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的改革发展
2017-07-12陈补林
陈补林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7)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的改革发展
陈补林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的改革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发展良机。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新常态;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保障体系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体育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与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发展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除了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小这个突出问题外,中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即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和保障体系不完整。中国政府对体育产业之于国民经济、人民福祉的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不断从各个层面来引导、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目标值,即“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和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中国政府推出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恰逢其时,不仅会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还会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中国经济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然进入新常态阶段,这个新常态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发展,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转变为中高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决定性作用,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转变为包容共享型。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依靠改革与创新来不断地将体育产业推向深入,促进体育产业在规模与效益上取得协调。
1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的改革发展
1.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体育产业所涉行业广泛,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行业就包括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传媒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不同行业的运营主体、发展路径都有显著的不同,而要推进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行业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基础。因此,要推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改革、深化和完善中国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管理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管理主体主要有3个:一是政府主体,二是社会组织主体,三是市场组织主体。在经济新常态下,体育产业的管理主体应坚持“民进官退”的基本取向,减少政府组织对体育产业的直接管理,积极培育从事体育产业的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使之成为体育产业的管理主体。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组织的职责应转变为引导、监督和评价,在具体操作层面,政府组织要厘清自身的权力边界,减少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把适合市场和社会承担的体育产业,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积极扶持体育产业中的小微企业。
1.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市场主体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未能有效发挥,体育产业的资源还未能有效挖掘,需要尽快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我国有大量的体育场馆闲置、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无法就业;另一方面,群众极度缺乏活动场所和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这种资源错配问题彰显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失衡,但与此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要有市场就会有资本进入,发展体育产业,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为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融合的平台,让资本有的放矢,让需求得以释放,让供给侧精准落位。优化产业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弥补体育基础设施不足造成的供需矛盾。(2)优化存量体育基础设施的改造,提高使用效率。(3)扶持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体育品牌,通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税收减免、技术指导等手段扶持相关体育用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最终形成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4)重点促进体育服务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体育服务业也不例外,它已成为体育产业的核心。发展体育产业,需要紧抓体育服务业这一核心业态,体育服务业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和场馆服务等。这些业态不仅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具备良好的资本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5)促进体育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比较高,与众多产业、行业具有天然的联系。例如,建筑、交通、制造业、金融业、传媒业、旅游业、会展和物流等,这些关联企业与体育产业之间既有横向的联系,亦有纵向的联系,促进体育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形成互助共赢的局面,也有助于破除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2 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体育产业在发展方式上的演进路径与中国经济有相似之处,也是以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体育产业的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附加值少。在国际竞争加剧、消费需求转变和劳动力成本高企的现代,转变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转变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有2个:一是走产业集群化;二是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做大做强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体育产业集群化有助于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例如,各地正在组织建设的体育产业园、体育特色小镇和体育赛事名城等,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便于政府定向扶持。体育产业进行集群化发展,也有利于市场主体的作用发挥,将相关体育产业进行集群化发展,可以避免市场的同质化,从而增强体育产业集群中各个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而以科技创新来引领中国体育产业的转变发展,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以科技为依托,以创新为引擎,体育产业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发展时代。以科技创新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注意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研发平台的构建和创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设,当然,相关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也应配套。在体育产业领域,提高创新意识、增加科技含量,是体育产业长效发展的基础,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有目共睹,在体育产业领域,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所拥有的经济附加值是非常可观的。
3 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体育产业保障体系建设包含法律、法规、制度和条例制订。例如,市场准入、投融资、保险、人才培养和监督评价等。体育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拥有着强劲的发展潜力。但由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和壁垒多等问题,因此,需要健全的保障体系来保障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鉴于我国的实际,完善保障体系建设的重任需要政府来主导推进。首先,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让社会对发展体育产业形成共识,各级政府应明确发展体育产业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让这些目标、任务和举措成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带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合力;其次,体育产业的主要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与关联部门的沟通协调,制订切实可行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减少管控职能,增加服务职能。减少管控职能,就是要简政放权,将社会和市场可以承担的体育产业放给社会和市场来管理运营。例如,商业性的、群众性的体育赛事等。增加服务职能,就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推动存量体育资源向社会的开放,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开发和利用来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 1 ]朱金棒,柳鸣毅.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16(10):103-108.
[ 2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 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 3 ]钟泽,林凤丽.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J ].经济纵横,2016(9):29-32.
[ 4 ]张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导向转变与路径选择[ J ].改革与战略,2015(31):140-144.
[ 5 ]金成吉,李通.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 (11):1-4
G812.4
A
1674-151X(2017)03-00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02
投稿日期:2017-01-06
陈补林(1971—),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