观色彩等融入采访工作中,对事实真相的还原产生影响。

(二)取材方面的问题

记者对基层群众进行采访时,若仅能从少数对象口中了解事件,便会对采访工作客观性产生影响。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型的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件具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若不能从更加广泛的采访对象口中获取信息,便不能从更多的角度对事件进行了解和分析,导致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和报道工作出现明显的个人倾向性,对采访报道的客观公正性产生影响。

(三)采访语言存在笼统的问题

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时,若应用表达不准确、笼统含糊的一些词汇,便会对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应用“近日”、“有关研究显示”一类表述不清的词汇或短语时,对民生新闻采访工作客观性产生较多负面影响。

(四)记者自身定位方面的问题

新闻记者为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采访主体之一,其需要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采访和报道,对事实真相和群众负责,但是实际采访过程中,一些记者扮演事件和纠纷问题的处理者、调解者等角色,若未能谨记自己的记者职责和定位,便可能出现情感倾向性和主观臆断的情况,在未能坚持正确或中立立场的情况下对采访工作客观性产生影响。

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的把握

(一)对采访人员职业素养及业务能力进行提升

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需要对群众生活琐事进行采访报道,因此经常会遇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旁观者一时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此时对民生新闻采访记者业务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还原事实真相,将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呈现在观众眼前,新闻记者需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经验和阅历,并且时常对己身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对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提升,这样一来即使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新闻记者也能够做出增强的判断,对新闻进行客观、全面的采访和报道。

(二)深入到群众当中,拓宽采访工作取材途径

为了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客观的采访和报道,新闻记者需要深入群众,掌握更加全面的采访资料,并且对各类信息进行甄选,从中捕捉新闻线索和事实真相,为采访工作的客观性提供更多保障。采访工作中,需要对采访对象的广泛性提供更多保障,进而从更多角度及不同的层次对事件进行了解和分析,避免因以偏概全的问题对民生新闻采访报道、事实真相的揭露产生影响。例如,对执法单位和小贩之间的冲突问题进行采访报道时,记者不能听信城管或小贩的一面之词,而是需要深入到群众当中,从更多的采访对象口中对事件进行了解,对当事人、现场群众等进行采访,并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获取监控画面完成取材工作,使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更加贴近事实真相,提高采访及报道的客观性。

(三)避免将个人情感和主观臆断融入采访报道工作中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对基层群众进行采访时,应避免将个人情感倾向和主观臆断融入采访报道工作中。但是在实际采访工作中,部分记者因个人利益或其他考虑,通常选择某一立场进行讲述或采访,更有甚者会对被采访者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对民生新闻采访工作客观性产生影响。针对此方面问题,新闻记者需要对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责任意识、社会使命感、业务水平等进行增强,避免感情用事的情况出现,并且减少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臆断,避免带着有色眼镜进行采访和报道,对采访资料进行认真筛选与甄别,进而对采访工作客观性进行有效把握。

此外,新闻记者需要对新闻事件和采访对象的复杂性产生更多认识,通过多方走访调查、仔细观察的方式对事件真相进行了解,对适宜的对象进行采访,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获取更多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最终将事实真相呈现给观众,为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社会效益

电视新闻媒体代表人民群众和党发声,因此需要秉承舆论导向正确的原则进行报道,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事实真相进行揭露。采访时媒体一方需要避免出现博眼球、博收视的行为,真正从百姓民生出发,对人民群众的意愿进行反映,确保舆论导向性的正确,为电视民生新闻社会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对自身使命和责任进行履行,对采访工作客观性进行把握。

结束语

总结全文,客观性对于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工作而言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发挥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工作的正面影响力,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需要将更多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采访报道,深入群众对新闻线索进行挖掘,从更多的采访对象口中了解事实真相,并且以不偏不倚的态度进行采访和报道,防止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最终对民生新闻采访工作的客观性进行有效把握。

[1]张宝坤.漫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J].今传媒(学术版),2014(2):109-110.

[2]张健.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3(22):63-63.

[3]赵艳红.直击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150-150.

[4]马英立,刘新伟,翟爽等.如何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把握新闻客观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6(7):50-50.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客观性新闻记者
公 示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电视新闻专题采制的侧重点把握
我是新闻记者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索契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