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互联网+体育”的发展

2017-07-12

运动 2017年5期
关键词:观赛体育产业民众

王 欢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简析“互联网+体育”的发展

王 欢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民众参与方式的转变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互联网+体育”快速崛起,对整个体育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体育解决了传统体育的痛点,在体育观赛、体育消费和体育参与等方面给民众更好的用户体验,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体育”的融合性和可拓展性都非常强,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帮助下,“互联网+体育产品”的不断创新将充分激发民众感受体育的热情,“互联网+体育服务”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互联网+体育产业”将催生新的产业空间和机遇。

互联网+;体育产业;体育产品;体育服务

2016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健身休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健身休闲服务,推动传统健身休闲企业由销售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运动分析、体质监测、交流互动、赛事参与等综合服务水平。自“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对整个体育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能够增加民众感受体育的热情,“互联网+体育”的新模式解决了传统体育的痛点,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 “互联网+体育”的兴起背景

“互联网+体育”,泛指一切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和实现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如传统体育行业通过互联网提供产品或服务、互联网公司提供体育产品或服务、其他行业通过互联网提供体育产品或服务等。“互联网+体育”的兴起,离不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民众参与方式的转变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5年,我国体育总产值1.8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例为0.7%,体育产业年增长率为17.3%,较上一年增加了4.3%。虽然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体育产业总体体量偏小,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过低,但是赛事服务以及大众健身服务消费的提升空间较大。观赛和运动健身已经成为网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互联网体育平台是赛事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用户主要观赛方式已经从现场或电视转向线上观赛,互联网体育传媒平台的用户规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此外,在政策方面,2014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设立了2025年体育产业产值增长到5万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的目标,政策的扶持将大力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2 “互联网+体育”的优势

“互联网+体育”的兴起,解决了传统体育行业的痛点,将充分挖掘体育行业的潜在客户。首先,在体育观看方面,金钱、时间和交通等综合成本过高阻碍了民众去现场观赛的意愿,而互联网提供的线上观看模式可以低成本模拟现场氛围,并提供相应配套增值服务,满足其直播之外的观看需求,如精彩镜头、技术分析、明星八卦等,从而多方面增强客户的观赛体验。其次,在体育消费方面,民众的体育消费需求在逐年增加,但是普遍消费满意度较低,传统体育不能提供给消费者足够的信息和购物指导,而互联网提供的线上咨询推广与线下交割体验模式,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方式,更为透明的信息与服务增强了民众的消费热情。最后,在体育参与方面,跑步已成为民众健身的首选方式,而跑步中的运动指导成为民众健身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互联网提供的在线体育培训指导可以开拓低消费用户市场,私人订制式的健身服务能满足民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

3 “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可融合性强,体育的细分领域广阔,二者结合将会在诸多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具体来说,将主要在如下3方面得到发展。

3.1 互联网+体育产品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体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也深刻影响了体育产品的营销模式。首先,依托互联网的科技,体育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体育社交APP、智能运动装备等产品的出现,满足了不同运动人群的需求。其次,体育产品营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商家更能有效把握用户群体的需求,解决了传统方式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配置浪费。最后,VR、AR、3D技术的应用使用户体验赛事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新的产品与模式将不断涌现,充分激发民众感受体育的热情。

3.2 互联网+体育服务

“互联网+”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记录运动过程中的详细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运动特征,给参与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对于专业运动队来说,日常训练、比赛的运动数据通过收集和处理,可以详细分析运动员的表现,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队的技战术水平;对于观赛者而言,实时的赛事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带来更为精准的解说和深入的评论,从而给观赛者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比如网球赛事中实时比分统计、分析的可视化平台等;对于个人运动爱好者,基于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类运动软件的使用,可以帮助分析其运动特征,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私人健身计划。未来,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全面运用到各个体育项目中,改善运动表现,提高用户体验度。

3.3 互联网+体育产业

随着互联网介入体育产业,创新性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对传统体育产业也形成了冲击。互联网企业进入体育领域,带来了巨额资本、新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使得整个行业竞争加剧。传统体育产业是相对独立的,而互联网企业具备整合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目前较为成功的乐视体育、虎扑体育等。未来,互联网与体育产业进一步融合,将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催生新的产业空间和机遇,如体育金融、体育地产、体育电商等。

[ 1 ] 艾瑞咨询. 中国互联网+体育报告(2015年)[ R ].2015.

[ 2 ] 艾瑞咨询. 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洞察报告(2016年)[ R ]. 2016.

[ 3 ] 陈晓丹. 互联网给体育产业运营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0(3):56-60.

[ 4 ]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8/ content_5125475.htm.

[ 5 ] 李恒. 互联网重构体育产业及其未来趋势[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6).

[ 6 ] 张森木. 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16(3).

[ 7 ] 左伟, 李建英. 论“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呈现方式[ 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5):140-144.

G812.0

A

1674-151X(2017)03-13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70

投稿日期:2017-01-12

王欢(197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观赛体育产业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观赏性体育迷不文明观赛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本届世界杯现场观众第二多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