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提高对策

2017-07-12王桂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劳资教职工工资

王桂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提高对策

王桂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前,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突显特点,严重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施中产生了很多具有争斥意见的关键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劳资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不断改革完善高校劳资管理岗位制度,严管依照劳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严把质量观,尤其是高校劳资管理执行人员一定要修正素质、提升服务意识、为民为公做实事,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解决高校所面临的所有劳资管理工作,确保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监管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及解决不足的对应措施。

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对策

一、分析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主要围绕高校教职工及不同工种人员(代课教师、实验室操作员、图书馆临时管理员、保安、保洁、舍务管理人员、电气暖维修人员等)的工资及绩效津贴、扣除养老保险、参保社会保险、扣除住房公积金、交年金、扣除工资所得税等薪酬待遇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工作。这项具体工作关乎到高校教职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实际切身利益,针对其特征分析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好劣,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教科研服务已经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高校应不断提升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及自身素质,确保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以高精准、内容细致、上报工资报表并及时将工资发放到位,为全面落实高校劳资管理工作而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另外,间接地从劳动价值保障方面展现实现自我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及不足,结合高校实际工作找出对应解决提升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不足之处,是目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亟需整改并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内涵建设不足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是繁琐复杂多样的,其中包含的种种不同职称定级形式是具有多变连带性的。随着职称晋级或自然晋级便有所改变或提升变化。研究高校劳资管理的内涵结构涉及的数据多已经工资变动类型多,所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职称类型也繁多,再加上近几年工资制度经常有所增幅和改动,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完善改革制度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对其个人工资进行多方面的计算和修改数据的工作量随之也增加了很多不同的项目点。因此,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稳定高校教师人心稳定的重要关卡,一定保持公正、公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把关,不能出现人员工资方面的任何差误,否则将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关系到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发展。在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劳资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态度不足,严重缺乏认真负责、仔细核对、精益求精的工作敬业精神,经常出现因人为操作而出现的失误,导致过后有很多高校教师连续查找错误工资的缘由,给高校教学工作和教职工造成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直接影响到了相关教职工的具体利益和工作情绪态度。

三、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应严管按照规章制度认真执行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虽然是高校计财处包含的工作内容,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却牵连着高校教职工最关注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政策制定严管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在实际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高校劳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高校劳资管理政策法规体系能够全面开展并执行下去。目前一些高校因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不等,不能全面把握规章制度的尺度,遇到个别人情世故就看人下菜单,走人情、走后门对其工作执法犯法,严重扰乱了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公正性,直接影响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就说明,有些劳资管理人员在工作原则上,对待工作不负责立场不够坚定这些种种事件严重导致了高校及教职工双方经济利益及精神利益方面受到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劳资对于高校教职工来说,是天大的事。一定不要马虎和徇私枉法,这样才能得到教职工的民心稳定。

四、高校劳资管理工作队伍需加强素质提升意识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专业设置中没有劳资管理专业方面的招生培训,大多数都是会计专业、电算会计化专业等专业。这就需要高校劳资管理工作机构培养一小部分会计专业的教师从事劳资管理工作,结合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探讨分析工作的性质,总结高校教职工的工资职称层级多样复杂性,解决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不同素质差异。一是强化高校劳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岗位测评、专业技术评比、择优顶岗等形式强化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稳定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三是权利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内部进行细致核对教职工劳资管理信息及参照的相关佐证材料。高校各个部门都设定办公室指定专人协助高校计财处对本部门教职工进行基础核对职称、学历、工龄、自然晋级、上班出勤情况表、绩效考核评出A、B、C岗、课时费、加班费、教科研成果评比绩效奖励性奖金、培训费、差旅费等相关信息进行认真仔细核对,实现高校劳资管理工作的二级管理权限模式,依据教职工提供的真实佐证材料及数据如实填报相关报表,设计到各部门每一位教职工的工资待遇薪酬,要求二级部门一定要公平、公正、政务公开、服众立心、立民、立公、精益求精。

五、现代化高校劳资集成管理软件掌握不熟练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是保障教职工劳动所得利益的执行力体现,全校各种各样的劳资管理工作量极大,远远超出了几名会计工作人员的负荷量,为了高效准确的为全校教职工解决劳资实际工作问题,通过学习掌握高校劳资集成管理软件,在大量的劳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遇到问题集思广益,多问问本部门高技术人员、多请教高校劳资集成管理软件的专家帮助解决很多工作中发现的诸多问题。高校劳资管理工作运用现代化劳资集成管理软件是必然的趋势。高校劳资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劳资集成管理软件的熟练程度,以便提高劳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繁忙的高校劳资细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劳资管理队伍人员素质的专业技术的提升,更是一项长期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技术水平素质,才能与时俱进地跟上高校快速发展的脚步。高校劳资管理人员应不断参加学习、将所学内容回溯与工作实践当中,边工作边总结分析不足,通过系统研究分析自身业务素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在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王虹.浅谈高校工资管理创新[J].经济师,2010,(12).

[2]姜迎,彭鹏.提高高校工资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猜你喜欢

劳资教职工工资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农业科研单位劳资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互联网+下的劳资统计策略
劳资矛盾缓解方法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