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2017-07-12刘丽娟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监测站环境监测部门

刘丽娟

绥化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刘丽娟

绥化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在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监测,能够对环境监测的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使实验室管理与相关标准相符合。与此同时,通过对监测信息的使用价值进行不断的挖掘,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故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本文主要围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思考

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因为我国引进信息化监测的时间较短,专业人员较少等,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运行,为了确保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紧信息化建设工作。下文围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简要的探究。

1、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化技术,网络科技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环节之中[1],(1)数据采集、(2)数据分析、(3)数据整理等。例如,在需要监测的对象周边,设置一些监测点,工作人员根据环境监测对象,来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采集,再通过计算机远程技术,将采集而来的信息进行登记以及审核,并且形成检测报告,将其交给环境管理部门。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平台,拉队环境中的污染情况进行查询,并将资源共享给其他的监测部门,供其借鉴。通过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能够促使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提升。

1.2 生物技术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下面几种技术为基础的,(1)遗传学、(2)生物科学、(3)细胞学等,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技术,(1)生物传感器、(2)生物芯片技术、(3)PCR技术等。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运用生物技术能够对地区的土壤与水源的微生物进行监测,进而分析该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能够监测到环境中的一些残余农药,监测到环境中的微生物等等,并且不需要利用分离技术,就能够实现对提取的水源进行测定,这样不但便捷实用,而且能够极大的节约经济成本。

2、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各部门缺乏沟通联系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便利的服务。如,在监测站的设备与系统配套时,需要用到半自动化系统,或者用到自动化系统,而对于不同的关联部门,也需要用到不同的管理系统。许多关键性的数据,往往需要经过非常专业的分析,但是有一些数据在分析出结果之后才恍然发现,原来其它部门早就已经经过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性的研究,这样就致使工作的整体性效果大打折扣[2]。

2.2 项目进度非常容易延期

在环境监测站中,信息化建设工程非常复杂,有许多环境监测站并没有能力来自行开发,所以只能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委托开发商来对项目进行开发。然而,因为开放商与环境监测站之间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外监测站对项目的建设情况描述不够准确,这样就导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不断变更的现象,从而导致项目的建设不得不延迟,使监测站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够有效的完成。

3、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环境监测站的各部门一定要加强信息交流,要防止因为信息交流不及时,而导致各部门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其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与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故此在所测样品的采集以及分析上,都需要充足的工作人员,为了确保监测的严密性以及准确性,需要各部门加强信息交流,需要各部门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及时将分析结果共享出来,这样对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重视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

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人才是其中的主导因素,环境监测站人才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监测站的工作效率。故此,就需要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建设[3]。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环境监测站要对单位员工进行专业考核,要及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与时俱进。要为他们创造学习平台,可以让他们前往其他监测站进行学习与交流,学习其他站的先进技术与工作经验。此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要确保他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一些不服从组织调配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才能够锻造出高素质、高技术、有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对今后的环境保护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

3.3 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控制

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会经常因为设计问题,或者因为监测站的临时要求而进行变更的问题,这样就会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矛盾。故此,为了不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总进度,那么就需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控制。首先,监测站要将自己的目的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表述清楚;其次,开放商要坚持以监测站的利益为主,坚持顾客至上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不仅要从设计方案的整体规划上进行讨论,还要从设计方案的各细节进行探讨,要尽量防止因为盲目的更改而引发双方之间的矛盾,引发质量和功能的危机。故此为了应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引入以下几种管理系统来对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1)风险管理系统、(2)项目建设动态监测系统等等。

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各行各业中,信息化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但节约了经济投入,而且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使各项测量结果变得更加精确,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王鸿.关于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6):134-135.

[2]翟斌.浅谈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6):123.

[3]王合生.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04):57-59.

刘丽娟(1967-),女,汉族,绥化人,工程师,大学,绥化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猜你喜欢

监测站环境监测部门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检察版(六)
新德里成“世界最脏城市”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