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探索

2017-07-12吴刚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技能中职职业

吴刚

新疆广播影视学校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探索

吴刚

新疆广播影视学校

职业素养教育是现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它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方向性内容,但是也是现在职教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

1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的意义

1.1 职业素养的概念

职业素养是说在职业范围内的标准规范或是要求,也就是在职业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个人综合品质,它包含了道德、技能、行为、规范、作风以及意识等多个方面。它由多个因素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敬业精神以及态度。在传统的观念中,德育的教育大多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而专业的技术教育一般培养学生的技能。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度,要求企业人员同时要具备做事的能力以及做人的能力,而技能的水平只是综合素养中最为表层的一项,其实最为关键的还是下层世界里的综合素养,一般被我们称之为职业素养。所以,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体现在职场中、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态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程度、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推动这种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

1.2 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的意义

根据我国的《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所提到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着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等可以看出:不论是对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是对中高职业的教学质量;不论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其重要核心的理念则是职业素养。这也是当前我国对于劳动者以及技能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职业教育改革就必须要提高职业素养教育,这是必然的结果。通过对职业素养的引入,更加明确清晰了职业教育者的共识:职业教育不单单是服务企业的教育,更是服务广大人民的教育,在不断满足企业需求时,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中的价值观、方法论等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基础性奠定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最后,职业素养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步入社会的起点,它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主要切入点。职业的教育必须和企业以及社会密切相通,才能真正将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输送出去,让其得到有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职业学校只有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结合”,才是体现示范职业教育的前瞻性。而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需要以最快的时间适应社会,成为某一行业的优秀人才,这就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这也是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根本。因此,创建全面职业素养来培养体系,培养职业化,不单单只是职业学校的改革使命,同时对于现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现在的中职学校开展的职业素养培养、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针对性内容,对以概括抽象为主。中职学校还没有针对专业职业素养内容培训,一般教学中多以抽象、理想化的原则来要求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录用要求。二是没有实践性,还在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现在的学校大多数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开展职业素养培养,这使得职业素养培育与现实职业活动相割裂,使得教学质量变得低效。三是没有全程性,方式单一。现在学校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基本上只停留在一个阶段,只在一门或几门课程上,没有贯穿全程的人才培养过程。四是没有整合性,顶层设计不足。学校教育一般停留在理念上,没有顶层设计,这样就会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统一,各施各法,形不成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合力。五是学校、企业之间没有互动机制。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可操作的、有效的参与方式,使得学生没有职业活动实践的平台,而学校就很难以突破职业素养培养的瓶颈。这些问题都是十分明显的出现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的,是需要学校和老师努力解决的问题。结合以往经验可以看出,学校如果想要落实固定的培养目标,必须要依靠教育课程,只有课程才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载体和平台。与此同时,也要高效落实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同样要依靠课程为主。所以,现在的中职学校必须要依靠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才能有效解决眼下的问题,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职业素养培养工作。

2.2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可行性

2.2.1 政策文件为职业素养纳入课程实施提供指引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尤其对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视。例如,有规定指出,必须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职业学校课程的重点改革内容,并贯穿全过程。还有就是把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有效融和在相关教学中,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就业、创业能力作为检查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指标。

2.2.2 学校与企业的高效合作努力为职业素养课程实施提供有效平台

在我国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必须要依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企业提供岗位的职业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然后指导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开发核心课程,提高技能培训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现在我国的中职学校已经深入广泛的开展了校企合作,提出、倡导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合作形式,以真实工作情境中的职业活动的形式进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活动体验和锻炼中,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结束语

职业素养课程的创建是教育观念、职教方向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只有教育观念不断向科学化转变,才可以使教学观念在本质上发生变革,才能让我们的职教事业日趋完善。

[1]张淑敏.在特色活动中开展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J].才智,2014.

[2]郑光胜.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邓艳.中职学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1.

[4]兰丽丽.中职酒店专业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研究——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

猜你喜欢

技能中职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中职护生实习心理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